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双能素养
2017-01-05章瑞芳
章瑞芳
教育学和现代认知学认为,学生发展从时间形式上有“当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分,从实质内涵上主要分为“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两种类型,而且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也就是说,只有把“双能素养”培育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双能素养”,试作抛砖引玉之论。
一、古诗词中的“双能”培育元素
古诗词积淀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历史文化,是灿烂不朽的物质财富和流芳千古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凝聚着古人先哲的智慧力量和丰富情感,以其丰厚独特的文化背景、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和艺术境界,涵养并滋润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个人修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毅自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情悲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辉煌治国,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逐渐淡化的精神品质和宝贵财富,也是人们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思想滋补元素。
二、古诗词教学培养双能素养的实践
1.以鉴赏为基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悠久文化的智慧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我国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佳作,这些经典妙作,不仅闪烁着先贤的智慧,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都是在思想、文化和艺术诸方面流传下来的精粹,是对学生启智益能和思想培育的优质资源。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描绘了北国壮丽的自然风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聚集了历史人物的风流形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显现了雄视百代的豪迈气概。教学中通过同名歌曲播放,借助多媒体展示情景,可为学生传递一种“震撼人心、滚滚而来”的正能量。
2.以诵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含英咀华中实现品评、感悟和内化的目标
阅读历来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诵读是语文尤其是古诗词教学的本色。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诵读为重点,激励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诗境,逐步实现“内化”的学习目标。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引导学生应抓准“望”“惜”这两个关键性词进行诵读品味:一个“望”字统领上阕,引导读者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中心生澎湃激荡之情;一个“惜”字统领下阙,在借古论今中歌颂当代英雄人物,让人切实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气概。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够引发读者的无限情思。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导学生抓住“枯、老、昏、古、西、瘦”这六个字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一点睛之笔来诵读感悟,可收获以点带面促思的效果。
3.以想象为抓手,让学生在思维拓展中不断张扬个性和提升阅读质量
我国古典诗词有“意在言外”的艺术风格,它讲求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和鉴赏,一方面激励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努力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审美和创造,从中攫取千里跬步、江海细流的厚积薄发效应。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雄浑跌宕的非凡气势,仅从几个字词是很难领略其独特韵味的。有鉴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闭目遐想:在苍茫无垠的沙漠大地上,笔直的孤烟从大漠烽火台拔地而起,一轮浑圆的夕阳行将消失在蜿蜒雄壮的黄河尽头。正是这种“留白”艺术和“不确定性”:给学生提供了“见仁见智”的想象空间,并使其逐步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良好思维品质。
4.以体悟为支撑,让学生在厚积薄发中有效深化情感并发展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既关注“人本观念”,又强调“价值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人文培育的重要时期。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人文元素,有记载古代科技文化的,有表达政治思想主张的,有强调世事伦理观念的,有阐明人性道德修养的,有推行教育原则方法的。所有这些,无不是涵养和滋润青少年思想、心灵与情感的优质资源。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应通过古诗词教学和熏陶,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知,逐步增强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宝贵精神的感悟,逐步增强追求真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学生对自然造物和祖国壮丽河山的欣赏,逐步增强热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总之,古诗词不但文质兼美、形神俱备,而且丰富多元、包罗万象,它应成为培育初中生“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绝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