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词

2017-01-06

WTO经济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谣童工辟谣

网络谣言

近年来网络谣言愈演愈烈。仅11月24日腾讯发布的《微信生态安全报告(2016)》显示,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累计辟谣文章超过60万篇,处理朋友圈谣言链接数超过120万条,2016年累计处理谣言文章20多万篇,处罚造谣传谣帐号约10万个。每个闹剧背后总是有营销机构的身影,且各家微信运营公司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已逐渐呈公司化运作趋势:每条谣言每天每次几百元,明码标价。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业炮制谣言,恶性竞争。网络谣言治理需要相关法律、网络平台等实现标本兼治,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常熟童工”

11月21日,一段名为《实拍常熟童工产业:被榨尽的青春》的视频曝光了江苏常熟一些小作坊存在雇佣童工的现象,引发网络热议。这个事件表面上暴露了企业违法现象:低成本用工需求、利欲熏心的不法厂商和招工中介在不断催生浸透童工血泪的黑色产业,而不断有失学儿童愿意跳进火坑的背后实际上却是教育的困境与精准扶贫的无力。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阶层日益固化,导致了金钱变成了牺牲受教育机会的理由,而未能聚焦地方贫困落后根源的扶贫乏力,让这些地区继续着一代又一代精神与物质贫困的恶性循环。

猜你喜欢

传谣童工辟谣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关于拍卖的辟谣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
世界各地的童工
“童工”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