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研究
2017-01-06王旭
王旭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地理课程改革浪潮要求学生学习终身发展的有用地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宗旨。我在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
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在我国存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好,那么教育投入也就必然增加。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慢,那么教育的投入也会少很多。经费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而教育资源的短缺会导致学校硬件和软件的缺失。硬件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电脑等教学工具;而软件主要包括教师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后者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那些偏远地区,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去那里参与教学,一是硬件条件差,二是在那里很难取得成就。
一、农村地理教育资源短缺
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国家在尽力改变现状,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存在的。教育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教学设施,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主要还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在农村并不能够得到普及,学生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教育资源,成绩也会相应的偏低。另一方面,教师资源短缺也是农村地理教学存在的很大问题,尤其是优秀教师的缺少。很多农村的教师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往往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这样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这对于学生而言却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教师资源的流失会导致学生们无学可上。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不重视初中地理教学,把地理课程安排的非常不科学,让很多地理老师流向大城市,这样地理教学就形同虚设。尤其是中考没有地理科目,这更让农村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很多农村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只针对那些能够对他们升学有帮助的学科,进而忽视了地理学习。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他们更是重视的是升学率,所以他们教会学生更多的是考试技巧,而没有从能力提升方面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就变得“利益熏心”。他们抛弃了所有与自己升学无关的学科,从来不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认为到了大学再去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什么都不需要。所以学生们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除了学习一无所有,毕业很难融入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
二、农村留守儿童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树立信心为重。进入初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放下包袱,尤其是那些在初一的地理学习中,有困难,学得不理想、信心不足的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明确:初二地理是个新的开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同样的起步,即暂时“划清界限”。在教学中,要时刻不忘学困生,针对他们的课堂提问一定要降低难度,善于去挖掘、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自信更需要我们去培养和维护。
2、提高地理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我们面临的是21世纪的挑战,走的是可持续发展道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公民的地理素养,地理教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意识,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国家建设和发展,各级行政部门只重视经济建设和眼前利益,忽视了地理教育,导致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公民的地理素养较差。大肆毁林开荒、滥伐森林、过渡放牧、围湖造田、任意排放污水等行为经常发生,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沙暴肆掠、洪水泛滥,污水横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危在旦夕。为了我们的家园,全社会都要重新审视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同时要求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向社会介绍地理、向学生推销地理,帮助家长重新认识地理,树立地理科学的形象,使社会、学生、家长、乃至全人类改变对地理教育的认识,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使学生愿意学地理,就必须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用鼓励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用真情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差异,变批评为激励,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营造这种氛围可以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去,学生也就敢于交流、乐于交流。课后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文体活动,多与他们交谈,时间一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就会拉近。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愿意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结语
总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道路曲折而艰辛,任重而道远,许多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寻找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克服困难,努力使农村地理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
[2] 姜洁,《改变价值取向 促进教改实践》,地理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