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三五”
2017-01-07
文 本刊记者 崔 晨 郭 隆
建言“十三五”
文 本刊记者 崔 晨 郭 隆
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刘桓、刘迎建、郑实、张琳娜四位市政协委员就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缓解交通拥堵、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等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摄影 迟玉洁
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三五”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围绕制定和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积极建言献策。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刘桓、刘迎建、郑实、张琳娜四位市政协委员就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缓解交通拥堵、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等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刘桓:打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硬仗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改革,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硬仗”。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打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硬仗,要从人、财、物三方面入手。
“物指的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刘桓认为,一方面要把和首都功能定位不相适应的产业外迁,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企业外迁后造成城市空心化、产业真空的情况。而随着产业、企业的外迁,随之而来的就是“财”的问题。“这关系到利益分配格局。不管是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要有舍得思想,先舍后得。”对于北京而言,刘桓建议,北京应拿出高姿态,跳出地方利益的小格局,打破首都的财政格局,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考虑疏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刘桓认为最难的就是人的疏解,“从长远来看,北京控制总体人口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然趋势。但企业外迁后从业者不跟着走,怎么办?如果不走,又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行业,就会造成机构性失业,随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刘桓表示,要想解决人往哪里去和能否留得住的问题,就要外迁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外迁人员住房、看病、养老、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宜居环境。
说到人性化,刘桓认为最终还是要让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要在收入翻番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政府服务,提供优良环境。
刘桓还就“供给侧”这个经济领域的高频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认为北京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要解决具体问题。首先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日用品的质量,让百姓用的安心、吃的放心;其次要降低高端商品的关税、消费税;还要增加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北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了,将对全国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刘桓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刘迎建:作移动互联引领者
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创新的摇篮。
“移动互联时代,中关村在蜕变,在转型,其方向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政协委员、汉王科技公司董事长刘迎建是中关村最早的创业者,在谈到如何促进中关村走出自主创新之路时,他认为,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氛围优势、政策优势是中关村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石。
刘迎建指出,科研院所云集、科研力量发达使中关村一直占据着中国科技创新的龙头地位。近年来通过科技产业调整,中关村已经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变成了创新创业的摇篮,其科研、服务产业均向高端转型,“科技+资本”的双轮驱动,让年轻人看到经过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梦想,极大程度地调动了科研人员、技术骨干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刘迎建举例说:“去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了400亿,在它幕后是移动互联网电子购票平台的推广应用,观众在手机上就能够买票、定座位,这就是移动互联时代科技人员技术突破的一个缩影,从中也能感受到中关村升级换代的脚步。”
“中关村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引领时代的。” 刘迎建谈到,在过去“软件+硬件”时代,中关村在世界范围是跟随的角色,是电子产品集散地。而现在是云端时代、移动互联时代,中关村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去年,全国60%的风险投资集中在中关村,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着强势资本、核心技术和顶尖人才不断聚集,从而向着全球高端产业迈进。
在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刘迎建也有许多想法,他建议: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为在北京的重要科研机构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科研机构能够安心科研,做出重大的发明创造。其次,由于北京越来越大的人口压力,许多科技产业的产业化需要到外地发展,但可以考虑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将企业的总部留在北京,这样既有利于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又不会对北京的经济造成太大影响。最后,近十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样的增长速度支持了许多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诸多环境资源问题,因此,必须要考虑科技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科研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要整合国家队、民营企业、国外企业科技资源和优势,引领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等领域要有所作为。”
刘迎建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郑实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郑实: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距上一次召开时隔了37年,“这是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后的需求”。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郑实认为,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且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为何称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而不是中央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是因为会议涵盖的内容远不只是城市规划层面的内容。”会议提出五个统筹,其中一个就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对于北京而言,郑实给出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城市工作的系统化思维,全面考虑制定城市规划。二是各方参与、公众参与,增加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三是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得规划要求得以实施保证,保持城市的整体风貌的控制。以往,城市设计制度缺失,现在要求将其强制化。而城市修补,是响应城市规划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重要转变,从粗放式建设到精细化修补的变化。”郑实补充说。四是城市规划应严格执行、落实、可持续,不能朝令夕改。五是强调城市管理、服务和安全。要从重建设到重管理。“政府的角色要从开发商变成物业公司。”郑实比喻。
多年来,郑实持续关注城市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交通问题。“无论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还是解决城市病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长期依赖地铁(城铁)作为唯一的轨道交通方式的发展模式不合理,也难以持续。”郑实建议发展市郊铁路,“北京需要形成中心区依靠地铁城铁,不断加密线网,而郊区以市郊铁路为主的便捷、高效、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以充分发挥中心城、新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对于静态交通。“停车乱象已经成为 ‘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郑实表示,治理和解决停车问题是个长期过程,在治理策略上,应该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切合实际。他建议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停车性质等,区别对待,以科学的“精细化执法”替代行政作为不足的“选择性执法”。例如,应该严格执法管理的情况包括:城市重点道路、停车供给充分的地段、公交发达的区域、停车秩序示范地区、白天高峰时段、长时间停车、用车必要性不强的情况;反之,则根据程度从轻从缓进行。
张琳娜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张琳娜:提前72小时精细预报大气污染
增强对整个京津冀区域天气情况的监测能力,对提高北京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很大作用。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将协同工作,提升精细化天气预报能力,可精细至1公里范围内每10分钟更新一次预报。此外,雾霾和重污染天气将提前72小时给出精细预报,即在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发生强度上更精确。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气象局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介绍了上述信息。
“北京的天气也受京外天气影响,如果我们能更快了解到‘上游’发生了什么,加强监测,就能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以前,恰恰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据张琳娜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从前的缺陷很快会得到弥补。
三地将做好灾害天气的联防联控和预警,首先将增强整个区域的立体气象监测能力。张琳娜表示,在地面气象站布控方面,5年内京津冀三地将新增超过500个自动地面气象观测站,使得观测站的平均站间距达到市区内3至5公里,郊区10至20公里,填补太行山、燕山山区等灾害易发区的天气观测空白。在空中,三省市还将联手增设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使雷达总数达到12部,弥补原来雷达布控上的盲区。新增雷达后,水平雷达检测间距将缩短为100至150公里。
“三地还将联手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大城市群的精细化天气预报能力。”5年内,24小时内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可以具体到街区和乡镇。降雪、沙尘、高温等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天气,将提前24小时至48小时给出精细预报,雾霾和重污染天气将提前72小时给出精细预报,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发生强度都将更加精确。每当预测到这类天气出现,气象部门也会增加与环保等部门的会商,尽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告知率。
“北京的夏季,天气变化多端,且常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以前,北京气象短时精细化预报,可以做到在夏季时每隔半小时就更新一次天气预报,帮助人们做好出行准备。未来,这种短时预报将缩短至每10分钟一次,预报的地理范围在城区内可以精细到方圆1公里,郊区则可以精细到3公里。”张琳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