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行为调节问卷在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中的检验

2017-01-08尤日虹赵大亮蒋小波刘靖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探索性效度条目

尤日虹 赵大亮 蒋小波 刘靖东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070)

2广州体育学院 3香港体育学院 4香港浸会大学

1 前言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的人本主义动机理论[1]。与已有动机理论不同,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不仅在“量”上存在差别,对“质”也需要进行区分。因此,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人类动机存在三种类型,即无动机、外部动机以及内部动机。无动机(amotivation,AM)是一种没有目的和意向从事某种行为的状态。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EM)是指激发个体追求行为附带效益的动机。外部动机又可分为四种动机类型: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EX)、内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IJ)、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ID)和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IG)。其中,外部调节是指个体的行为主要受制于外部的因素或压力,例如,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或者出于被迫等。内摄调节是指个体的行为主要受制于内部压力,例如,为了避免产生愧疚情绪或者增加自身能力感及效能感等。认同调节是指个体认识到某行为的重要性,进而觉得有必要从事该行为。整合调节相对于认同调节更进一步,即个体不但认识到某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也持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虽然整合调节是自我决定程度最高的外部动机,但仍与内部动机不同,其行为目标仍然是关注于行为的附带效益。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IM)是自我决定程度最高的动机类型,主要是指个体因内在的兴趣和享受而热衷于某种行为,其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这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分布在一个内化连续体上,且因其内化程度的不同而反映出其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自我决定理论假设,在连续体上邻近动机间的相关程度应高于与远端动机间的相关程度[2]。自我决定程度低的动机类型可以通过内化的方式过渡到自我决定程度更高的动机类型。另外,外部调节与内摄调节主要受压力驱动,因此也被归类为受控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认同调节、整合调节以及内部动机因其自我决定程度相对自主,因此也被归类为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者们编制了不同版本的测量运动动机的工具,例如运动动机量表(sport motivation scale,SMS;SMS-2)[3,4]和运动行为调节问卷(behavioral regulation sport questionnaire,BRSQ;BRSQ-6;BRSQ-8)[5]。其中BRSQ-6在运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问卷包括无动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以及内部动机六个维度,共24道题目,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计分方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大量国外研究均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8]。有研究者对中国运动员人群使用了中文版BRSQ-6[9-12],但已有研究均只报告了内部一致性信度(0.6~0.9之间),而有关效度指标的介绍相对较少。因此,中文版BRSQ-6的心理测量学属性仍需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已有BRSQ-6相关研究中,虽然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被广泛使用[5,8],但该方法在用于检验多因子测量模型时,被认为存在很大局限[7,13,14]。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该方法不允许跨因子现象的存在,即强制所有测量条目与其不属因素之间相关为零。然而,这一限制在现实中很难满足。同时,该限制也被认为是造成多因素模型中经常出现因素间相关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检验BRSQ-6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在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同时,也采用了近年来被广泛推荐的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xplorat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ESEM)[15]。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合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特点[13,14],使得跨因子现象成为可能,这一调整更能体现数据的真实情况,因而弥补了前文提到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不足。在已有BRSQ-6的研究中,Hancox等[8]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BRSQ-6的六种可能的测量模型(图1)进行了比较。因此为了与已有研究保持一致,本研究也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BRSQ-6的六种可能的测量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本研究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对六种模型中得到的最优模型进行检验,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另外,除了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外,其理论效度同样需要给予相应的关注。已有BRSQ-6研究中通过检验各分量表得分与运动员主观活力及倦怠程度之间的关系作为检验其理论效度的指标[5]。认为自主型动机类型可以更有效预测运动员的主观活力水平,因而假设与主观活力具有积极正相关,而与倦怠呈现负相关或不相关。相反,受控型动机类型则可以更有效预测运动员的倦怠程度,因此假设与倦怠具有积极的正相关,而与主观活力具有负相关或不相关。

图1 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

2 方法

2.1 受试者

350名大学生运动员受邀参加本研究,其中334人自愿参加并完成问卷,平均年龄20.78岁(SD=1.61岁),男性249名,女性64名,21名未填写。所涵盖运动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游泳、举重、田径、足球、排球。平均训练年限为6.4年,标准差为3.78。

2.2 测量工具

2.2.1 中译版运动行为调节问卷

该问卷包括24个题目,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共测量了运动行为的6个维度:无动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以及内部动机,各4个题目。该问卷由BRSQ-6的编制者提供。研究者遵循翻译-回译的步骤,将BRSQ-6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具体步骤为两位双语(中文-英文)翻译者独立将问卷翻译成中文,然后对翻译的问卷进行讨论直至达成共识,形成初步中文问卷。之后由另外一位双语翻译者独立将初步中文问卷再翻译成英文。研究者通过对翻译的英文问卷与英文原始问卷进行比较来检验问卷翻译的准确性。通过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中文版问卷。

2.2.2 主观活力量表

研究者采用5个条目版本的主观活力量表[16]测量运动员的主观活力水平。该量表采用里克特7点计分,即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该量表在其他中国人群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17],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值为0.89。

2.2.3 运动员倦怠问卷

中文版问卷由15个条目组成,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与体力耗竭、运动消极评价以及成就感降低。问卷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即1=从来没有,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每个维度由5个条目组成。反向计分条目1(在我的运动中,我正在完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子负荷过低(<0.28),因此在本研究中未被采用。已有研究表明该问卷三因子结构稳定,且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5,18,19]。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介于0.72~0.80之间。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3.0和Mplus 7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描述统计分析;第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BRSQ-6潜在的六个测量模型(图1)进行分析;第三,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对第二步中最优模型进行分析,并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第四,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检验BRSQ-6各分量表得分与运动员的主观活力及倦怠得分间的相关程度,对BRSQ-6的理论效度进行分析。

检验全部模型的拟合效果指数选取卡方指数(chi-square value,χ2)、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塔克-刘易斯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SRMR)。 CFI>0.90,TLI>0.90,SRMR接近(或小于)0.08,RMSEA<0.08为可接受的拟合模型;CFI>0.95,TLI>0.95,SRMR<0.08,RMSEA<0.06则认为模型拟合良好[20,21]。

3 结果

3.1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内部动机、整合调节、认同调节维度的平均数均在中等水平以上,外部调节和无动机维度的均值则在中等水平以下。

表1 描述统计结果

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BRSQ-6六个模型的拟合程度低于可接受水平(见表2)。其中六因子模型(模型1)和合并整合调节以及认同调节的五因子模型(模型5)结果优于其他四个模型,但两个模型间无显著差异。因六因子模型(模型1)比五因子模型(模型5)更符合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假设,因此研究者认为六因子模型更加合理。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相一致。但内部动机、整合调节以及认同调节三因子间相关过高(表3)。该结果也再次反映出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3.3 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

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BRSQ-6六因子模型拟合指数良好(表2),显著优于该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同时,BRSQ-6六因子模型六个因素间呈低到中等程度相关(表3),表明各因子间可以被明显区分。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中部分条目的表现存在异常情况(表4),主要体现在条目主因子负荷低于其在次因子的负荷,而这些高次因子负荷主要发生在主因子的邻近因子上。

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

表3 BRSQ-6六因子模型因子间相关系数及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

表4 BRSQ-6因子模型探索性结构模型方程因子负荷

注:IM为内部动机,IG为整合调节,ID为认同调节,IJ为内摄调节,EX为外部调节,AM为无动机

3.4 内部一致性信度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发现,α值介于0.68到0.83之间(表3)。除内摄调节外,其他分量表信度均在0.70以上,表明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5 理论效度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5)表明,内部动机、整合及认同调节与运动员主观活力呈中等程度正相关,而与倦怠呈现负相关或不相关。同时,控制型动机及无动机与运动员倦怠呈低到中等程度正相关,而与主观活力呈低或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及已有研究发现相一致。同时,经检验六因子间相关系数(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因子间相关程度基本符合自我决定理论所假设的简单模式,即自我决定连续体上相邻动机/调节类型的相关程度高于其与远端动机/调节类型间的相关程度。因此,这些研究结果均对BRSQ-6的理论效度提供了支持。

表5 BRSQ-6各分量表与运动员主观活力及倦怠的相关

4 讨论

BRSQ-6作为一个成熟的测量工具,已在国外运动员人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8]。虽然部分研究者对中国人人群使用过该问卷[9-12],但大部分研究只报告了中文版BRSQ-6的信度指标,而少有提及其效度指标(结构效度、理论效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检验中文版运动行为调节问卷(BRSQ-6)在大学生运动员人群的相关心理测量学属性。具体而言,研究者对该问卷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理论效度进行了检验。针对结构效度,研究者首先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对BRSQ-6的六个测量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六个测量模型均未达到可接受水平,但六因子测量模型(模型1)和五因子模型(模型5)相对拟合好于其它四个测量模型。六因子模型和五因子模型无显著差别,但结合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的局限以及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假设,前者相对更合理。对于六因子模型,个别因子间相关程度存在过高的现象,但这一结果可能因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所致。因此,研究者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对拟合最好的六因子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检验。研究发现,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良好且因子间相关显著降低至低到中等程度。该方法被认为是当前有效解决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局限的方法之一[15],它结合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即通过允许多因子模型中跨因子情况的存在,进而使得假设的多因子测量模型更符合真实情况。这一方法在更加真实地呈现条目与因子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如实呈现了因子间的关系。本研究中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印证了这一研究方法使用的合理性以及已有相关研究的假设[22-25]。因此,本研究针对BRSQ-6的六因子测量模型在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人群中验证了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比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具有优越性。

然而,虽然六因子模型的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但部分条目的跨因子情况存在异常(例如IM-1,IG-14,ID-21,IJ-16等),即部分条目的主因子负荷低于次因子负荷。而绝大部分次因子均为其主因子的邻近因子。例如条目14“因为运动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在其主因子“整合调节”的负荷显著低于其次因子“内部动机”的负荷,而条目1“因为我享受其中”在其主因子“内部动机”的负荷显著低于其次因子“整合调节”的负荷。这些跨因子异常现象可能是由于条目所属主因子和次因子之间的细微差别而导致的条目间区分不明确造成的。这些研究结果也可能暗示部分条目存在测量指向不明确的问题。未来研究可能需要采用更加全面的研究方法(整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对部分条目进行修订,例如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对中国运动员对自主型动机以及控制型动机的看法进行深入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相应的条目内容,进而完成对测量条目的改善及修订。

值得未来研究者注意的是,这些异常条目在本研究以及已有研究[8]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中得到的主因子负荷均高于0.70(除IJ-16外),说明这些条目与其主因子的关系仍然非常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已有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中,内摄调节维度条目16“因为我觉得我必须坚持”在“认同调节”和“外部调节”均存在跨因子负荷现象[26],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说明这个条目存在问题,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修订。条目22“因为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在“外部调节”也存在跨因子现象,而该条目在本研究中表现良好。本研究中其他问题条目在已有研究中并未发现存在异常跨因子现象。这一结果暗示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个别条目在本研究人群中表现不良。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研究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所检验的BRSQ问卷并未包括整合调节分量表,其理由为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无法区分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这也可能是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出入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是第一个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对BRSQ-6的结构效度进行全面检验的研究,因而无法通过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的方式分析本研究中部分模糊结果。因此,无法清晰为这些条目表现出异常跨因子现象的真实原因提供准确的解释。未来值得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内摄调节分量表的信度指数略低于0.70外,其他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各动机类型间呈低至中等程度相关且大部分相邻动机之间相关系数高于远端动机间相关系数。这一研究结果符合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假设即各类型动机在自我决定连续体上呈现简单相关模式[2]。同时,各种动机类型与运动员主观活力及倦怠水平的相关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5]。这些研究发现均为中文版运动调节问卷的理论效度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推广有一定影响。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更合理的抽样方法。另外,本研究没有涉及到重测信度的检验,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检验。对自我决定理论框架内的重要心理学概念和变量的准确测量,对于该理论在中国人人群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27]。同时,心理测量工具的发展与检验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建议未来继续对BRSQ-6在中国大学生运动员或专业运动员人群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检验。

5 结论

本研究对中文版BRSQ-6在大学生人群中应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是第一个对中文版BRSQ-6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报告的研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模型拟合指数略低于可接受水平,但发现BRSQ-6六因子模型相对更加合理。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进一步为六因子模型提供了支持。但部分条目存在跨因子异常现象,暗示未来研究需要对部分条目进行进一步修订。因此,未来研究在使用中文版BRSQ-6时需先对其结构效度及条目表现进行检验,并根据条目表现考虑对其删减或修改。

猜你喜欢

探索性效度条目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语言测试效度研究的另一视角:考试的因子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