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特征研究

2017-01-09尚正永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淮安市消耗量能源消耗

尚正永,龚 爽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淮安市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特征研究

尚正永,龚 爽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利用淮安市2008-2013年工业能源消耗数据,根据IPCC提供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淮安市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工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淮安市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5.89%的增长率持续增长,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平,而碳排放量则是以年均4.45%的增长率增长着。淮安市的碳排放强度则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年均下降率达到了

工业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淮安市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能源消费也在急剧增长之中。而在能源高速消费的同时所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009年,中国宣布了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要下降40%到45%。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已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学术界关于碳排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尺度,如朱勤、彭希哲等研究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1];张雷、黄园淅、蒋金荷、雷玉桃、杨娟、何建坤、刘滨等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以及减缓碳排放的趋势等[2-5]。在省域空间尺度上,赵欣、龙如银分析了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6]。在市域空间尺度上,徐蕊、何云玲研究了昆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问题[7],谢守红、邵珠龙分析了无锡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及动因[8]。苏奕洁、刘波、鲍源等研究了苏州市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9]。上述研究为开展市域尺度水平上的工业碳排放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工业生产是碳排放的来源,研究工业碳排放,有利于实现区域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淮安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目前对于淮安市工业碳排放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淮安市作为一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对其工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进行研究,显得更为迫切,相关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区域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水平,也能够增强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推动淮安绿色GDP的增长。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00〃-34°06'00〃,东经118°12'00〃-119°36'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km,面积10072km2。2015年末,淮安市常住总人口487.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3.31万人。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集团、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2015年,淮安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8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21.33亿元,增长4.1%;集体工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5%;股份制工业增加值902.83亿元,增长12.6%;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75.33亿元,增长10.2%。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658.77亿元,增长6.8%。轻工业企业增加值653.59亿元,增长9.9%;重工业企业增加值829.67亿元,增长12.8%。

2.2 研究方法

本文的计算方法是根据IPCC提供的碳排放计算指南,根据淮安市工业部门能源消耗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C为工业碳排放量;i为能源类型;Ei表示i类型能源的能源消费量,单位是T标准煤;Fi为能源相对应的碳排放系数,而能量单位是以J为单位,为了使得数据单位统一,将其全部转化成标准煤,转化系数为1×104t标准煤等于2.932×1014J。要计算的各类主要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依照IPCC提供的值(如表1所示)。

2.3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选自淮安市2009-2014年的《淮安统计年鉴》,选取淮安市各工业部门原煤、洗精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炼厂干气、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耗量。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则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规定的缺省含碳量和我国能源热平均低位发热量计算而得。

3 结果分析

3.1 能源消费量分析

3.1.1 淮安市工业总体能源消费量

随着淮安市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2008年开始,淮安市的工业能源消耗量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

表1 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淮安市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12944943T标准煤增长到2013年的17191972T标准煤,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94%、4.24%、11.98%、6.72%和2.57%,增长率并不是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而其年均增长率为5.89%,与全国同期5.91%的增长率相比相差无几。

图2 2008-2013年工业能源消费比例表

图3 淮安市各区县能源消耗图

然后我们从能源的消费结构来分析,如图2所示。从2008年到2013年,煤炭类所占比重一直是最大的,单项达到60%左右,石油和其它新能源相对供应不足。而同比重能源中煤炭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消耗煤炭比重长期较高势必会影响淮安市的整体环境,成为淮安发展的桎梏。同时淮安市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所需能源基本都要靠从外地引进,这也大大加重了运输成本。因此,淮安市工业生产中必须进一步提高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低碳排放量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

3.1.2 淮安市各区县能源消耗分析

淮安市总体能源消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然而淮安市各区县的工业能源消耗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图3所示。淮阴区的工业能源消耗量一直处于最高的位置,而清河区由于工业企业数量较少,能源消耗量始终是最低的;淮安区能源消耗量在2008年时与淮阴区比相差还很大,但是从2010年开始则迅速增长,增长率达到了50.28%,到2013年只是略低于淮阴区;其它几个县区则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因此,要想实现降低淮安市能源消耗的目标,需先从淮安区和淮阴区着手,优化工业企业内部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3.2 碳排放特征分析

3.2.1 碳排放量的时间变化

随着淮安市工业能源消耗量的逐年增多,从2008年到2013年的碳排放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图4,从2008年的6506835T增加到了2013年的8086084T。六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4.45%,与全国同期5.2%的碳排放量增长率相比还有所差距。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变化趋势而言,近几年来淮安市的碳排放增长率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并略有降低。碳排放的增长率从2009年的5.88%降低到了2013年的1.46%,这说明了淮安市已经开始重视碳排放问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减排也获得了相应的效果。

3.2.2 碳排放的能源结构

碳排放量的增长与能源消耗量的增多是息息相关的,淮安市在工业生产中又以煤炭这种高碳排放量能源为主,占所有能源的60%左右,远超其他任何一种能源。而碳排放的结构比例也呈现出相似的结果,但由于热力电力等清洁能源碳排放系数低微,只是煤炭的碳排放比例更大,达到了80%多(见图5),尽管近几年来风能、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有了较快发展,所占比重略有增加,但与日渐庞大的能源需求量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3.2.3 碳排放的空间分布

淮安市总体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淮安市内部各区县的碳排放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各区县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淮阴区由于煤炭使用率远高于其他各区县,所以碳排放量也处在遥遥领先的位置,淮安区起初的碳排放量也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但从2011年开始,由于天然气的大量使用,碳排放量也开始迅速增长,增长率达到了61.6%,而其他区县则都处于一个相对偏低和平稳的状态。

图4 淮安市工业碳排放量

图5 淮安市碳排放的能源结构

图6 各区县碳排放变化图

3.2.4 碳排放的强度变化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工业产值对外排出的碳排放量,即工业碳排放量与工业部门产值的比值。对一个地区而言,碳排放强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对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碳排放效率强度的下降率则可以说明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对应碳排放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理论上来说,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表示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影响能力的减弱,工业经济质量有所提升,也反映出了产业经济结构的合理性。

本次通过研究淮安市2008年到2013年的碳排放强度,对淮安市近些年来工业生产状况和减排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如图7所示,淮安市近几年来工业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1254.8815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4038.1079亿元,增加了两倍多。而碳排放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45%,可见工业产值的幅度大大超过了碳排放量,这也就使得淮安市的碳排放强度在持续的降低,从2008年的0.51T/万元变为2013年的0.17T/万元。碳排放强度的年均下降率为19.32%,远高于同期全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指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淮安市的工业产业结构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是具有较大优势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淮安市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对降低能源消耗,增强能源利用率,有效的改善环境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图7 淮安市碳排放强度变化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本文根据IPCC提供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淮安市2008-2013年工业能源消耗数据,对淮安市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淮安市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5.89%的增长率持续增长,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平,而碳排放量则是以年均4.45%的增长率增长着,淮安市的碳排放强度则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年均下降率达到了19.32%。

4.2 对策

4.2.1 优化能源结构,防止碳排放锁定

从能源的消费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淮安市的主要消耗能源还是煤炭,其它清洁能源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更应该注重新能源的开发,逐渐降低煤炭在生产中的使用量。而新能源的研发十分倚重政府的扶持政策,所以淮安市政府也要落实好能源开发政策,鼓励和支持低碳企业的发展,加大新能源开发投资力度,杜绝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此同时,各企业也应当积极自主研发低碳产品,将能耗高的设备及时的淘汰掉,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明确自己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防止碳锁定,从而阻碍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的新技术研发及其普及。

4.2.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淮安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正位于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工业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加强,因此,加速推动淮安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使其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用新兴产业引导和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加快专业园区与其他功能区建设,形成设备节能环保、定位准确明晰、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工业经济发展群。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下,各企业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与其它企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3 引进低碳项目,发展低碳经济

外商的倾力加盟既给淮安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却也使得淮安市的工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资企业被引进,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引进外资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拒绝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外资企业入驻。而是积极引进一些具有先进低碳技术的项目,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减少工业碳排放量,降低碳排放强度,切实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全面推动淮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1]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2]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等.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资源科学,2010,32(2):211-217.

[3]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4):597-604.

[4]雷玉桃,杨娟.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6(3):120-123.

[5]何建坤,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的近期形势和远期趋势分析[J].资源与环境,2006,16(6):153-157.

[6]赵欣,龙如银.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J].资源与环境,2010,20(7):25-30.

[7]徐蕊,何云玲.昆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45-50.

[8]谢守红,邵珠龙.无锡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及动因分析[J].城市问题,2012(11):56-60.

[9]苏奕洁,刘波,鲍源,等.苏州市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3(17):188-190.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Huai'an

SHANG Zheng-yong et al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300,China)

Based on Huaian City 2008-2013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data,and according to carbon emissions calcul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IPCC,this article calculatesthe number of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s and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and analyzes the trends of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continues to grow in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5.89%in Huaian,slightly below the national level in the same period,while the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 at 4.45%each year.On the carbon intensity i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ed to decline,the average annual decline rate reached 19.32%.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mo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Huaian

F062.2

A

尚正永(1968-),男,江苏淮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2016-11-05收稿M编辑)

1003-7853(2016)06-007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1)资助

19.32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工业发展相应对策,以推进淮安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淮安市消耗量能源消耗
淮安市以党建抓引领 锻造应急铁军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淮安市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