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白菜新品种晋白菜7号的选育

2017-01-05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霜霉病抗病性大白菜

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大白菜新品种晋白菜7号的选育

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晋白菜7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002-14-15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02-13-5-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5~90 d。植株长势强,株高65~70 cm,开展度60~65 cm,球形指数3.5左右;外叶深绿,叶柄浅绿,叶球直筒舒心,结球紧实,单株质量3.4~4.0 kg,净菜产量115.5~120.75 t/hm2;对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太原二青,品质优,耐贮运,适宜山西及周边地区秋季栽培。

大白菜;晋白菜7号;一代杂种

大白菜起源于我国,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1-3]。多年来,利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及杂种优势[4-6]已培育出许多适合周年栽培的优良品种,但在北方仍以秋季栽培为主,种植面积最大[7-8],是冬贮蔬菜之最。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太原二青品种退化,纯度较低,包心慢。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大白菜课题组选育成晋白菜7号,该品种集高产、品质、品相、耐贮等优点于一体,其育成在均衡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选育过程

母本2002-14-15源于大白菜青麻叶材料,对其进行单株蕾期自交分离,花期姊妹系间测交,4~5代集团混交授粉,育成的遗传性稳定、经济性状好、亲和指数低的自交不亲和系[9-10]。该系叶球直筒舒心,叶色翠绿,单株质量1.3 kg左右,软叶率高,品质好,配合力强[11-12]。父本2002-13-5-1源于玉田包尖材料,是经5代单株自交分离、选择与集团混合选择相结合,育成的遗传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该系植株根粗壮,株型紧凑,外叶少,叶色深绿,叶脉明显,刺毛多,叶球1.5 kg,抗病性及杂种优势强。

2005年试配杂交组合95个,对选配组合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筛选出产量较高组合2002-14-15× 2002-13-5-1。2006—2007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2010—2011年参加了山西省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在清徐、小店、榆次进行了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白菜7号。其已作为大白菜秋中晚熟的品种在山西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北营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太原二青,小区面积28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8月1日露地直播,10月25日收获,生育期85 d。晋白菜7号2 a平均净菜产量为138 930.95 kg/hm2,比对照品种太原二青(128 235.65 kg/hm2)增产8.4%(表1)。

表1 晋白菜7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2.1.2 区域试验2010—2011年参加山西省秋中晚熟直筒型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对照为太原二青,小区面积60 m2,2次重复。2 a均设6个试验点,分别在平顺县、清徐国家级试验场、清徐县孟封镇东罗村、小店区试站、忻府区樊野村、榆次区褚村。7月底8月初播种,10月底11初收获。2a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晋白菜7号6点平均产量为124 815.0 kg/hm2,比对照太原二青(116565.8kg/hm2)增产7.1%(表2)。

表2 晋白菜7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2011年在清徐、榆次等地进行了多点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法,每试验地面积300 m2,8月1日露地直播,10月29日收获,晋白菜7号2 a平均净菜产量为137 645.0 kg/hm2,较对照太原二青(127 785.0 kg/hm2)平均增产7.7%。

2.2 抗病性

2010年委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小塑料棚内对晋白菜7号进行了苗期霜霉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13-14](表3),共设4个品种处理,分别为:A.晋菜三号;B.太原二青;C.北京新三号;D.晋白菜7号。4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4 m2,随机区组排列。参照相关文献资料并针对本试验发病情况设定大白菜霜霉病品种抗病性分级标准[15]。病指与抗病性的相关性为抗病指数低,抗病性强;反之,抗病指数高,抗病性弱。

表3 大白菜霜霉病品种抗病性鉴定田间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4个处理对霜霉病的抗病性总体较高,A处理与B,C处理间差异显著,与D处理间差异极显著;B与C处理间无差异,与D处理间差异极显著;C与D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A处理病指最高(21.34),为感病品种,B,C处理病指分别为14.17,12.90,均为抗病品种,D处理病指最低(4.49),为高抗品种,即晋白菜7号抗性最强。

2.3 商品性

2011年经山西省食品研究所对晋白菜7号进行品质分析[16-17],鲜菜Vc含量为140.8mg/kg,可溶性糖3.29%,干物质5.82%,粗纤维0.54%;对照太原二青Vc、可溶性糖、干物质、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15.2 mg/kg,2.61%,5.12%,0.59%。晋白菜7号含粗纤维少,肉质甜嫩,品质更优。

3 品种特征特性

晋白菜7号为秋中晚熟杂交种,生育期为85~ 90 d,株高65~70 cm,开展度60~65 cm,结球紧实,单株净菜3.5~4.0kg,净菜产量115.50~120.75t/hm2,抗病性较强,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应性强。

4 栽培技术要点

太原、晋中市7月下旬8月上旬露地直播,10月底11月初收获上市。株距60 cm,行距50 cm,每公顷种植密度3.3万~3.6万株。浇水实施前控后促,及时中耕除草,进入莲座期,叶面连续喷施叶面肥2~3次,每隔7~10 d喷施1次[18],结球期加强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生长前期主要防治虫害,后期主要防治干烧心、软腐病等[19];用于冬贮的大白菜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便于保存,以延长冬贮期。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适时收获。

[1]徐英先.大白菜品种及发展趋势探讨[J].特殊农业,2015(3):24-25.

[2]张凤兰.大力发展大白菜生产和消费新模式[J].中国蔬菜,2008(1):9-10.

[3]张凤兰,李建伟.我国白菜生产现状及进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1(3):1-2.

[4]闫世江,赵俊.大白菜杂种优势预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33-35.

[5]何启伟.十字花科蔬菜优势育种[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6]赵美华,逯保德.新青二号大白菜的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18-19,25.

[7]林建丽,朱正歌.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9,24(Z1):46-56.

[8]徐家柄,张凤兰.我国大白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J].中国蔬菜,2005(5):36-37.

[9]李梅,刘玉梅.结球甘蓝自交系抽薹与开花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9,24(5):86-89.

[10]丘玉秀,张斌.“津绿75”中熟大白菜杂交新品种选育[J].天津农业科学,1998,4(1):13-15.

[11]宋瑞生,刘海英,韩清玲,等.抗病优质高产大白菜新品种高抗78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6):58-61.

[12]张麦熟,牛瑞生.抗病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冀白菜6号[J].河北农业科学,2001,5(4):60-61.

[13]李省印,柯桂兰,胡彩霞.白菜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的三抗性鉴定与筛选标准[J].西北农业学报,1996(1):35-38.

[14]孙立全.耐热大白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病性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1992(2):9-10.

[15]北京市植物保护站.DB/T 287—2005大白菜霜霉病测报调查规范[S].北京: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2005.

[16]于占东,何启伟.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J].园艺学报,2005(2):244-248.

[17]吴剑锋,张海娟.地方品种金华厚大高脚普通白菜的发掘与品质测定分析[J].中国蔬菜,2010(4):53-56.

[18]董晓飞,赵美华.大白菜科萌78的新品种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2):1265-1266.

[19]程伯瑛.大白菜部分种质资源田间抗病丰产性状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6,24(3):55-58.

Breeding of a New Chinese Cabbage Variety Jinbaicai 7

ZHAOMeihua,ZHAOJunliang,WUDongtang
(Institute ofVegetables,Shanxi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China)

Jinbaicai 7 is a mid-late maturing Chinese cabbage F1hybrid,which crossed by using self-incompatible lines 2002-14-15 as female and 2002-13-5-1 as male.Its vegetative period is 85-90 d.The plant grows vigorouslywith a height of65-70 cm and a width of60-65 cm,its head indexis about 3.5.The plant has dark-green outer leaves and light-green petioles.The head is straight and compact with a loose central leaves.The qualityofindividual plant is 3.5-4.0 kg,and its net yield reaches 115.50-120.75 t/hm2.The plant is more resistant to virus,soft rot and downy mildew diseases comparing the control Taiyuanerqing.The variety has good quality,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It is suitable for autumn cultiv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and its surroundingareas.

Chinese cabbage;Jinbaicai 7;hybrid generation

S634.103.2

A

1002-2481(2016)09-1254-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9.05

2016-03-30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9-2);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4-095);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2014131016)

赵美华(1963-),女,山西清徐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白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巫东堂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霜霉病抗病性大白菜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