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永远不会超过人类智能
2017-01-06王元元
王元元
机器人的安全风险还需时日才能避免,但其智能化之路看起来却遥遥无期,要想达到科幻电影里的程度更是天方夜谭
“剧变”,这是到过中国20多次的帕克(Jong-Oh Park)对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最直观感受。他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也是韩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在帕克看来,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虽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却快得多,且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可能赶超西方国家,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为6.8万台,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6年1~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7万台,较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了71.5%。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外机器人目前仍在中国市场占据近70%的份额,国产机器人只占3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国产机器人在诸多核心技术上还受制于国外。
而2016年11月深圳高交会期间的机器人伤人事件,也给快速发展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招来了外界的非议。
在12月14日于安徽芜湖举行的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期间,《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帕克。
核心技术不是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差距较大,长期受制于人,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中国无法在这一领域赶上发达国家了。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帕克: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工业机器人是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基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中国的市场非常大,能帮助中国在机器人产业上占得先机,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市场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庞大的机器人市场会促使中国在机器人产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助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说工业机器人,中国的服务型机器人产业也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在过去30年,美国和日本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它们的产业在这30年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是中国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可能在未来5年内,中国就会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瞭望东方周刊》:但有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伺服器等核心零部件仍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这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问题吗?
帕克:我觉得不是,这方面中国可以看看韩国,从韩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韩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也不发达,在全球也不具备竞争力,企业也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财力去做技术研发,而是把大量的财力、物力花费在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机器人,但韩国的机器人使用率是全球最高的。
从这点来看,我认为中国不必过于担心核心技术问题,这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说中国应该两条路并行:一方面加大国外机器人的进口,一方面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加强自主研发。这两方面并不矛盾。
机器人和人都无法百分之百安全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也提到服务机器人,很多人认为,服务机器人产业会迎来大爆发,在整个机器人产业中的比重会超过工业机器人。你觉得有可能吗?
帕克:服务型机器人现在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目前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只是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在未来5年或者10年,服务机器人在全球可能会达到一个需求的高峰期。
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19年,全球会有4200万的个人服务机器人用于市场,主要用来家庭清洁或者娱乐休闲,也会有一些帮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护理型机器人。
具体来说,大概有3100万的服务机器人用于家庭生活,市值约为130亿美元,比如洗尘机器人;有1100万的服务机器人用于娱乐休闲,市值约为90亿美元,比如玩具机器人、多媒体机器人、远程遥控机器人等。
《瞭望东方周刊》:但随着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愈加普遍,其安全性也备受质疑,因为这些机器人很多都跟人类有亲密接触,在上个月的深圳高交会上还出现过机器人伤人事件,这类安全事故能不能避免?
帕克:机器人的安全确实非常重要,企业在做机器人研发时也都非常关注这一点。无论是服务机器人还是工业机器人都面临这个问题。
但就目前的现实来看,确实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机器人出现安全事故。无论是在欧美等国,还是在中国,要想保证机器人安全的使用,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大家应该理解。比如医疗机器人,一些病人因为机器人的事故死亡了,但即便不使用机器人,一些病人也可能会死于医生的错误操作。也就是说,不论是机器人还是人都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安全。
人脑、机器脑未来或可互换
《瞭望东方周刊》:那有没有可能发生很多机器人类科幻电影,比如《I Robot》、《超能查派》里出现的情况,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杀死人类的事情?
帕克:这些都是科幻电影里想象出来的场景,反正未来十年、二十年肯定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一百年后,谁也不敢保证。
即便发生这种事,也不是说机器人本身想杀人,可能是其内部出现了故障导致的事故。
但正如一个非常著名的西方机器人研究专家所说,未来可能会实现人脑跟机器大脑的互换,就是人可以安装机器人的大脑,人脑也可以安装到机器人里面去。如果这样,那些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就可能真的发生。
《瞭望东方周刊》:这就属于高度智能时代了,不过外界一直对这种人工智能心存戒备,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便对人工智能持保留态度,认为它可能会威胁人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帕克:有很多人支持人工智能,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人工智能,这都可以理解。
虽然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一个产物,但它跟人类的智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它的很多程序都是人类预设的,它本身不可能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主动去作出反应。
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要想赶上真正的人类,达到跟人类平起平坐的程度,甚至像很多科幻电影里演的那样可以跟人类进行情感交流,这是不可能的。说到底,人工智能是软件的问题,而不是硬件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但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高使用率已经是一个事实,未来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帕克:会的。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比如多用途工业机器人,在德国、韩国、新加坡的覆盖率都很高,但在中国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家庭清洁类的机器人和医疗手术类的机器人都会成为比较热门的应用领域。尽管不同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不一样,但全球的机器人产业确实在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