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的背后与转身
2017-01-09财经评论人
文 齐 岳(财经评论人)
滞涨的背后与转身
文 齐 岳(财经评论人)
目前国内谈“滞涨”,有点不太着边。
谈论的起因是今年几个通胀的数字,引发了一些人担心。2月消费物价指数一下子回到了2%上方,很抓眼球。一年多来,经济低迷导致需求不振,物价没什么太大动静。春节前后猪肉、蔬菜价格突然超预期上涨,刺激出这么个说法来。
之所以坊间紧张,是因为“滞涨”太过臭名昭著。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通胀被油价整得死去活来,同时增长大幅下滑。美股暴跌,长期低迷,多少年才恢复元气。之后日本、韩国、巴西等,出于各种原因经历滞涨,一律痛苦不堪。国内资本市场经历去年下半年三番五次的暴跌洗刷之后,如今风声鹤唳。所以通胀数字突然跳升,平常只是耸耸眉的事,现在市场则要一激灵。
市场恐惧未消。从人的本性出发,对于未知事物的害怕根源在于面前不确定性的存在,心里没底时容易无风三尺浪。尤其是当环境本身透露出寒冷信号时,迷雾更容易让人觳觫不已。经济下滑期的负面增长预期杀伤力更强,原因在此。
从国际经验来看,降低恐惧的办法是增强政策透明性。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上,监管层的决策黑箱本身是构成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最基本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每次重大政策调整的决策依据,即便政府主动采取发布会、新闻通稿等形式来说明,市场依然会尽力去脑补。这种不透明性导致政策的突然性,政策和市场往往脱节,带来额外的冲击。去年政府调控资本市场的若干招式,就是这样的情况。透明性之外,是环境本身的寒冷度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大经济体的自救行动至今仍然如火如荼。作为传统的总需求刺激工具,货币政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失效。除美国之外,欧元区、日本和多个独立小经济体,已经把货币政策宽松应用到极限,利率一降再降以至于出现负数,然而经济增长迟迟无法激活。从传统观点来看,巨额宽松预示着巨幅通胀。因此“滞涨”元素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预言的DNA,但凡风吹草动就会露头。国内有识之士的担心,与此同源。之所以宽松无效,原因在于结构问题难消。国内货币刺激的结果,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并不是主要结果,金融系统的加速空转成为更主要的命题。无论是去年股市的狂飙,还是随后债券市场的突进,以至于北上深房价增速的重启,背后海量资金的来源追溯到底都和银行体系脱不了干系。由于还款不再有保障,这些资金无法再像以往那样顺利进入到武钢、中船等传统信贷大户的手中。同时新增的服务业吸纳资金的能力远不像这些工业企业那样强大。盈余的资金哪里去?除了四处推动资本市场价格波澜之外,路边猪肉、大蒜等消费品价格也感觉浮到了起起伏伏的海面上,容易一浪打上天。金融空转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是滞涨主题深层次的核心顾虑。
所以,滞涨本身当前并不足为虑,只需要短短一两个月反转的宏观数据公布,即可平复物议。但滞涨背后的恐惧、转身之后的空转才是让人难以释怀的根本。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连已经步入复苏轨道的美国也在担心,华尔街整天嘀咕。但显然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国,这个问题更严重些。我们应该能够在“供给侧改革”的远景中彻底解决滞涨问题,然而任重道远。在这中间市场心情板荡仍将持续,过程管理将与战略决策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