APP下载

从达什达瓦蒙古部落内迁看清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2017-01-09郑艳王峰高俊

档案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热河伊犁蒙古

郑艳 王峰 高俊

乾隆20年(1755年)清军就开始对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进行大规模平定,此时达什达瓦之妻便调集本族所属战斗人员主动参与,并积极组织本族部众踊跃参加了平叛之战。达什达瓦所率领的这路大军从阿尔泰山麓紧急出兵,一直密切配合清军直捣敌军营,英勇作战,立下了不朽的卓著功勋。乾隆21年,达什达瓦之妻车臣默尔根哈顿因患重疾而潸然病故,清朝廷驻新疆副都统鄂实,携带十尺蟒缎黄绸,五百两白银,一千斛茶叶,前来代表清朝廷赏赐,以表达对为国捐躯的前方将士的皇恩。由于清政府实施的德民政策,达什达瓦部内迁巴里坤自愿归顺大清。因此,清政府先安置该部在科布多布延图一带放牧,1756年秋迁鄂尔坤,随后清政府又应达什达瓦部之求,伯格里一支于1757年迁至察哈尔,一支于1758年迁至热河(承德)。

作为彪悍神勇的游牧民族达什达瓦部部众的蒙古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迁到热河而远离草原放弃游牧生活,其结果又如何呢?本文将从达什达瓦部内迁承德阐述清朝政府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

一、迁徙热河的原因

(一)达什达瓦部落政治上受排挤,有被吞并的危险,只有内迁才能使部落延续成为可能

西北边陲的政治动荡,是达什达瓦部落内迁的主要动因。乾隆皇帝早期继承了康熙皇帝关于“蒙古事在治之得其道,不在地之远近”的指导思想。平准战争的时候,清廷曾经反复强调自己要尽快推行恩威并施的怀柔政策,希望厄鲁特各首领积极向大清国靠拢,率部终归顺清廷,则“一体施恩”,“使新居旧地”,不令他徙,并欲“分封四汗,以示羁縻”,这样的怀柔抚远安邦政策在平准的早期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阿睦尔撒纳、葛勒藏多尔济、巴雅山等部落强势袭来,相继叛乱,清迁“羁縻”,“众建以分其势”的设想最终破灭。此时,乾隆帝在以后的御旨中曾称:“至阿睦尔撒纳叛逃,及葛勒藏多尔济等乘乱复反,事出意外。”从此,清迁对厄鲁特蒙古在政治上改变主张,产生对”厄鲁特人皆不可德怀”看法,军事上开始以抚为主变为以剿为主;经济上由“分驻游牧”转为耕种为主。乾隆帝对准部的“反复狡诈,饰词投顺,施即生变”卑鄙行为大为恼火,认为其“主和好则彼轻而生心,张挞伐则彼畏而敛迹”,对反抗者及形迹可疑者都必须进行严厉处置。这就直接影响了清朝政府对刚刚归附的达什达瓦部的态度。

由于蒙古游牧民族的特性,为了争夺汗位、土地和人口,1368年明朝建立后,元顺帝退望上都,史称“北元”。明朝对北元的连年征讨和蒙古诸部间长期的同室操戈,使元室后裔日益衰颓,使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开始兴起。元末明初几十年动乱之际,厄鲁特人远居漠西,与明蒙战争无涉,由于厄鲁特北邻乞儿吉思,西南毗连别失八里、哈密,东到达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厄鲁特免遭战乱。当东蒙古势力衰微之际,厄鲁特开始东进,东西蒙古进行了长期战争。与18世纪40年代以来,准噶尔贵族内讧连年不断,统治集团为争夺汗位,喋血汗廷,展开激烈争斗。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后,继承珲台吉位的是噶尔丹策零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执政期间,不谙政事,辄加杀戮,下属不满于他的统治;由于嫉恨囚禁其姊辅政的乌兰巴雅尔夫妇;担心权利被夺,欲加害其兄噶尔丹策零长子喇嘛达尔扎,结果被属下生擒并被杀害。喇嘛达尔扎执政后,与准噶尔名将大策零敦多布之孙达瓦齐争斗,达瓦齐联合阿睦尔撒纳集精锐1500人昼伏夜行,奇袭伊犁,于1752年11月27日突入伊犁,喇嘛达尔扎死于乱军之中。成为准噶尔珲台吉的达瓦齐与原合作伙伴阿睦尔撒纳反目为仇,兵戎相见,厮杀不断。1753年连续派兵往征阿睦尔撒纳,1755年2月清军联合阿睦尔撒纳进军伊犁,于是达瓦齐势力土崩瓦解。

1755年,阿睦尔撒纳公开反清,在伊犁围攻班第,攻击伊犁清军,萨喇尔被俘。由于达什达瓦遇害,准噶尔的后来统治者喇嘛达尔扎、阿睦尔撒纳图谋吞并达什达瓦部,甚至投清后迁移到科布多布延图还存在危险,以至1757年伯格里一支迁至察哈尔,1758年另一支又辗转迁至热河(承德)。

(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促使达什达瓦内迁成为又一动因

十七世纪以前,畜牧业是准噶尔部落社会经济的主要基础,准噶尔的旧俗是,逐水草,事畜牧,询问富强者,数牲畜多寡以对。饥食其肉,渴饮其酪,寒衣其皮,驰驱资其用,无一不取给于牲畜,农业在准噶尔社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635年巴图尔珲台吉登上厄鲁特蒙古的历史舞台以后,开始了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认为准噶尔境内是“不乏泉甘土肥,性宜生植之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居民定居点,进行农业生产,包括种地和饲养家禽和家畜。“以巴图尔珲台吉为首的各部封建主开始以强制手段将四邻其他的民族部落成员迁移到自己牧地,这些人主要的是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的维吾尔人,以及从内地掠来的汉人和俘虏的俄罗斯人,他们成为准噶尔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承担着。”1654年,出使清廷的巴伊科夫在其赴北京的途中,曾途经巴图尔珲台吉游牧地。根据卡尔梅克人说法,哪里积雪永不消融。从这个地方到达珲台吉的城是有三日路程。据说城里有两座石料建起的佛寺,里边居住着喇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布哈拉人。巴图尔珲台吉时期倡导畜牧业、农业、手工业,说明当时的准噶尔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了农业生产对于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公元1697年至1745年策妄阿拉布坦父子的统治时期,准噶尔汗国日益强盛,策妄阿拉布坦时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他的大力推广和倡导下,兼营农业的人越来越多。至其子噶尔丹策零时期,在哈喇沙尔约有三成左右人家兼营农业,在额敏约有十分之二的准噶尔人因无牲畜而从事农业。策妄阿拉布坦父子曾经迫使战俘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从乌什、叶尔羌、阿克苏等地迁来大批的移民,开发伊犁及其他的地区,厄鲁特人把这些从事农业的人们为称为“塔兰奇”。 清朝平定了准噶尔以后,为了供应满洲人驻军的粮食与开发伊犁,保留了这个制度(后来南疆来伊犁的维吾尔新移民,塔兰奇人称之为“喀什噶尔人”,以示区别)。因为策妄阿拉布坦父子统治时期的鼓励与支持,使得从事农业的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仅伊犁这个地方,大约就有“万人耕种地亩”。准噶尔的农业主要以屯田、垦荒、戍边等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农牧业生产,先后在乌鲁木齐、赛音塔喇、毛他拉、乌兰呼济尔、额尔斯河等地进行屯田耕作。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大麦、黍、糜、豆等为主。大部分准噶尔人实行犁耕,耕牧分处,懂得开渠引水灌溉,种植多种农作物,在秋收前采取措施护田、看田、垦荒、备耕, 说明准噶尔农业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了。

热河是康乾盛世时期,康、乾两帝经89年建起了口外最大的行宫———避暑山庄,它曾是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扮演了清帝夏宫的重要角色。为抚绥蒙古而专设,有着“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治天下”的地位。康熙时期就已经在热河设盟置旗,特设置木兰围场,以演兵习武,震慑和怀柔边疆少数民族。乾隆3年设副都统,统领热河驻兵,总管围场,办理喇嘛、厄鲁特各种军政事务。热河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地理优越,气候宜人,亦耕亦农,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及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达什达瓦蒙古人能够远隔千山万水东迁承德的两个重要前提。

(三)清政府的国力强盛、民族怀柔政策优势吸引着厄鲁特人内迁

17世纪末和18世纪正是清朝国力鼎盛时期,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主要采取“恩威并施”、“剿抚并用”的施政方略,正如乾隆皇帝自己所说:“天朝之于外藩,恭顺则爱育之,鸱张则剿灭之”。这是清朝政府所采取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准噶尔部在清朝前期时,战乱不断。清朝定都北京后至1670年,准噶尔部正是巴图尔珲台吉和僧格父子统治时期,清朝对准噶尔部采取和平交往的民族政策。清朝定都北京后,准噶尔部统治者巴图尔珲台吉向清朝派遣使者以示通好,1647年巴图尔珲台吉单独派出使者赴京,1650年、1652年两次遣使入京“进贡方物”,1657年、1658年僧格两次以巴图尔珲台吉的名义向清朝遣使“贡珊瑚数珠、白氆毯”,僧格成为准噶尔首领后,1666至1669年即以自己名义相继遣使入京通好。清朝对来自准噶尔的使者表现得非常重视,宴请并赏缎布等物,随即又遣使官员宰桑古尔,侍卫乌尔滕持顺治帝的信前往巴图尔珲台吉游牧地回访。1681年,清朝大军平定了“三藩”反淸叛乱后,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以此强化对中国北方蒙古各部的管理。1683年,扩建“绥远习武”的木兰围场。在举行木兰秋狝时候,康熙皇帝身边除了“有内阁六部,宗人府及宗室亲王、阿哥等”外,还有“蒙古、青海、四川、新疆等地王公亦轮班随围,参加者包括八旗兵,多达数万人”。

乾隆皇帝在举行木兰秋狝时候,他的随从人员以及清兵更多,包括蒙古各部落和天山南路南北回部(维吾尔)等上层人物都会齐聚承德木兰围场。正如乾隆皇帝在《杂咏》诗序中写的:“从猎蒙古王公,内扎萨克四十九旗,又喀尔喀四部和厄鲁特并有青海等部各扎萨克,不下百余旗,我朝中外一家之盛,实史所未见云。”嘉庆皇帝在其《木兰记》碑文中所写的“射猎为本朝家法,绥远为国家大纲”,道破了皇帝每年夏季搞一次木兰秋狝的政治目的。

在热河这样浓重的宗教氛围下,对于信黄教的达什达瓦部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清朝推行喇嘛教是其统治驾驭蒙古的基本措施。乾隆帝时的昭琏曾说过:“国家崇信黄教,并非宠奉其教,以祈福也。只以蒙古诸部敬信黄教日久,故以神道设教,籍使诚心归服,以障藩篱。”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热河诸多黄教寺庙才陆续的建起来。康熙六十年(1721年),承德开始建第一座喇嘛庙——溥仁寺。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平定准噶尔部达什达瓦齐以后,乾隆皇帝敕令仿西藏三摩耶庙建了普宁寺,取其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享普宁”的意思,在其御制碑文中,他痛斥了分裂势力,褒奖了忠君的行为。普宁寺宏伟气派,且是专为厄鲁特蒙古所建,体现出了清朝抚绥西北投诚东迁厄鲁特人的用心。对于达什达瓦蒙古部落来说,因为他们的西北宗教中心——伊犁固尔扎庙(金顶寺)在平准期间被毁于战火,清朝于乾隆二十二年(1747年)又将其部落内的喇嘛迁往热河,归入普宁寺,并且同意“有愿将伊父母兄弟同来者,悉听其便”,这就为达什达瓦蒙古部落迁居热河而敞开了大门。使达什达瓦蒙古部众的宗教中心迁移热河。这也是达什达瓦部落迁居热河的宗教文化方面的原因。

二、迁徙热河后的结果

(一)得到恩赏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作用,最终使达部迁居热河。乾隆24年(1759年)达什达瓦部众开始分两批抵达热河,这时的热河副都统富党阿奏请并重新编排了达什达瓦属众:“丁壮七十名编一佐领,每佐领下领催4名,马甲六十六名。”“其俸饷年年按三季支放,照所得衔降一等,减半支给。其散秩大臣、总管、镶黄旗大臣布尔管正黄旗,鄂齐尔管正白旗。托礼曾赏给之品金俸,今既给甲米,请示减半支给。至伊等居住房屋,散秩大臣、总管各七间,副管旗章京等五间,佐领等四间,骁骑校等三间,兵丁二间,共需房1312间,现在蒙恩添造,俟工竣分派。其鳏寡孤独人等,各附亲属养赡。又喇嘛十七名,照例归入普宁寺,按日各支银一两,米二斗。”

1758年,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奏请迁徙内地,并且得到清朝廷同意。在1759年春,清政府曾谕旨,“派调西安满兵2000名前往乌鲁木齐,丑达等捐助马驼,达什达瓦厄鲁特起程分起护送,阿克苏等处兵马策应。”这时,总管布林率领达什达瓦部众途经甘肃、内蒙,穿戈壁,越沙漠,过草原进入热河境内,在五月份分两批到达热河。这些达什达瓦部落人当时共有2136人,其中丁壮730人。清廷每月每人分给米2斗,银3钱。经过长途跋涉的部众们,个个衣衫褴褛,马驼疲乏,他们的牛羊已经所剩无几。乾隆帝对于迁居热河来的达什达瓦部落众,从生活上非常是关心,围绕着普宁寺修建1000多间房屋,供他们居住。他还亲自接见部落中的大大小小的首领,并且邀他们来参加普宁寺开光典礼仪式,将随同前来的17名喇嘛安置在普宁寺。

(二)给予待遇

清政府对于定居在热河的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族也给予了很好的政治待遇,如安排官职并提供丰厚的俸禄等。全部730名丁壮,奉谕都分为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每佐领70名士兵,其中的领催4名,马甲66名。每期设散秩大臣和总管各1员;副管旗章京和副总管2员;佐领各3员,并且规定俸饷米银。达什达瓦部众到热河的当年,热河都统衙门组织工匠,在城北狮子沟一带建起200栋5间式的房屋1000间,并且在营房南边建起练功房和小教场,供其射击习武之用。

(三)修建寺庙

乾隆二十年(1764年),考虑到达什达瓦部落崇尚佛教并且伊犁固尔扎庙毁于战火,清廷决定在他们的住地附近,仿照西北蒙古最大的佛教寺庙——伊犁庙的样式,修建安远庙(俗称伊犁庙),使达什达瓦部众有了顶礼膜释的寺庙,因此,收到了“安抚怀柔之效”,使那些每年到热河朝见皇帝的西北地区蒙古王公贵族,在千里之外也能够看到他们所崇拜的寺庙,这就大大增强了达什达瓦部众在此安居乐业的信心。

安远庙的普渡殿是其主体建筑,它位于64间回房的中央,殿内供奉的是神像一尊---“救世渡母”。是喇嘛教中崇敬的女神,她是观世音菩萨变化了的救苦难神。以此来寓意清朝廷是他们的“救世主”。达什达瓦部众在这里,如同在万里之遥的伊犁家乡一样,拈香礼佛,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乾隆30年(1765年),朝见乾隆皇帝的西北蒙古杜尔伯村郡王策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众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金谓琳宫晃曜,妙相庄严,不啻曩时在固尔扎都纳闻吹赞也。”乾隆皇帝于1776年5月,在安远庙瞻礼时作诗一首:“东岭琳门宫,题门各有名。匪尊不二法,缘系众藩情。佛日迎薰朗,慧去妆两征。金川兹武定,安远永消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民族问题由来已久。17世纪中叶,大批清军入关后,那些南方少数民族归属臣服的问题基本解决。而清王朝统治者吸取历代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抓住这个令人头疼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谨慎处理与西北强悍的蒙古族和西部藏族的关系。清朝几代皇帝在长期处理民族事务中,发现一条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虽然蒙古各部部落存在很多矛盾,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特点,都信奉藏传佛教。清政府便据此适时地制订出“利用和扶持黄教,稳定蒙藏地区,进一步推进统一全国事业”民族政策。康乾时期,运用宗教解决民族问题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的策略。从信仰统一入手,以求民族联合,达到政治上的团结。于是,修建避暑山庄10年之后,清政府在避暑山庄外围相继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庙群建筑。清代康乾两代皇帝,利用避暑山庄,作为布景和道具,恩威并施,刚柔并用,把这个团结少数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部历史话剧演绎的淋漓尽致,得心应手,充分展示了清朝康乾盛世帝王的豪迈气概。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丰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 承德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热河伊犁蒙古
伊犁放歌
蒙古靴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承德关帝庙探析
理论与现实的碰撞:1946年前后中共对东蒙的策略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伊犁将军长庚
打伞的人
六世班禅热河觐见史略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