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的新路径
2017-01-07许燕
许燕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高中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拓宽视野,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当前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枯燥落后,教学目标不清晰,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两极分化,写作兴趣不高等。因此,只有找到作文教学的新路径,积极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作文教学。
一、提供自由环境,彰显学生个性
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限制较多,不利于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学生的写作兴趣受到打击。在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写作环境,解除学生的思维束缚,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发挥才华的空间。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设计了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比如以“理想”为话题写作文的时候,我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书写,要在作文中体现出个性和风格,避免千篇一律和不切实际。再比如写命题作文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帮助学生完善文章,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给高中生提供自由的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力求让学生在作文课堂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帮助。同时,教师还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提炼教材中有益于写作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文。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清新隽永,明丽真挚,富有神韵,行文自然有致。在阅读时我要求学生立足课文进行赏析,感受作者在行文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掌握作者巧借诗句、避实就虚的写作手法。通过阅读要让学生学会像作者那样,带着一颗寻美的心,睁开敏锐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季节进行写作,不仅要突出自己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还要巧妙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师生实践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都处于比较尬尴的境地,学生不爱写,教师不爱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也没有形成浓郁的课堂氛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经常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从而在写作中成长。
比如在课余时间,我会带领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在观看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观看之后“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字数不限,中心突出,可以基于纪录片内容进行反思,也可以对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学了苏教版课文《沁园春·长沙》以后,我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博物馆和红色革命纪念地参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创作始于模仿,实施逐层突破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学生必须掌握写作技巧,能够从段到篇、从立意到结构、从书写到布局,都进行充分的创新和优化。很多中下等学生的写作应该从模仿范文开始,这样才能够一步一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改变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实现逐层突破。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想北平》,第一段引出描写的对象,并点出北平的优点太多,自己知道的太少,写出来的“大概等于牛的一毛”,突出北平的吸引人之处,为后文颂北平蓄势,作铺垫。同时,文章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画面,从平民化下笔,采撷那些贴近普通百姓、熟悉而亲切的凡人琐事。因此,在教学生“写作立意”的时候,我进行拓展训练:老舍以平民的身份写家乡北平,请同学们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书写你们家或家乡的那些让你牵挂的人、景、物,并且要模仿课文开篇点题,明确中心论点。
总而言之,高中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开放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想法,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