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巷

2017-01-09丁宁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乌篷船双桥白莲

丁宁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一次到苏州,迎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静”。整座城市,没有大都市的喧杂,没有小乡村的杂乱,有的,只有回归自然般的宁静。苏州城中随处可见的樟木,高大林立,散发的清香在雨中并未被过多地冲淡,相反,却夹杂着丝丝诗人的气息。

当走进江南小镇周庄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古老的木屋,阳光射进那布满尘土的小屋,一股朦胧之气在古屋中晕开,在孤寂中仿佛又多了几分温馨、几分韵味。当历史的年轮携着古木屋走过数百年的风雨,当小屋内的蜘蛛网结满角落,当日光一次次地洒满这方天地,月亮一次次地在这里的上空升起又落下时,古韵在这里积淀、凝聚、释放……

踏上画家笔下的双桥,感受来自遥远年代的呻吟。被江南之雨一次次冲刷过的石桥,变得光滑而洁净,恰若水墨画中所画的那样,深沉而有温婉之感。真正身处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时,我沉默了。此时恰好下起了绵绵细雨,真正的江南细雨,果然与众不同。雨丝顺着翘起的、明清时期的瑰丽屋檐滑下,敲打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滋润着苔藓。一深一浅,一棕一绿,厚重的石板与那青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独自一人走在狭窄的雨巷中,用手抚摸着粗糙却很柔软的石墙,雨水从指尖流下,我慢慢地走着,与这些拥有数百年灵魂的生灵谈话,听她们诉说着百年的纷纷扰扰和无尽的美丽传说……

忽见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款款地走在石板路上,绣着白莲的布裙难掩她纤细的腰身,在微风中,那女子像白莲般轻盈灵动。刹那间,我竟觉得她就是那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愣了神,那女子不知躲进了哪条深巷,看着空荡荡的街面,我隐约觉得这是场梦,却又不是梦……

临近夜晚,空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云雾盈着空气,半亮的天色渐渐阴沉,只有那街边拐角处悬着的黄灯笼透着几分光亮。从整个古镇穿过的小河上氤氲着袅袅水雾,隐隐约约能看到远处的双桥,没有白天的真切,却又多了一丝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循着暮色,我走进一家茶馆,暗黄的灯光使人在这有些冷寂的盛夏夜里感到格外的温暖。捧着一杯浓浓的花茶,我挑了一个临窗的角落坐下,凝视着窗外小镇的夜。

雨仍在下。滴打在石拱桥上,将青石板本就湿润的颜色染得更深,像印染坊刚染好的青布,近乎暗黑色又透着淡淡的清寥。

茶有些凉了,热心的店家提着青瓷茶壶又给我续了一杯。看向窗外,夜越发深了,也愈静了。雨滴答滴答的,与石板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向窗外伸出一只手去,一滴从檐角滑下的雨珠恰如其分地落在我的手心,柔和的灯光懒懒地洒下来,包围着雨珠,变得晶莹而空灵。

“吱呀——吱呀”,窗外的河上传来声响,我放下杯,走出茶馆。发出声响的是一只乌篷船,月牙状的,在水面上轻荡着。船前挂着一只煤油灯,微弱的光照着小船,也照着看不见底的水面,倒映在水中,就像这雨夜的月亮,跟着乌篷船一起摆动。

点评

描写江南的文章何其多?但能把文章写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的却不多见。本文正是其中之一。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把江南的园林、石桥、女子、夜雨等景致描写得活灵活现(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读罢全文,甚至能给人一种江南美景尽收眼底的真实感。而这样的写作效果,与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乌篷船双桥白莲
池上
水乡的精灵——乌篷船
双桥酒:一个城市的记忆与味道
逢源双桥
白莲
水上的士——乌篷船
敛汗止血的五倍子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
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对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