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意”象横生的作文课堂
2017-01-05艾璐
艾璐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书面表达能力就是作文。但目前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付出了很多,结果不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反而非常普遍。造成学生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重要原因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让我们明白,作文课堂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才有个性化的作文。为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着力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意”象横生的写作课堂。
一、作文课堂要有“爱意”
对于教师而言,拥有什么样的东西最重要,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一“爱,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轻松自主地学。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并和学生们一起投身到生活之中,一同观赏、一同嬉戏,让学生心情舒畅,不知不觉中积累了重要的写作素材。
赏识、尊重、期待也是“示爱”的方式。教师要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抑、不扭曲,还要充满期待,期待学优生创造精彩,期待普通学生崭露头角,等待后进生反复转化,用心倾听,静待花开。
二、作文课堂要有“创意”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是很有限的。先导后作,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是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下许多的条条框框,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图行事,作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新课标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使学生都参与到这项劳动中来,促成学生想写、爱写、能写,从而写出独具特色、富有个陛、情真意切的文章来。教师要摒弃先行指导的条条框框,放手让学生尝试作文,学生能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教师按照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训练,对遇到不同困难的学生,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想时而在地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
三、作文课堂要有“趣意”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对作文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利用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多感官地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结果的成功,当学生比过去有所进步时,他们都会感到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此时,必会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
四、作文课堂浸润“写意”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读写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写”随机穿插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春雨润物般,让学生从练笔中学会写作,从而把教材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语文课堂中绚丽多姿的语言品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可以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进入到丰富的语言想象中去,激发人情入境的情感体验,再潜移默化影响、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是理解吸收,写是运用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运用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基础,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进一步在教学中发展它、完善它,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立足在课堂,放眼到课外,得法于课内,用法于作文。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条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也是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树立的一个观念,必须牢记的一个要求。否则就不能说是用好文本,教活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