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优等生初高中过渡期心理落差的问题

2017-01-06王营

未来英才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变化班级家长

王营

对于“优等生”的理解,我们不能轻易的给一个学生定性为好与不好,对于学生的评价,那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们这里主要是指在学习方面优异、心理上有优越感的同学。我这里把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心理上,也就是这些在初中学习中成绩较为优异者,并且初中时很受老师关注的那些自身带有强烈优越感的学生在初升高的过渡过程中由于心理落差而引起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案例:

周某某,男,代耕农,父母以捕鱼为生,生活自理能力强,个性较为独立,升学成绩502分,班级第2名,入学之初课堂表现突出,班级活动积极。学期过半,目前学习态度欠缺主动性和自制力,成绩下降明显,但自我意识很强。同老师的关系不温不火。但是我对于他的前后变化一直摸不透原因,直到偶然的一次和周炳朝的谈话,才让我对于他近来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

2012年12月10日 中午午休

周同学在科室里用电脑平台放歌,当我指出他的问题所在时,他用力把书摔在桌子上,态度极为不满,且从他的表情里我可以看到出来他内心很委屈。“在你看来什么都是借口!”他的这句话让我很吃惊。我从未说过他用借口来掩盖错误,为什么他对我有这种想法呢?平日里对于这个学生,我是很照顾的。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他在学习上比较用功,入学成绩班级第二名。联系近来他对于我态度由热到冷的变化,甚至有时候迎面他也只是表情漠然。一个平时看似不会冲动的学生,他的言语让我感觉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平静了一下,把他叫到办公室,打算好好的谈谈。

在办公室里,我给他搬了凳子坐下,让他回顾刚才所做的事情。大约五分钟后,他就一句写给我“中午留在科室里放歌,我错了”。虽然似乎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我发现他心里有很多的不服气。我认为这样的认错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就试探性的说了我的想法,看他有什么反应。没想到,他对于自己的错竟然全然不承认。“别人也曾在教室里放歌,为什么我不能?”、“老师没有在班级说过中午不可以放歌的规定。”、“我只是想放歌轻松一下,并没有什么错。”我意识到我们沟通的紧迫性和无奈感。我决定转变策略,跟他谈心。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我才发现,他和刚入学以来的巨大的发差,原来是因为我的“冷漠”。因为,他初中在三灶中学时,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个非常受老师关注的同学,而这种关注,近乎是一种宠爱。而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的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奖罚分明的方法让他失去了优越感。有时候的批评,在他看来是一种漠视的表现。“我已经在老师心里成了一个坏学生了,所以就不想好好表现,反正做什么都是一样的”。我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告诉我。当然,我也很庆幸,他这样告诉我,和我说了他的心里话。不然,对于他的变化,我还是那个蒙在鼓里的人。经过我们之间的坦诚交流,他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他眼里闪烁的泪花,我知道,这回他是真的明白了。

之后的一周里,我尽量不和他发生正面的冲突,给他充分的时间观察和思考。从他每一次和我问好表情里,从他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态度,从他对于我的回应中,我知道了,他,真的是理解了老师,理解了“公平”的含义。

案例分析:

该学生的问题一方面源于他曾经有过的强烈的优越感,使得他应对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引导,他很难接受,曾经有过的“优待”没有了,造成他意识和现实冲突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对待问题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自我意识强烈,分析问题片面,过于自我,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引导和建议。同时,面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对比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曾经的优越感就很快转变为自身的自卑和抵抗的情绪,造成一种情绪上的恶性循环。因而,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老师们的看法就变得及其敏感。他们的想法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对于这类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们的关注和理解,尤其是对于矛盾和冲突,更需要及时的沟通和解决。

问题解决:

1、理解学生的优越心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持久性的心理引导工作。老师要注重优等生的心理落差问题,及时对“优等生”进行心理辅导,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运用心理辅导技巧,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尤其对于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老师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并引导他们求助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2、引导“优等生”客观、科学的自我评价,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现今的评价体系中尤其是来自家庭方面的评价仍然多以成绩为主要指标。而“优等生”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相对优于其他同学,在客观上就容易使他们看自己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少,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全方面地评价自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客观看待自己。对“优等生”在承担干部及社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成熟和才能应给与客观全面的评价,谨慎地对待学生才能背后隐藏着的心理和品格。恰当地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做得更好,但评价要具体公正。

3、注重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发挥家庭教育潜能。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在家长看来,“孩子是最听老师的话”。事实上,家长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却非常大。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同家长沟通和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让学生能够得到来自家长的及时疏通和鼓励。当然,我们在做家长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我们要给家长以信心,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在同家长沟通时,不要给学生造成一种“告状”的假象,尽量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很庆幸,在问题还没有恶化的时候,及时发现并且解决了。可事实上我们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总是把焦点注重在优等生的学习上,容易忽略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以至于对于他们成绩的下降,找不出根源,致使情况恶化。

启示:

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与沟通和疏导,注重言语的引导和激励,同时,在处理问题时,尤其在群体面前处理个体问题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分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处理后的结果,及时反馈,及时分析,及时给与解决。

猜你喜欢

变化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从9到3的变化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鸟的变化系列
班级被扣分后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