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国际法治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2017-01-06杜娟李雪寅

WTO经济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争端律师法律

杜娟+李雪寅

“我算了一下,刚才你们一共辩论了3个小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来回辩论了74分钟,你一个点也没漏。”庭审期间一直帮助彭俊提供技术支持的符欣结束后告诉彭俊。

十天后,中国欧洲学会欧盟法研究会理事廖诗评在另一场上诉听证会上碰到JF律师。他告诉廖诗评:“与中国在WTO上打官司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就在十天前,在WTO参加另一个中欧贸易争端的专家组程序,看到代表中方出庭的中国籍律师是个生面孔,不由得放松了警惕,谁知甫一交手,才发现对方丝毫不惧,要不是我‘常在河边走,差点就吃了大亏”。

这是《我们在WTO打官司》一书中收录的一段故事。JF律师说的“生面孔”就是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

2014年2月26日至27日,“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专家组阶段听证会在日内瓦WTO总部举行,彭俊成为我国首位在WTO案件中进行庭辩的中国律师。

“直到出庭讲话之前,我都没有觉得是在代表国家,这就是一份工作,必须把它做好。但是真正当你在庭上说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代表的是国家,要把国家的故事讲好,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庭辩的剑拔弩张并没有让第一次上庭就担当重任的彭俊感到紧张,更多的是要为国家争取权益的坚定和沉稳。

彭俊是最早从事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业务的律师之一,参加了第一支中美律师联合反倾销应诉团队,代表中国政府参与了十多起WTO争端解决案件。他说:“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视角,去看中国,看世界,看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这种经历是很难得的”。从这个视角中,彭俊看到的是中国的进步。

中国的声音在慢慢加大

入世15年,彭俊认为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开放、平等和透明的过程,这也是WTO的三个基本支柱。

他举了个例子:平等原则,也叫非歧视原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国民待遇。国家内部可以将自己的不同企业分成三六九等,但是给予外资准入的国民待遇时,必须按照本国内最高等级的企业待遇给予,这是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这看似不公平的条件却恰恰促进了中国的改革。

彭俊的另一个感受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在慢慢加大。他说:“现在不管是我们参加WTO的新规则谈判,还是我们的技术官僚队伍参加WTO争端解决,以及新一轮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国的声音都更加响亮。”

尽管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但彭俊认为WTO的作用无法被替代,并且中国也要发挥更大的力量去推动以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首先,我们是受益者,这个利益是我们当年没想到的;其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要这么做。”彭俊说。

对于WTO面临的阻力和困境,彭俊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无论TPP还是TTIP,这些规则本身就是WTO 2.0,或者是WTO Plus。通过区域贸易自由化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各自在各自内部形成共识之后,共识和共识之间再形成共识,也许就会有一个新的思路。”他说。

一个用规则去讲道理的舞台

争端解决机制被称为多边贸易体制“皇冠上的明珠”。按彭俊的理解:“争端解决机制给了我们一个用规则去讲道理的舞台。”最明显的一点是它能够把涉及到政治性的问题脱敏,变成一个技术性的讨论。彭俊说:“这就能够比较好地从法律技术上去解决一个争端,而不至于变成双方打口水仗。”

“WTO已经形成了510多个案例,再加上之前GATT的几百个案例,这些案例包括它的制度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可信赖的体制”。在彭俊看来,这些案例就是宝库。“我第一次接触WTO是2004年,当时中国作为第三方参加美国诉墨西哥牛肉大米反倾销案。当时第一次读到美国的书面陈述,我感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就是我理解的纯法律的东西啊!里面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法律逻辑推理的享受”。

最大的差距来自经验

“2005年我第一次参加上诉庭,那时候作为不说话的第三方;2010年作为不说话的当事方,那时中国是被告;2015年才作为说话的当事方。10年才有了说话的机会。”2015年7月31日“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上诉阶段开庭之后,彭俊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十年能有这样的机会,已不易。毕竟,至今中国在WTO方面的律师都屈指可数。而且在国际法方面,中国律师和国外的律师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经验!”彭俊说。

庭辩中的一个情景让彭俊印象深刻。在“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案”中,坐在对面的一位欧盟的律师代理过100多个案子,“他在庭上讲话放松的程度,大家对他的信服度,还有他讲话的技巧,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是慢慢读书能够读出来的,而是靠案子‘喂出来的,这个方面我们毕竟还缺少锻炼。”彭俊坦诚地说。

与存在差距的失落相比,彭俊更愿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我们应该更加开放,眼光更远地考虑这个问题。中国想要获得领导权不仅仅要有‘肌肉,更要提供国际法律制度这样一种国际公共产品。做这个事情需要自己的法律人才,形成一个法律人才团队,才能够在国际上去推广我们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这是软实力的体现。”

编辑|李雪寅 xueyin.li@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争端律师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国际法探讨
有第三方干预的两方争端的博弈分析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