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互动教学探讨
2017-01-06王安明
王安明
摘要:在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单向”动”的多,师生群体”动”的少;表面形式”动”的多,思维本质”动”的少;学生单方面”动”的多,师生交互”动”的少……表面上课堂气氛十分热闹,但这样的”动”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时甚至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真正有效的互动应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
关键词:初中物理;互动教学;教学策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已成为发展教育所必须攻克的一个阵地,从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长久以来,在农村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类不同的教学观念;一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受训者,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知识;二是被称为培育式(启发式)教学观,这种教学观点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或者作为展示正确的态度和操行的榜样,处于一种辅导的地位,反对单一传送的教学方式,主张积极的多样化的活动。通过我多年以来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认识,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角色互换,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换位,其实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角色互换,教师当学生,学生当教师。心理学家莫雷诺指出:“角色换位挑战了参与者的心理状态,使得参与者按照对立的角色或其他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并以此来深化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理解,增强感受性,进而更有效地把自己的角色当好。”
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时,让每个学生从简单的实验做起,在发现问题后做出积极的猜想,并观察、思考。电脑画面展示:在白茫茫的雪原上行走,步行者的脚往往会深深地陷入雪中,而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将一枝铅笔顶在两个手指上,一次轻轻地压铅笔,一次重重地压铅笔,观察两次被顶的手指的凹痕,凹痕深浅不同,并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二、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交流
创设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造出一个师生在情感和追求、心灵和精神、认知和目标都高度集中、融洽的环境和氛围。这样的课堂环境和气氛,最能激活学生思想火花,启发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巩固、深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目的。
创设一个轻松、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一般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和班级结构等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进程来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设置悬念、实验探究、课堂辨析讨论、课外调查研究、生活实例引发、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
三、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苏教版的初中物理课本特别重视实验,几乎每一节课后都有探究实验,大多数物理概念和定律是通过试验得出来的。加强课堂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参与课堂。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兴趣, 因为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有助于主动进行思考,参与到教学中。 通过实验互动,单调无味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实验空间。 学生们不仅喜欢观察教师做实验演示,而且喜欢亲自动手去做,所以做实验是学生最活跃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更是师生互相的最佳时机。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如在讲第九章《压强与浮力》时,笔者把“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适当地进行了改造:让学生们提前预备了一个皮碗,然后用力把皮碗压在桌面上,学生们发现皮碗和桌面很难分开,这样就亲自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然后把皮碗用力压到书桌竖直的挡板上,再在系在皮碗小绳上的钩子挂上各种重物,如钥匙、橡皮等,笔者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在实验后,笔者再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开展实验交流、辩论等活动,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物理水平。
四、合理的评价,促进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可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双重功效。
1、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每次探究活动都能人人参与,勇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实验之前,教师做了充分、合理的准备,体现了物理教学的价值。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使得实验效果更好。
3、这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首先教师在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转变观念,树立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新理念;其次要在教学前做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紧扣“互动”这两个字。所以教师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外,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完善教学设计,要预设“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计好相应的对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改变陈旧教育教学观,将教材“用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学生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1] 佐斌.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艳荣.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J].教育学刊,2003,10(6).
[3]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