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白酶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017-01-08侯振平蒋桂韬吴端钦刘延杰陈宁波王郝为戴求仲

饲料工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仔鸡饲粮肉鸡

■ 侯振平 蒋桂韬,2 吴端钦 刘延杰 陈宁波 王郝为 戴求仲,2*

(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205;2.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31;3.山东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3)

豆粕是动物饲料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国蛋白原料资源紧缺,对外依存度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逐年增大,2015年大豆进口量高达8 169万吨,饲料成本不断攀升,养殖效益难以保障,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我国畜禽生产中动物对饲料的蛋白质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降低饲粮中蛋白原料用量一直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目前养殖减排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具有补充动物机体内源酶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禽生长、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1]。有研究表明[2],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可以降低豆粕的添加水平。汪银锋等[3]指出,在幼龄畜禽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够弥补机体蛋白酶的分泌不足,从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加速畜禽对蛋白质的分解消化吸收,提高饲粮粗蛋白利用率,降低粪便中含氮物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蛋白酶的产品种类繁多,在不同畜禽中的应用效果差异较大。目前关于降低饲粮中蛋白质含量补充蛋白酶是否可达到蛋白质降低前饲粮的饲喂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生产上科学利用蛋白酶制剂尚缺乏理论支撑。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蛋白酶,观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目的是阐明蛋白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相关机制,并筛选确定饲粮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剂量,为其在肉鸡饲养和饲料生产中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酶制剂

蛋白酶制剂为粉状固体,是国产复合酶,成分为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主要含角蛋白酶,由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公母混合雏900只,购自湖南顺成实业有限公司。将试验鸡随机分成试验Ⅰ、Ⅱ、Ⅲ、Ⅳ组和Ⅴ组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各组间鸡的初始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Ⅲ、Ⅳ组和Ⅴ组则分别在对照饲粮基础上添加50、100、200 g/t和400 g/t蛋白酶。

1.3 试验饲粮

试验饲粮参照NRC(1994)及中国鸡饲养标准(NY/T33—2004)以玉米、豆粕作为主要原料,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饲粮在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工厂生产,为破碎料。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 饲养管理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沅江石矶湖基地动物房进行,试验肉鸡采用网上平养,饲养管理与免疫均按《AA肉仔鸡饲养管理手册》进行。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1 生长性能

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天耗料量,每日观察鸡群的生长、发病及死亡状况,记录死淘数。在21 d早晨8:00以重复为单位称空腹体重(提前8 h停料)、结料。计算肉鸡ABW、ADG、ADFI和F/G。

1.5.2 血清生化指标

在试验第21 d,各重复随机抽取体重接近该处理的健康肉鸡1只,颈静脉采血10 ml,静置15 min后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血清,-20℃冷冻保存,备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80)测定外周血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

1.5.3 抗氧化指标

采用分光光度计(岛津,UV-2600)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所有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6 数据统计与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对差异显著者进行Duncan's法多重比较,P<0.05为显著水平。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粮添加蛋白酶制剂提高了肉仔鸡的ABW,其中试验Ⅳ、Ⅴ组肉鸡ABW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ADFI、ADG和F/G差异不显著(P>0.05)。

2.2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

表3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3结果表明,添加蛋白酶后肉仔鸡血清BUN含量试验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添加蛋白酶制剂提高了肉仔鸡血清SOD活性(P>0.05),血清GSH-Px活性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Ⅳ组和Ⅴ组(P<0.05),血清T-AOC活性试验Ⅰ、Ⅱ、Ⅲ组和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Ⅴ组(P<0.05),血清MDA含量试验Ⅱ组显著低于试验Ⅰ、Ⅳ组和Ⅴ组(P<0.05)。

3 讨论

表4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1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通过添加外源性蛋白酶类来提高饲粮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研究的热点。Freitas等[4]、Yu等[5]、王琤等[6]、李宗锐[7]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够改善肉鸡的饲料转化率。有研究结果表明[8-11],在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够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Giannenas等[12]研究发现,豆粕型日粮中添加蛋白酶与对照组相比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本研究发现,除ABW外,添加蛋白酶制剂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添加蛋白酶制剂有降低F/G的趋势,但F/G与蛋白酶制剂的添加量没有呈现二次曲线的关系,这与Freitas等[4]、Yu等[5]和Cowieson等[11]的研究结果稍有不同,与王琤等[6]、李宗锐[7]和周梁[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与Angel等[10]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试验使用的蛋白酶、饲料原料和配方及试验条件等不同造成。从对生长性能影响的角度讲,本研究表明在肉鸡育雏期添加200 g/t蛋白酶制剂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肉鸡幼龄时体内蛋白酶的分泌极少,需大量添加外源酶以助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生长性能。

3.2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机体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动物健康及代谢情况的直接反映。TP、ALB和GLB含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反映,AST和ALT在体内主要参与转氨基作用,GLU主要是参与糖代谢途径,血清中TG和T-CHO含量反映出动物机体脂质代谢的状况。BUN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平衡的状况。李宗锐[7]研究发现,蛋白酶与蛋白水平互作对21 d肉鸡血清TP和GLB含量有显著影响。李慧[13]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32 000 U/kg蛋白酶能够显著降低1~21 d和22~42 d肉鸡GLU含量(P<0.05)。本研究发现,除个别加酶组外的部分指标较低外,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外源蛋白酶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肉仔鸡血清中TP、ALB、GLB、GLU、BUN、T-CHO和TG的含量。这表明添加蛋白酶有助于促进肉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物质的消化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映机体代谢水平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含量,这与加酶后肉鸡生长性能得到改善相吻合。本试验中添加蛋白酶制剂对大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尽相同[7,13],这可能是动物品种、饲粮营养水平和蛋白酶种类及添加水平不同所致。

3.3 蛋白酶制剂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氧化应激可作为肉鸡热应激反应的部分体现,动物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机体内的酶类氧自由基清除剂SOD和GSH-Px构成酶促抗氧化体系。T-AOC代表体内酶性和非酶性抗氧化物的总体水平。MDA是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间接反映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程度,正常动物机体内含量越低越好。而关于饲料营养水平及添加酶制剂对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报道极少。李宗锐[7]、周梁[8]等研究表明,添加蛋白酶能降低21 d肉鸡血清中MDA含量(P<0.05)。王琤等[14]研究发现,添加蛋白酶能够显著升高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本试验研究发现,饲粮添加50 g/t外源蛋白酶提高了肉仔鸡血清中SOD、GSH-Px和T-AOC活性并降低了MDA含量,这与王琤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其他研究者结果不完全一致[9,11],可能是试验用的蛋白酶、饲料原料、试验设计及试验条件不同而致。

4 结论

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蛋白酶制剂能够提高肉仔鸡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改善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1~21 d肉仔鸡生长饲粮中蛋白酶制剂添加量以200 g/t最佳。

猜你喜欢

仔鸡饲粮肉鸡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