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装车 适合特别的你

2017-01-07钟文渊

中国新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改装车汽车

钟文渊

对于拥有者来讲,改装车代表着他们对个性与时尚的追求,只不过,不同地域的人,对于改装文化的认同及对改装车的喜好,存在些许差别。

在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中,各种外型炫酷、令人眼花缭乱的改装车为观众奉上了一幕幕速度与激情的视觉冲击。而对于生活中的拥有者来讲,改装车代表着他们对个性与时尚的追求,只不过,不同地域的人,对于改装文化的认同及对改装车的喜好,存在些许差别。

目前关于改装车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专门生产改装汽车的厂家,用国家鉴定合格的发动机、底盘或总成,重新设计、改装与原车型不同的汽车;二是已领有牌照的汽车,为了某种使用目的,在原车基础上,做一些技术改造。

但是,改装车不论如何发展、如何改装,有一些基本原则在各个国家都是必须遵守的。如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的车身体积与配重、汽车安全系统等不能轻易改动,任何改装也均不能妨碍驾驶者的视线和方向盘操作,亦不得干扰后视镜和车外照明系统的正常功效等。

德国改装:内敛又不失激情

自德国人奔驰在188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起,德国这个国家就被烙印上汽车王国的美誉。在之后100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无论汽车技术发展更新有多么丰富,德国人始终享有领先地位,引领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即使在汽车改装领域,与其他汽车大国相比,德国也鹤立鸡群。

和其他国家一样,德国的汽车改装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初级汽车改装指改变一下外形、对汽车进行内饰改装、改进汽车音响等,高级改装则指对汽车发动系统的改装,有涡轮增压系统及配套改装、供油系统改装、进气排气系统改装等,此外,还有底盘改装、引擎改装、轮胎改装。

只不过,在严谨务实、讲究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德意志民族看来,如论是何种改装,都应当奉行安全实用的原则。他们更注重改装汽车的内在美,外观上并不显山露水,但性能上一定可以卓越超群。

在德国,每一家汽车改装厂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立的,它的创立必然要经历一番严格的“准许”:首先,正规的改装车厂都要通过相关的资质审核;其次,取得资质的改装厂,必须获得奔驰、宝马、大众等整车厂专门授权才能从事该品牌的汽车精装业务;第三,使用的产品配件、装配技术与精装范围、实施方案、服务标准均需获得整车制造厂的认证及授权使用,必须在德国汽车改装协会的“准许目录”内,并进行明码标价、对外公示。根据规定,如此改装后的汽车,既可以使用原品牌标识,也可以同时使用改装企业的品牌标识,实行双品牌。

正是得益于德国改装厂与汽车制造厂的深度结合,在德国很少有“泛用型”的汽车改装厂,更多的是针对某些品牌甚至某几个车型,不仅通过改装提升汽车的某方面性能,更对汽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清洁美容、保养维修。因此,有人把德国的汽车改装厂称为特定汽车品牌的售后综合服务公司。

在这个改装厂多如牛毛的国家,全球知名改装厂商数不胜数,如曾经的奔驰御用名厂、如今已经划归奔驰所有的AMG,奔驰Smart的御用改装厂、已跻身全球最大汽车改装厂商之一的BRABUS,宝马御用名厂HARTGE、AC Schnitzer,保时捷御用名厂TECHART、9FF,大众御用专业改装厂ABT Sportsline等,每一家都有它独特的改装故事。

起初的ABT Sportsline并不是以改装车起家的,ABT改装工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创立于南德巴伐利亚邦的坎普顿的一家制造马车零件的小铁工厂起家,品牌的ABT三个字母则是取自创始人约翰·阿伯特(Johann Abt)的家族姓氏。约翰·阿伯特原本是一名赛车手,在之后潜心打造汽车改装事业中,他将很多从赛车中获得的技术运用到改装中,改装方案非常赛车化,偏竞技风格的改装极大地提升了大众旗下车款的动力及性能。

如今,ABT Sportsline的产品,涵盖大众(Volkswagen)集团所有车种,无论是提升引擎动力的各类组件,改变车身外观的空气套件及各式轮毂,增加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悬挂系统、刹车等套件,车辆内外各种改装产品,以及琳琅满目的竞技用品,只要车主喜欢,ABT几乎无所不备,无所不改。

美国改装:速度与个性齐飞扬

美国的汽车改装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汽车逐渐从富豪们的专属品变成了普通人的生活日用品。但是受当时好莱坞以及之后风靡全球的嬉皮士潮流、复古风格、嘻哈文化等美式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的汽车主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循规蹈矩的汽车驾驶,他们绞尽脑汁地挖掘汽车在带来生活便利之外的乐趣,于是,一股汽车改装浪潮汹涌澎湃而来。

最初出现的改装车是为了赛车,许多喜欢飚车的人纷纷给自己的座驾加装发动机、排气管等多项设备,目的是在比赛中以更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随着改装普及范围的增加,二手车改装也日益盛行,经过简单的改装流程,一辆别人使用过的二手车俨然变为了自己的个性座驾。90年代以后,汽车改装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在美国,专门针对整车品牌的改装厂(相比德国)并不多,知名的有福特竞技(福特专用的竞技改装厂)、美国APEX改装(福特车专业改装厂)、美国APR改装(奥迪、大众、保时捷专业改装)。但是,这并不影响美国汽车改装的发展,因为,他们有很多汽车改装俱乐部和改装达人。人们可以任意进行外观改装,比如加装包围、加装尾翼和奇异灯具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和转矩,更换制动和减震系统等性能装置。

因此,很少有美国人把汽车当做奢侈品来看待,更多是抱着“玩车”的心态。大多数美国人通过对汽车外观和部件的改装,追求夸张的外观造型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为了迎合这种改装需求,在美国还有完全依照顾客要求定制个性化汽车的改装车定制工厂。

在几十年的美国改装浪潮中,汽车改装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开放的美国人总是天马行空地设计着足够个性化的汽车改装,先后出现了好几种流行改装风潮。如最大化减轻车身的重量,更换大马力发动机及宽大的轮圈和轮胎,产生非常恐怖的直线加速度的大马力老爷车Hot Rod;通过遥控器控制改变车身高低,摆出多样的车身姿态的Lowrider;拥有巨大车轮的大脚超级越野车Bigfoot;安装20英寸以上轮圈及低音炮的音响系统的嘻哈潮流改装DUB。

当然,这些追求个性化的汽车改装并不是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美国改装车有明确的细则标准,对于汽车改装配件质量、技术规范以及改装车上路行驶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进行约束。

亚洲改装:日本领衔 中国起步

得益于比较成熟的汽车文化,日本的汽车改装水平走在世界汽车改装的前列,基本上代表着亚洲汽车改装风向标。

在日本,由于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以及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赛车运动,改装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汽车产业的每一个角落,在民众之间也非常流行。日本人将改装文化渗透到了汽车产业的每一个角落,毫不夸张地说,走在日本的大街上,100辆车中会有20辆改装车,这种文化方式早已深入人心。

作为心思细腻的亚洲人,日本在改装风格划分上格外细致,每种风格都是由日本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而不是盲目跟风形成,即使风格形似却神不似。在日本的汽车改装历史中,先后形成的改装风格主要有暴走、湾岸、VIP、痛车、漂移等。

作为一个汽车生产大国,日本自然少不了专业的汽车改装公司。号称日本第一改装公司的Bond集团成立于1949年,起初主要业务是轮胎更换及销售,后来随着整车销售业务的开展于2009年成立了专门针对个性改装的店面,并与众多国外的改装品牌合作,在日本,G-Power、ABT、Mansory以及TECHART、AVD1这些品牌的代理权都由Bond集团拥有。

虽然同处亚洲,中国的汽车改装水平则要落后很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改装用户依然停留在对外在的改装,包括外观、声音等能带来直接感官刺激的东西。不过,时下的国内,一些外资汽车改装品牌已经落户中国,一些改装园区也在陆续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改装文化正在慢慢培育,国家关于汽车改装的法律规定也会越来越规范,假以时日,出自中国本土的炫酷改装汽车,也有可能出现在目前世界上级别最高的改装车展——美国西玛改装车展。

梦想总是要有的。谁说不是呢?

猜你喜欢

改装车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改装车的行驶安全性问题探讨
汽车的“出卖”
追求十秒快感
重庆版“速度与激情”震撼上演 “极速改装车之夜”派对完美落幕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最具创意改装车
汽车改装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