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观察

2017-01-0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颊车面神经面瘫

刘 娟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卫生院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113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观察

刘 娟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卫生院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113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围型面瘫;电针;穴位注射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也称“贝尔(Bell)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该病效果肯定[1-2]。笔者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并与常规针刺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铜山区棠张镇卫生院康复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0±2)岁;病程2~18d,平均病程(6.0±2.5)d。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3)岁;病程1~15d,平均病程(5.5±2.0)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6版《神经病学》制定[3]。①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受凉、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②患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额纹及鼻唇沟消失;蹙额、皱眉、示齿、鼓颊障碍,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残留在齿颊之间。③部分患者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少数可出现耳部疱疹。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单侧发病;③年龄在18岁以上;④能配合治疗者;⑤排除脑血管意外、外伤、手术损伤、面部病变等其他原因所指的面瘫。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

1.4 治疗方法1.4.1 对照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急性期:发病1周内取穴风池、牵正、合谷、太冲、足三里;恢复期:发病一周后取穴攒竹、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颊车、颧髎、太阳、下关、牵正、翳风、合谷、足三里。患者仰卧位,采用0.30mm×40mm毫针,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太阳向下关透刺、地仓向颊车透刺,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以补法,合谷、太冲行泻法,余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

1.4.2 治疗组 针剌治疗同对照组。①电针。取穴及针刺方法同对照组。操作:常规针刺得气后,采用电针治疗仪(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G6805-Ⅱ型治疗仪,许可证号:鲁食药监械生产许20100114号),急性期肢体同侧合谷、太冲加电针,恢复期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迎香、牵正接电针,选疏密波,频率20Hz,强度以患者感觉适度或局部肌肉见轻微跳动为度。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②穴位注射取穴。患侧翳风、太阳、地仓、颊车、牵正。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1mL(辰欣药业股份有眼公司,批号1406086411,规格1mL/0.5mg /支),每次轮流选取两穴,每穴注入甲钴胺注射液0.5mL,于每次电针治疗后穴位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

1.5 观察指标 参照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4]确立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定量表分级情况及量化得分。

1.6 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H-B分级Ⅰ级;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功能障碍,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眼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H-B分级Ⅱ级;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无严重外形损坏,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面肌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外形不对称,分级Ⅳ~Ⅴ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H-B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Zhang TT,wang NH,He TY. Subcutaneous needing and peripheral facial pacial palsy: a report of 70 case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5(2):118-120.

[2]He XJ,Tan JL,Wang BG,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s o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J]. J Acupunct Tuina Sci,2006,4(6):350-352.

[3]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6.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22-24.

[5]陈小红,果淑凤.疏密波电针镇痛最佳刺激条件的选择[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5):338.

[6]孙丽娟.电针刺激强弱临床经验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1(1):28-29.

[7]康志强,陈华德.穴位注射作用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2):119-120.

[8]金慧芳,刘承浩.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5):308-310.

[9]姚英.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75-1476.

(编辑:穆丽华)

2016-10-05

刘娟(1978-),女,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疾病。E-mail:ljzyw1978@163.com

R245

A

1007-8517(2016)24-0080-02

猜你喜欢

颊车面神经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常按5穴护牙齿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常按7穴不掉牙
小穴位 大健康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