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探究
2017-01-06王菁
王菁
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必须的场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来说,学校是学生精神的乐园,社会是学生思想的舞台,那么家则是学生灵魂的港湾。但是,现在学生不愿上学,走进社会找不到自我,家庭不再百分之百的温馨,在这样的情形下,怎样才能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我们现代德育工作者是一大挑战。我认为,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才能更好的完成育人大业,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呢?在多年教育工作探索中,通过校本研修、理论提升、反复实践沉淀,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现与各位同行切磋。
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育人工作不能空洞抽象,大而化之,而应视而可见,触而可及。可采取以下办法。
1、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从衣食住行这些身边小事抓起。平常的小事,如师生员工的一个习惯动作,学生的一次偶然事件,都由政教处收集整理,定期分发给全校,并有组织地进行讨论,用以成为教职员工自我教育的一面镜子,也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宝贵育人材料。虽然一件件都是小事,但只有外在言行得以规范约束,才会有内在纯洁质的提升,抓实了小事,也就养成了大德。
2、在细中求真。根据育人目标、学校的实际及调研结果,我们结合每个月的特点,利用“节日文化”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把一个个育人目标细化成比较具体的主题教育内容。利用这些主题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以丰富的内涵,渗透于各个方面,用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科任教师可以根据各种主题,结合自己学科特点,进行比较具体的课堂德育渗透,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职工也有了岗位育人的具体内容,寓教育于生活之中,这样学校教育不仅由抽象的说教变成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且生动活泼的活动,而且也使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教育得以实现。
一月份: 感悟回味,感谢社会
二月份: 规范行为,感谢父母
三月份: 文明礼仪,感谢学校
四月份: 读书活动,感谢前辈(读书节)
五月份: 背负责任,感谢成长
六月份: 牢记安全,感谢生命
七月份: 总结完善 感谢同窗
八月份: 自立自理,感谢家庭
九月份: 规范品性,感谢师恩(体育节)
十月份: 品味金秋,感谢自然(艺术节)
十一月份: 科技创新,感谢知识(科技节)
十二月份:辞旧迎新,感谢生活
这些教育和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明确了他们的社会角色,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指导了他们的休闲生活,让他们变得心灵手巧,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帮助他们会审美,会健体,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学生公正、负责,与同伴合作的良好品质与习惯。
3、在细中求实。洛克说得好:“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因此只有围绕学生开展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为了落实、实施育人具体内容,可根据教育目标、规律、积累的材料以及主题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分年级、分时段拟出一系列德育活动方案,供各部门,各班级参考实施,按时检查。而且对各个月的主题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活动组织方式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由各部门乃至各班承办、协办,而且对举办时间作了具体的要求,如,通过“红五月”青年歌咏会、诗歌朗诵会,成年人宣誓仪式等活动,体验成长的含义,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感情。校园“劳动之星”的评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为高三加油系列活动,增加高三学子的自信心,同时亦为高一、二同学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提供了榜样,以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及行为规范的自律性,充分展示校园和谐氛围。这样细致入微的有机整合,增加了育人工作的可操作性。
育人工作的真实性只有在检查评比中促进、完善和实现。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例行工作方式,对学生学习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督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检查评比常规,定时:每周(日)大检;定制:完善评价体系。所有检查尽可能列表分项赋值量化打分;定绩效:检查结果当天公布,每月(周、日)综合评比,书面总结并与流动红旗、模范班级、文明寝室等绩效考核挂钩,以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个体,规范个体行为,同时在评比中挖掘典型,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在竞争中优化行为,养成习惯。
二、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品德心理形成的基本过程,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主题实践活动。”44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应寓德育于“实践”与“体验”之中。
1、于情景中见生活。“情景德育是指德育者根据德育目的和受德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受德育者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他们融入其中,鼓励受德育者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景中加以训练和体验,以促进受德育者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形成。”为了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应注重引导学生还原出学生探索真理的美好本性。具体做法是将德育内容设置为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从中提取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德育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选择判断,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认真比较、分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而明确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通过自己的思想斗争教育自己。
例如:针对“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这个教育点,(由我设制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同学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抱小孩的妇女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她,而这位妇女看也没有看她一眼就坐下了。这位同学很不是滋味,你认为他应当,①想到自己让座不是为了图对方的感谢,不与他计较;②当面指责她不懂礼貌,告诉她应当感谢自己;③自认倒霉,下次再也不让座了。
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一个觉悟较高、素质较高,能宽以待人的人应当如A项所说,让座是为了给他人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谢意,对方感谢自己与否不能与之计较,如果对方不致谢就抱怨、责备、抢座或干脆以后不再给他人让座,那就不应该。对于学生认识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互相教育,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点拨。
其实,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禁毒教育等都可采取情境设置化,这些来源于社会、来源与家庭的情景,能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抓问题的实质,探索生活的真理,感受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认识,启迪心智,让学生成为教育的探索者,自我教育者,从而使他们主动探究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也得到培养。
2、于生活中见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中,家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其相对亲合力最强大。家庭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这片安全、自由的空间,孩子的身心得以憩息,修整。家庭是学校德育的依靠和保障,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必将孤掌难鸣,孤独无依。家庭同时还是社会教育的特快通道,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其本身便是一个小社会。为了使家庭在德育中真正发挥枢纽的作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育人的真谛健康成长,我们的做法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学生在校作息时间,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通过办家长学校,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对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登记,实行导师制,让科任老师对这些特殊家庭学生进行跟踪指导,提高教育的实效。建立家校短信平台,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求班主任主动与家长进行电话的短信的联系。节假日,学校要写“告家长书”,告之家长学校放假事宜,提出假期家长教育子女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寒暑假德育作业,做一周家长等活动。
3、于社会中见育人。分析当今青少年教育,德育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青少年犯罪频频发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广大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尚未真正形成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以及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形成种种反作用力。人们常感叹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回家成‘小皇帝,到了社区变成‘野小子”。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习生活。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会、依托社会,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会变为青少年教育的大课堂。只有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人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是:双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和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成为社会文化传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在参与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感受家乡文化,从而热爱家乡。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到校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举办各种讲座,共同教育学生,德育课题邀请有关专家领导指导、法制教育请民警举案说法,禁毒活动请戒毒人员现身说法、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整合。假期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争当自愿者,为养老院服务一周等。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各种社区服务,在参与中了解社会,提升责任感。
多年来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创出了社校共建、警校共建、老少共建及“双编组”、“双向服务”等在社区对青少年教育的形式。
4、于参与中释放生命的潜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德育决不能只立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视学生为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的生命体,全面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
因此,在学校德育活动和常规管理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应放“权”给学生,让机会给学生,把学生推向德育的前台,调动他们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内动力”,让其在“我是主角”的心态下提纯自我。把“国旗下讲话”的舞台让给学生,选品德优秀的学生上台讲,实行班级定期轮换制,并且让学生自己定题目,查资料撰稿。这样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是“你们该怎样做”而是“我们应该怎样做”了,会更有号召力。如主题班会等活动,实行在班主任参谋下的学生承办制,学校对主题化、系列化德育活动以及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监督由学生“参政”,这样在工作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达到了“事事有生管、生生有事做”。又如《中学生形象设计展示》比赛,学生亲身参与思考——设计——展示——欣赏——讨论系列活动,从中明确了什么是学生应追求的美,通过开展该活动,确定学生校服,学生更爱穿。这样,育人工作珍视和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明确了学生道德生成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能动的、自主的、个体张扬的、情感生命得以释放的人。
5、于体验中成长。“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学生的良好品质与道德规范不是与生俱有的,更不是靠说教塑造的,而是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的,为他们开拓生活和活动的方式与空间是我们德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成为“引领者”,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生活的真谛,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去经历生成道德意识的过程。校报、校园网是宣传报道学校先进人物和先进思想的重要媒介,把校报的承办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采稿定版,印发。学校建立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由学生自己当台(站)长、编辑、小记者,这样不仅使他们亲自体验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与成就感,又使校园宣传媒体的德育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思想脉搏,有利于他们忠于职守,团结合作,勤恳工作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我校的系列德育活动,学生有“承办权”,学校管理,学生有“参政权”。他们在整个活动与管理工作中,从设计到总结工作都亲身参与,自主实践,真切体验,深刻感受,在体验中锤炼成长。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才能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华山.新时期学校德育活动与指导[G]上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G]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