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喂抗肠炎功能饲料对河蟹品质的影响

2017-01-08郭培红姜光明顾雪林袁强生顾秋明钱彩源

饲料工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河蟹肠炎脂肪酸

■魏 宾 郭培红 姜光明 顾雪林 袁强生 顾秋明 钱彩源

(1.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苏州215104;2.昆山贝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昆山215345;3.苏州市吴中区金庭农林服务站,江苏苏州215111;4.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农林服务站,江苏苏州21510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 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气味清香浓郁,其独特的口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江苏省作为河蟹主产区,其投喂模式仍然是以冰鲜鱼为主。虽然冰鲜鱼的蛋白含量比配合饲料高,但冰鲜鱼营养不全面、易腐败,对养殖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且冰鲜鱼易引入病原微生物,导致河蟹发病和死亡,加大了养殖风险和成本;同时,冰鲜鱼投喂不方便,需要特定的保存条件,加大了养殖户投喂难度。相比之下,配合饲料营养均衡,转化率高,投喂方便,质量易把控。

本项目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养殖环境下,以投喂冰鲜鱼的传统投饵方式作为对照,河蟹养殖中全程投喂抗肠炎功能膨化饲料可提高河蟹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全程投喂功能饲料可降低养殖水体TP含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河蟹常规营养成分、全蟹氨基酸、脂肪酸及河蟹的感官评价为依据,进而综合评价河蟹品质,探讨河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苏州市吴中区河蟹主养区东山、临湖、金庭3个镇选出的3个实施区进行,所选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均拥有河蟹养殖塘口2个以上作为对照,每个塘口面积在25~50亩之间,且每个塘口的面积相近、养殖管理相同。养殖试验时间从3月初至10月底。

1.2 日常管理

3个区域均采用河蟹套养青虾的模式:河蟹放养量 800~1 200只/亩,规格80~130 只/kg,青虾放养量6.5~15 kg/亩,规格1 000~2 000只/kg;水深1.3~1.5 m;水草以伊乐藻为主,覆盖率80%左右;试验组全程投喂抗肠炎功能饲料(饲料蛋白:3~5月40%,6~8月中旬36%,8月下旬~10月40%),对照组投喂普通颗粒饲料搭配冰鲜鱼饵料;每个区域试验组和对照组河蟹和青虾放养量、水草种植及日常管理情况相同。

1.3 饲料制作

试验用膨化颗粒饲料采用后喷涂工艺,将抗肠炎功能蛋白预混剂(由昆山贝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0.5%的剂量随鱼油一起后喷涂于河蟹饲料表面。饲料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防止抗肠炎功能蛋白的散失。抗肠类功能蛋白预混料主要组成包括抗肠类功能蛋白和海藻粉。

1.4 试验方法

1.4.1 全蟹常规成分测定

水分采用105℃烘干恒重法测定、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样品为105℃烘干的全蟹;粗灰分采用550℃灼烧法测定。

1.4.2 全蟹水解氨基酸及脂肪酸分析处理

105℃烘干的全蟹用研钵磨碎后用于测定其水解氨基酸和脂肪酸。

1.4.2.1 全蟹水解氨基酸测定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

17种氨基酸采用酸水解法,色氨酸采用碱水解法。S-713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氨基酸测定条件:离子交换柱:柱长4.6 mm×60 mm;树脂2622#;反应柱柱温135℃;分离柱柱温57℃。缓冲液流速0.400 ml/min,柱压 7.000~7.300 MPa;茚三酮流速0.350 ml/min,柱压0.700~0.800 MPa。

1.4.2.2 全蟹脂肪酸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

美国CP3800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J&W GC Column Performance Summary(30 m×0.250 mm×0.25 μm);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FID 27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80℃(3 min)-(5℃/min)-240 ℃(15 min);高纯氮气为载气;分流比60∶1;进样量10 μl。

1.4.3 河蟹品质感官评价

分别在各养殖池随机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6只雄蟹和6只雌蟹用于感官评定,参加本次感官评定的有17人次。评定方法参照龚宏伟等稍作修改,分别从视觉(35分)、嗅觉(20分)、味觉(45分)3个感觉器官对河蟹甲壳、鳃、性腺、肝胰腺的颜色、光泽、饱满度;河蟹的腥味、鲜味;足部肌肉、腹部肌肉的饱满度、弹性、鲜味、蟹口感甜度进行评价打分。其中,视觉包括背甲颜色与光泽(10分)、鳃色(5分)、肝胰腺颜色(20分)等部分的色泽,嗅觉(20分)评判腥味,味觉包括肝胰腺(10分)、性腺(10分)、大螯肉(5分)、第三步足(10分)、腹部肌肉(10分)的鲜味和甜味,最后对所有分值加权计算。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X±S.D.)”,统计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蟹常规成分分析(见表1)

表1 河蟹生长品质及常规成分比较(n=4,%)

由表1显示,饲喂抗肠炎功能颗粒饲料的河蟹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区域河蟹水分、灰分含量基本一致。

2.2 全蟹水解氨基酸含量分析

各试验区域随机抽取的河蟹样品进行氨基酸比较,结果见表2。本试验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全蟹水解氨基酸总量(TAA)为11.15~13.89 g/100 g;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为Glu、Pro、Asp、Leu、Arg、Ala和Gly;鲜味氨基酸总量(DAA)(Asp、Glu、Gly、Arg、Ala)为5.31~6.69 g/100 g,占全蟹TAA的47.12%~48.26%。与对照组相比,各区域试验组TAA、EAA、DAA和LAA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2区的试验组TAA和D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单个氨基酸含量看,各区域试验组有12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区试验组Asp、Glu、Ala、Tyr、Val、Phe和Il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全程饲喂人工饲料对河蟹水解氨基酸成分的影响(n=4,g/100 g)

2.3 全蟹脂肪酸含量分析

本试验测定了3个试验区河蟹的全蟹脂肪酸组成,结果见表3。本试验共检出15种脂肪酸(含量极其微量的脂肪酸忽略不计),其中SFA共5种,占脂肪酸总量的60.06%~68.68%;MUFA 6种,占总量的25.61%~29.06%;PUFA 4种,含量为3.35%~9.05%;∑MUFA+∑PUFA为29.22%~38.06%。与对照组相比,各区域试验组SFA、MUFA、PUFA和∑MUFA+∑PU⁃FA总量并未发生很大变化。但从单一脂肪酸种类来讲,1区试验组的C14∶0、C17∶0和C14∶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区试验组的C20∶1和C20∶2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其它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2.4 感官评价结果(见图1)

图1显示,3个区域的试验组河蟹感官评价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区差异最明显,主要表现在试验组的河蟹肌肉饱满度、弹性、鲜味、甜度好于对照组,甲壳颜色鲜亮,肝胰腺为橘红色,较饱满。1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分值相近,但肌肉饱满度、弹性、鲜味、甜度优于对照组。

图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口感比较

3 讨论

表3 全程饲喂人工饲料对河蟹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饲喂抗肠炎功能颗粒饲料的河蟹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抗肠炎功能颗粒饲料的营养结构并不比传统的营养模式差。

河蟹的营养成分来源于饲料,其蟹体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反映了河蟹对饲料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状况。各试验区域河蟹水解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饲喂抗肠炎功能颗粒饲料能提高河蟹的TAA、EAA、DAA和LAA含量,且2区的试验组TAA和DAA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各区域试验组有12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且2区试验组Asp、Glu、Ala、Tyr、Val、Phe和Ile含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原因是一方面抗肠炎功能颗粒饲料配方比较科学,较传统的营养模式较好;另一方面是抗肠炎蛋白能改善养殖动物肠道形态结构,提高养殖动物肠道的健康水平,从而有利于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

河蟹产生香味和香气的重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脂肪酸含量主要集中于河蟹的肝胰腺和性腺。与对照组相比,各区域试验组SFA、MUFA、PUFA和∑MUFA+∑PUFA总量并未发生很大变化;但2区全程投喂抗肠炎功能饲料的河蟹C20∶1和C20∶2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这与2区试验组河蟹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较对照组高的结论是一致的。

河蟹品质最直观的评价就是感官评价,从17人对各区域河蟹感官评价打分来看,各试验组河蟹品质不差于或好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投喂抗肠炎功能饲料的河蟹品质不亚于传统模式养殖的河蟹,这与仪器设备检测确定的结论一致。

河蟹传统养殖方法中所用的市售冰鲜鱼,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当保存不当时,很容易造成病死腐败;河蟹摄食了腐败变质的冰鲜鱼后,极易患肠炎病,影响河蟹对饵料鱼中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使本研究中对照组河蟹的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低于试验组;并且冰鲜鱼在水中腐烂易导致水体浑浊、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劣,导致河蟹生长进一步受其不良影响,这也是对照组河蟹肥满度、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常规营养成分等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低于试验组的原因。而试验组投喂的人工饲料是含抗肠炎功能蛋白的膨化河蟹饲料,质量稳定,并能有效抑制肠道的慢性炎症、保护肠绒毛组织的特性,因而能提高对饲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饲料系数。同时,高质量的膨化工艺,使饲料在水中不易散失,保持了水质的清新,给河蟹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因而养殖效果、河蟹品质优于对照组。

4 结论

综上所述,抗肠炎功能饲料可以完全替代冰鲜鱼,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河蟹肠炎脂肪酸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
“长江1号”河蟹蟹种培育技术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