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的因素
——基于截面似不相关回归方法的实证分析

2017-01-09周晓乐游葭露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开放度贸易一带一路

周晓乐, 游葭露, 熊 芳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的因素
——基于截面似不相关回归方法的实证分析

周晓乐1, 游葭露2, 熊 芳1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为研究影响民族贸易开放的因素,利用民族地区八省区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截面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发展、政府干预及交通设施建设对贸易开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代理指标中,金融相关比率提高有助于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但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改善不利于贸易开放度的提升;而且,民族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和政府干预也不利于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研究结论的政策涵义是:一方面民族地区金融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宽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对外贸易重要参与者的作用,积极协调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重点内容。

民族地区; 贸易开放; 金融发展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国内现有文献表明,政策支持、交通基础设施、金融支持都对贸易开放具有重要影响。如沈能(2006)基于1980-2003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龚新蜀、马骏(2014)以1992-2012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果证实,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增长[1]。周雪晴、孙权(2015)以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交通设施、政府行为、研发支出等因素对“一带一路”规划版图下国内圈定18个省份与全国地区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发展指标对贸易开放的影响方向不同;政府行为不利于贸易开放;交通设施对“一带一路”规划省份的贸易开放影响不显著,而全国地区交通设施的发展则显著不利于对外贸易的扩大。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区域,“一带一路”建设又将如何影响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现有文献大多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对民族地区某一省区某一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如丁广伟(2015)以1990-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新疆金融发展对本地区贸易开放的影响,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于纯粹的时间序列模型难以揭示不可观测的非时变异质因素(如地域经济特征、文化背景、气候差异等)对模型参数的影响。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更好地识别和度量参数间难以发觉的效应。同时,通常使用的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都会假设,对于不同个体模型解释变量的系数是相同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该条件并不满足。而使用面板数据似不相关回归模型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model,SUR)便能解决个体行为,同时影响模型的截距和解释变量的斜率并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基于此,本文试图利用民族地区八省区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截面似不相关回归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的因素展开实证研究,从而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帮助民族地区更好地协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撑。

1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1 模型设定

本文以Beck(2002)[2]计量模型为基础,同时参考周雪晴、孙权(2015)[3]的模型,建立如下方程式:

lnToit=c+α1lnFDit+α2lnGOVit+

α3lnTRAFit+α4lnR&Dit+μit

其中,Toit表示第t年i省区的贸易开放规模;FDit表示第t年i省区的金融发展;c为截距项;αk(k=1,2,3,4)为各解释变量的弹性系数;GOVit、TRAFit和R&Dit分别表示第t年i省区的政府干预、交通运输及研发支出;μitμit为残差项。

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国内学者多采用贸易依存度,即一国进出口总额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 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为使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具有相容性,本文也将选取该指标作为贸易开放的代理指标。同时,从长期看,进出口额是保持平衡的,部分学者也用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或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来度量贸易依存度,因此本文同时选取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来做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就金融发展指标而言,本文参考沈能(2006)、熊湘辉, 徐璋勇(2015)等学者的研究,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效率(FE)及金融结构(FS)三个指标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指标。FIR比值越大,意味着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FE越大,意味着存款转换为贷款的效率越高;FS越大,表明直接融资在总的融资额中占比越高[3-4]。同时,参考张成思等学者(2013)[5]的研究,采用各省区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财政支出,记为GOV。该比值越大,说明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越高。参考龚新蜀、马骏(2014)的研究,选用各地区的铁路与公路里程与地面面积之比来衡量交通设施;参考周雪晴、孙权(2015)的研究,选用各地区科研投入费用来衡量研发支出(R&D)。

本文样本期为1997-2014年,使用分析软件为EVIEWS9.0。变量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见表1。

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解释

2.1 平稳性检验

为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常用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有多种,但各有优点与不足。为了防止单一检验可能造成的误判,本文同时采用了同质单位根LLC检验和异质单位根检验中的PP-Fisher、ADF-Fisher、IPS等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 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的水平值显著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说明各变量原阶平稳,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2.2 回归分析及结果解释

本文首先通过Breusch-Pagan LM统计量进行了截面相关性检验,得到Breusch-Pagan LM统计量为90.5042,P值为0.0000,拒绝不存在同期相关性的原假设,表明面板数据存在同期相关性。因此,需要采用似不相关回归(SUR)来消除同期相关性的影响。又因为本文中截面单元小于时序长度,因此最终采用截面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同时为避免金融发展代理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本文分别将3个金融发展代理指标逐一引入,回归结果如表3中(1)、(2)、(3)所示。最后,再将三个金融发展代理指标同时放入,研究金融发展多因素指标对贸易开放的协同影响,表3中(4)报告了回归结果。

表1 变量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表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3 截面似不相关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对金融发展代理指标单独引入和同时引入时,回归结果中各变量的弹性系数符号稳定,显著性结果一致,表明模型成立。具体结果及解释如下。

金融相关效率(FIR)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弹性系数为1.0088,表明金融相关效率每提升1%,贸易开放度增加1.0088%。该结果说明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民族地区外贸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越好,民族地区贸易开放度就会越大。金融系统效率(FE)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弹性系数为-1.1035,表明金融相关效率每增加1%,贸易开放度降低1.1035%。该结果说明民族地区金融系统效率提升对贸易开放存在反向作用,金融机构存贷款转换效率升高反而不利于贸易开放度增加。这一结论与理论预期不一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民族地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导致大量民营外贸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或者以很高的成本获得资金支持,从而阻碍了民族地区的贸易开放。金融发展结构(FS)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弹性系数为-0.1992,表明金融发展结构每变化1%,贸易开放度会反向变化0.1992%。由于本文中金融发展结构是以股票总市值占金融总资产比重来衡量,因此,该结果表明,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抑制了贸易开放度的提升[6]。这一结果可能与民族地区大部分外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不具备股权融资条件、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相关。

此外,试验与研发费用(R&D)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弹性系数为0.1742,表明技术进步每提升1%,贸易开放度会增加0.1742%。该结果表明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贸易开放的提升。同时,交通设施(TRAF)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弹性系数为-0.2455,表明交通运输密度每增加1%,贸易开放度反而降低0.246%。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符,但与周雪晴、孙权(2015)的研究结论一致[5]。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民族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区际间联系的加强以及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的过境通道特性,加速了民族地区资源、资金和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和工业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的相反流动,使民族地区成为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廉价供应者及工业产品和高附加产品的倾销市场,反而不利于民族地区贸易开放。此外,政府支出(GOV)与贸易开放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弹性系数为-0.6270,表明政府支出每增加1%,贸易开放度反而下降0.627%。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主要支出投向有关:民族地区的财政主要支出并未显著作用于对外经济贸易领域,而是被投向公益性用途,如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或覆盖教育、卫生、农林水利、公检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7]。

2.3 稳健性检验

本文依次以出口依存度(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EO)和进口依存度(进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IO)代替外贸依存度,检验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影响是否稳健。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4结果显示,变换解释变量并没有影响金融发展指标、交通运输及政府支出的符号,表明原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3 研究结论及政策涵义

本文利用民族地区八省区1997-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截面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对影响民族地区贸易开放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民族地区金融相关比率提高有助于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但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改善不利于贸易开放度的提升;2)民族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和政府干预不利于民族地区贸易开放;3)技术进步有利于民族地区贸易开放。

以上结论具有的政策涵义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民族地区金融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宽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有订单、有效益的进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外贸的支持作用,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最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依靠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优惠条件,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有条件的外贸企业上市。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对外贸易重要参与者的作用,积极协调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重点内容。既要减少对经济的不适当干预,又要协调好各项经济政策。不仅要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外贸企业在贸易活动中的道路畅通,同时要协调好民族地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不仅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又要协调金融与贸易政策,保障民族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

[1] 龚新蜀, 马骏.“丝绸之路” 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J]. 企业经济, 2014(3): 156-159

[2] Beck 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 57(1): 107-131.

[3] 沈能.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06(6): 53-58.

[4] 熊湘辉, 徐璋勇.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6):73-89

[5] 周雪晴, 孙权. “一带一路” 规划视角下我国金融支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J]. 海南金融, 2015 (7): 21-25.

[6] 张成思, 朱越腾, 芦哲.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之谜[J]. 金融研究, 2013(6): 16-30.

[7] 杨栋会, 刘长波.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不均衡表现与原因分析——基于省级数据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9): 949-954.

[8] 弯海川, 王富强. 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财税体制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3(37):48-72.

[责任编校: 张 众]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e Openness in Ethnic Areas during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Correlation Regression Method

ZHOU Xiaole1, YOU Jialu2,XIONG Fang1

(1SchoolofEconomics,South-CentralUniv.For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2ResearchCenterforthenationalUnityandProgress,South-CentralUniv.for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on trade openness during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eemingly with the panel data of 1997-2014 in eight ethnic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xy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ratio increase help to enhance the trade openness degree, but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improvement is not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trade openness degree. Moreover, traff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trade openness, either.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ethnic areas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s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for privat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overnment in ethnic areas should play its role 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foreign trade as well as its role to coordinate the key cont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ethnic areas; trade openness; financial development

1003-4684(2016)06-0035-04

F063.6

A

2016-1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M202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B134)

周晓乐(1989-), 男,山西临汾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发展

猜你喜欢

开放度贸易一带一路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与社会对外开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业开放度视角下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