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解鸡骨蛋白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17-01-05胡苗峰陈京华车景青

饲料工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鸡骨大菱鲆蛋白粉

■胡苗峰 陈京华车景青 于 晨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

鱼粉以其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平衡、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等优点,一直是水产饲料首选蛋白源。但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对鱼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造成了鱼粉资源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为降低饲料成本和缓解鱼粉供需矛盾,选择新型蛋白源替代鱼粉已成为饲料学研究的热点[1]。

2014年中国专业型肉鸡出栏量为1 345万吨[2],按鸡骨占比15%推算,年产鸡骨201万吨。鸡骨与猪、牛、羊等家畜骨相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鸡骨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骨的16.3%和14.5%,且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元素[3]。鸡骨蛋白主要为胶原蛋白,具有稳定的三股超螺旋结构,常规加热处理不能使其分解。随着酶制剂工业发展,人们发现用酶解方法可以打开胶原蛋白的稳定结构,将其分解为可消化的多肽和游离氨基酸[4]。胶原蛋白粉替代饲料中50%鱼粉不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率[5]。但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较少,胶原蛋白粉替代饲料中2%和4%的鱼粉,不会降低异育银鲫的生长速度[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1]。目前尚未有大菱鲆饲料中添加酶解鸡骨蛋白粉的研究报道。笔者在大菱鲆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酶解鸡骨蛋白粉,研究其对大菱鲆生长、鱼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期为酶解鸡骨蛋白粉在大菱鲆饲料中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饲料配制

共配制5种饲料(表1),对照饲料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试验饲料以酶解鸡骨蛋白粉分别替代10%、20%、40%和60%鱼粉。试验用酶解鸡骨蛋白粉由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白色粉末状,水分含量2.8%,粗脂肪含量2.0%,粗蛋白质含量82.0%,粗灰分含量13.0%。

表1 试验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

1.2 养殖管理

试验于2015年8~11月在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实验容器为300 L的玻璃钢桶,使用地下海水,水温(18.0±0.5)℃,盐度为29.0,水流量为2.0 L/min。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为(96.75±0.03)g。设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桶25尾鱼。试验周期为10周,每日饱食投喂2次(08:30和17:00)。

1.3 样品采集

养殖试验结束后将鱼饥饿24 h。称量平均体重,测定平均体长,计算肥满度指数。每桶随机取5尾鱼,解剖后用吸水纸吸干内脏水分后称量内脏总重,测定内脏指数和肝体比,并取其肝脏、胃和肠道,参照陈超等[7-8]的方法测定消化酶活力。每桶随机取5尾鱼测定鱼体常规成分。

1.4 计算分析

大菱鲆的增重率、日摄食率、饲料效率、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按如下公式计算。

增重率(%)=(Wt-W0)/Wt×100;

日摄食率(%)=Wf/[(Wt+W0)/2]/t×100;

饲料效率=(Wt-W0)/Wf;

肥满度指数(%)=Wt/(Lt)3×100;

内脏指数(%)=Wv/Wt×100;

肝体比(%)=(WL/Wt)×100。

式中:Wt——大菱鲆终末平均体重(g);

W0——大菱鲆初始平均体重(g);

Wf——摄食饲料干重(g);

Lt——大菱鲆终末体长(cm);

Wv——大菱鲆终末内脏重量(g);

WL——大菱鲆终末肝脏重量(g);

t——试验天数(d)。

试验数据(平均数±标准误)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当差异显著时(P<0.05),进行Duncan's法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见表2)

表2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增重率、日摄食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平均数±标准误)

由表2可知,10周的试验过程中,大菱鲆未出现死亡,各处理组鱼的成活率为100%。随着饲料中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鱼的增重率不断下降(见表2),10%替代组鱼的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0%~60%替代组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60%替代组鱼的增重率显著低于10%替代组(P<0.05);40%和60%替代组鱼的日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20%~60%替代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降低(P<0.05)。

2.2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常规成分、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的影响(见表3)

表3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常规成分、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的影响(平均数±标准误)(%)

各替代组与对照组的鱼体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灰分含量、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各替代组显著降低鱼体的粗脂肪含量(P<0.05)。

2.3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肝胃肠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见表4)

表4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肝、胃、肠蛋白酶活力,肝脂肪酶活力和肝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平均数±标准误)(U/mg)

从表4中可知,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肝、胃、肠的蛋白酶活力均呈下降趋势,10%~60%替代组显著降低肝蛋白酶活力和胃蛋白酶活力(P<0.05),20%~60%替代组显著降低肠蛋白酶活力(P<0.05)。

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肝脂肪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不断下降。20%~60%替代组鱼的肝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替代组(P<0.05),10%替代组鱼的肝脂肪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60%替代组鱼的肝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替代组鱼的肝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20%~60%替代组(P<0.05)。

3 讨论

3.1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陆生动物蛋白源因适口性差和氨基酸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鱼类对其采食和消化吸收,因此不能完全替代鱼粉。Turker等[9]用鸡肉粉替代鱼粉对黑海菱鲆进行饲养试验,结论为鸡肉粉替代鱼粉的最适水平为25%。刘运正等[10]报道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能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40%鱼粉。水解胶原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超过8%时,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日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11]。本研究发现用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10%鱼粉不会显著降低大菱鲆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含量的升高,鱼体的增重率逐渐降低,这与已有报道基本一致[6]。本研究中所用酶解鸡骨蛋白粉的适口性不如鱼粉,随着添加量的升高会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日摄食率,进而影响鱼的生长[12-14]。因此,替代比例不高的主要因素是酶解鸡骨蛋白粉的适口性差和必需氨基酸不平衡[7]。

3.2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常规成分、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的影响

有关动植物性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体成分影响的研究尚未有统一的结论[12-16]。刘运正等[10]和董纯等[14]研究发现,用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替代大菱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鱼粉不影响鱼体常规成分。梅琳等[12]用蛹肽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大菱鲆幼鱼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肝体比和肥满度差异不显著。徐奇友等[15]报道肉骨粉替代10%的鱼粉显著提高虹鳟鱼体粗脂肪含量。复合动物蛋白替代全部的鱼粉,对西伯利亚鲟的体组成无显著影响[16]。本试验中用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鱼体的水分、粗蛋白质含量、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鱼体的粗脂肪含量,表明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影响了饲料脂肪的利用和鱼体脂肪的沉积[17-18]。

3.3 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蛋白酶、脂肪酶与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邓君明[19]研究发现动植物复合蛋白替代鱼粉显著降低牙鲆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梅琳等[12]发现随着蛹肽蛋白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蛋白酶、脂肪酶与淀粉酶活力显著降低,且淀粉酶活力在75%替代水平时大幅度降低。目前尚无酶解鸡骨蛋白粉对鱼类消化酶活力影响的报道。本试验中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大菱鲆肝、胃和肠蛋白酶活力、肝脂肪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逐渐降低,消化酶活力的下降趋势与大菱鲆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降低的趋势一致,表明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降低了大菱鲆对饲料的消化能力,进而影响了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

4 结论

酶解鸡骨蛋白粉可替代大菱鲆饲料中10%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和饲料效率。

猜你喜欢

鸡骨大菱鲆蛋白粉
复合益生菌粉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
鸡骨柴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的防治作用
蛋白粉“七问”
“高大上”的蛋白粉,您选对了吗?
蛋白粉“七问”
乱补蛋白粉,肾很受伤
酶解鸡骨肉粉在鸡精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三七鸡骨汤治跌打损伤
辽宁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膜分离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