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相结合
2017-01-06王燕
王燕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的课文导读和教育中,开展法制教育,通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从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良好的法律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制;意识;教育;小学语文
根据教育部颁布施行的《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在教育内容中,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的课文导读和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而在其中,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良好的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文章、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来达到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法制意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利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载体,在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思想培养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1]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开展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而随着当前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法制意识正逐渐加强,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知识学习的启蒙时期,同时也是意识、思想和习惯的养成期,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是小学阶段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2]小学语文教学以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对世界进行初步的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法制教育,结合课本中的故事和文章,融入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能初步树立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打下基础。
第二,从小学素质教育的成果来看,开展法制教育是预防学生犯罪的一项必要工作。从大量的青少年儿童犯罪的研究文献来看,青少年犯罪往往是由一种不良思想或习惯逐渐演变而为,而思想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在学生的思想习惯形成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纵观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娱乐带来了更多不同的途径和便利,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少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暴力、色情的成分在网络信息、游戏中的传播过程中,难以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鉴别,极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被他人利用和教唆,继而染上恶习,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的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对社会中的有害信息、不良因素的免疫,自觉利用法制意识抵御违纪犯罪的诱惑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由于法制教育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对于思维、逻辑水平和接受能力仍相对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法律知识会较为困难和吃力,因此小学阶段的法制教育应当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大量小学法制教育开展的研究表明,具备较强综合性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是当前小学阶段开展法律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通过课文内容,将法制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是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的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1、结合课文内容,融入法律常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因为课本中有大量的故事、文章都是以德育教育为主,如《彩色的翅膀》、《八角楼上》等是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幸福是什么》、《落花生》等课文则是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从而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和世界进行自我意识的初步感知。但这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提炼,这是需要教师在课本教学中通过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将德育内容进行渗透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将法律常识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的教学,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2、利用习作教学,提高法制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本内容的教学以外,学生的习作也是教师对其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平台。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如周记、话题作文、读后感、观后感等,强调学生在习作中对自己的真实思想、心理活动进行记录,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理状态及思想意识。教师可通过阅览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的理解,继而针对习作反映的学生理解的程度进行深化教育,达到更强的针对教育效果。
例如,学生在日记、周记等习作中,往往会提到一些生活场景,例如在街上拾到金钱是否归还、遇到老人摔倒以后是否应当扶起等问题的思考,在当前社会的风气及人们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可能有家长会对学生进行一些不尽恰当的教育,如拾到金钱后,数额不大的可以据为己有,或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要自保而不是挺身而出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具有一定争议性的生活场景,通过材料理解的形式布置命题习作,让学生在习作中思考命题,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然后教师可在习作中选取在价值观、思想意识较为正确的习作进行评析,在评析的过程中融入法律知识。
3、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守法思想。不论是语文教学活动还是法制教育,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应当适当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拓展,在教材之外寻找更多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在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制知识传授以后,可以提出课后拓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董艳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2] 葛家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0(09).
[3] 姚莲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J].政府法制.2007(10).
[4] 许正爱.小议数学课堂如何穿插法制教育[J].学周刊.2012(01).
[5] 夏爵生.浅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