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和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综合效应*

2017-01-05白暴力王智强

教学与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

白暴力, 王智强

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和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综合效应*

白暴力, 王智强

政治经济学;跨国企业;超额利润;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价值

本文使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跨国企业的超额利润,指出: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组合,跨国企业能否获得超额利润,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对超额利润的综合效应。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均可获得超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获得负超额利润;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产生的负效应小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产生的正效应,则获得超额利润。

跨国企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可以获取超额利润。[1][2][3]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创造的附加值高,因而能够获取超额利润。[4][5]

本文则以政治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跨国企业的超额利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劳动力价值范畴为基础,首先,分别说明单独存在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或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时,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说明,在两种差异同时存在所形成的不同组合下,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情况,并说明与这些不同组合类型大体对应的现实经济表现 。跨国企业超额利润来源分析,对于我国“走出去”的跨国企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两个来源

在世界市场,商品按照统一的世界(社会)价值或国际价格出售。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劳动生产率高,因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还有一些企业则由于其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因而商品中平均可变资本耗费部分低,以致生产成本低,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与世界(社会)价值的差额,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差额,两者之和构成跨国企业的超额利润。

1.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跨国企业超额利润:个别价值与世界(社会)价值的差异。

马克思指出:“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6](P166)商品的世界(社会)价值,等于世界范围内不同企业生产某种商品总量的平均劳动耗费,是企业个别价值的加权平均,即:[7](P279)

(1)

其中,w是某种商品的世界(社会)价值,Q是世界市场上该种商品的总量,AWi是第i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平均劳动耗费,即第i企业生产的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qi是第i企业该种商品的产出量。

对于同种商品的生产,不同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世界(社会)价值,因此,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企业则获得负超额利润。

βi=AWi-w

(2)

表示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与世界(社会)价值的差额。

当βi>0时,第i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平均劳动耗费大于世界范围内生产该种商品的平均劳动耗费,该企业获得负超额利润;当βi=0时,第i企业获得正常利润;当βi<0时,第i企业获得-βi的超额利润。[8]

2.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与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生产成本的差异。

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与普通商品不同,它没有统一的世界(社会)价值。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受到阻碍,因此,劳动力价值由各个国家国内市场形成。不同国家劳动力价值形成的差异,导致了劳动力价值存在着国际差异。在劳动力价值高的国家中的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平均可变资本耗费较多,即生产成本较高;在劳动力价值低的国家中的企业,生产同种商品的平均可变资本耗费较少,即生产成本较低。[9]

当生产商品的某种投入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且不能为满足需求而被有规则地生产时,最不利条件下所提供的该种要素的价格总是起调节作用。例如,对于土地要素,优等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而优等土地又无法被生产出来,因此必须使用劣等土地进行生产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此时,“最坏土地的生产价格,总是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10](P742)

劳动力要素不能被规则地生产,并且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当劳动力价值低的国家所生产的某种商品不能满足世界的总需求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又不能流入,因而限制了这些国家商品供应量的增加。这时,只有劳动力价值高的国家也生产该种商品,世界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可见,劳动力价值最高国家的劳动力价值起调节作用,决定生产商品的正常成本。

因此,在劳动力价值最高国家中的企业,按照统一的世界(社会)价值出售其生产的某种商品,能够获得正常利润;而在其他国家中的企业,由于劳动力价值较低,因而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少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即生产成本低于正常成本,从而获得超额利润。[9]

γj=AVj-AVK

(3)

表示在第j国中与在第K国中的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平均耗费的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即平均可变资本的差额,其中,第K国劳动力价值最高。对于在第K国中的企业,有γK=0;对于在其他国家中的企业,则有 γj<0,在其他国家中的企业能够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所形成的生产成本差异中获得-γj的超额利润。

二、两种差异共同存在下的跨国企业超额利润

第一部分分别说明了单独存在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或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时,跨国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同时存在两种差异时,会形成几种不同的组合。在不同的组合下,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也不相同。

π=-(β+γ)

(4)

表示同时存在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时企业所获得的总超额利润,其中,-β是由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γ是由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β<0、γ<0组合类型。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同时存在的第一种组合为: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起调节作用的最高劳动力价值。在这种组合下,由于第i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因而该企业生产的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世界(社会)价值,此时,βi<0。由于第i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最高劳动力价值,因而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低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即生产成本低于正常成本,此时,γi<0。在这种组合下,πi>0,即第i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2.β=0、γ<0组合类型。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同时存在的第二种组合为: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起调节作用的最高劳动力价值。在这种组合下,由于第i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因而该企业所生产的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正好等于商品的世界(社会)价值,此时,βi=0。由于第i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最高劳动力价值,因而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低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即生产成本低于正常成本,此时,γi<0。在这种组合下,πi>0,第i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3.β>0、γ<0组合类型。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同时存在的第三种组合为: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最高劳动力价值。在这种组合下,由于第i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因而该企业所生产的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商品的世界(社会)价值,此时,βi>0。由于第i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低于最高劳动力价值,因而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低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即生产成本低于正常成本,此时,γi<0。在这种组合下,第i企业最终能否获得超额利润,取决于βi的绝对值与γi的绝对值的大小,即,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和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对超额利润效应的大小。

(1)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的效应大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效应。

(2)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的效应等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效应。

(3)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的效应小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效应。

4.β<0或 β=0或 β>0、γ=0组合类型。

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同时存在,还会形成如下三种组合:第一种,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等于最高劳动力价值,此时,βi<0、γi=0,从而πi>0,该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种,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等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等于最高劳动力价值,此时,βi=0、γi=0,从而πi=0,该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第三种,第i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企业所在国的劳动力价值等于最高劳动力价值,此时,βi>0、γi=0,从而πi<0,该企业获得负超额利润。

三、不同组合类型的现实经济表现

上述不同类型的组合在现实经济中都有相应的表现。

1.现实世界经济中的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也高于发展中国家。

(1)不同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

对于某种商品的生产,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工人受教育程度、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比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比由自然条件引起的生产率差异效应范围更大、程度更深。[8]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表1”描述了2014年世界各个国家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说明了这个问题。

表1 部分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2014年)*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1990年不变价、美元)同全部就业人员的比值。

在“表1”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孟加拉国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17.9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24.5%,英国的34.8%,日本的38.8% ;发展中国家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个国家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并不能准确表达各个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具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某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发达国家的相应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不过,在总体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还是近似地表达了不同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状况。

(2)劳动力价值的国际差异。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人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与工人教育费用等因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了在这两种国家中劳动力价值的差异,在发达国家中的劳动力价值高于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劳动力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工资一般都高于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工资。“表2”描述了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说明了这个问题。

表2 2009年部分国家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本币)*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3》。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为2009年7月1日的兑换汇率。

在“表2”中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都要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在日本,折合成美元的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最高,为3 267美元,约是菲律宾的25倍;在我国,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是日本的10.95%,美国的12.04%,德国的11.71%。在对各个国家的员工每月真实平均工资进行美元折算时,汇率的选择可能会引起误差,但这种误差产生的效应很小,不会影响基本结论。

2.不同类型组合的现实表现。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劳动生产率,并且,发达国家中的劳动力价值高,在发达国家中的劳动力价值起调节作用,决定商品的正常生产成本。所以,存在着以下情况。

(1)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β<0、γ<0,π>0

发达国家企业将商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大体对应于β<0、γ<0组合类型。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仍然保持着自身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高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世界(社会)价值,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能够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即,-β>0。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值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低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能够从劳动力价值的国际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即,-γ>0。

根据(4)式可见,在这种情况下,π>0,即,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2)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β<0、γ=0,π>0

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的情况大体对应于β<0、γ=0组合类型。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发达国家企业能够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即,-β>0。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中的劳动力价值起调节作用,并且决定商品的正常生产成本,因而,发达国家企业无法从劳动力价值的国际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即,-γ=0。

根据(4)式,在这种情况下,π>0,即,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获得超额利润。

(3)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β>0、γ=0,π<0

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为了更好地在发达国家开拓市场、降低商品的运输成本、降低由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成本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会将商品的生产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这种情况大体对应于β>0、γ=0组合类型。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仍低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从劳动生产率差异中只获得负超额利润,即,-β<0。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劳动力价值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起调节作用,决定商品的正常生产成本,因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能够获得由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仅获得正常利润,即,-γ=0。

根据(4)式,在这种情况下,π<0,即,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只能获得负超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β>0、γ<0,π<0或π=0或π>0

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的情况大体对应于β>0、γ<0组合类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世界(社会)价值,因此,发展中国家企业从劳动生产率差异中只能获得负超额利润,即,-β<0。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值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可变资本耗费低于正常平均可变资本,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从劳动力价值的国际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即,-γ>0。

根据(4)式,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能否获得超额利润,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两者对跨国企业超额利润效应的大小关系。

第一,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的负效应大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正效应,那么,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中获得的超额利润-γ,不足以弥补其在世界(社会)价值形成中所损失的劳动耗费β,此时,π<0,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获得负超额利润。

第二,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的负效应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正效应相同,那么,发展中国家企业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中获得的超额利润-γ,恰好能够弥补其在世界(社会)价值形成中所损失的劳动耗费β,此时,π=0,即,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获得的超额利润为零。

第三,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的负效应小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正效应,那么,发展中国家企业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中获得的超额利润-γ,足以弥补其在世界(社会)价值形成中所损失的劳动耗费β,并且还有剩余,此时,π>0,即,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获得正超额利润。

综上所述,可见:在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形成的不同组合中,当β≤0、γ<0,β<0、γ=0时,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当β>0、γ<0时,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的效应小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的效应,那么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在现实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均能获得超额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只能获得负超额利润,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品,如果劳动生产率企业差异对超额利润产生的负效应小于劳动力价值国际差异产生的正效应,则可以获得正超额利润。

[1] J.Humphrey,H.Schmitz.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 [J].IDS Bulletin,2001,Vol.32.

[2] R.Kaplinsky,M.Morris.Governance Matters in Value Chains [J].Developing Alternatives,2003,Vol.9.

[3] 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9).

[4] 久保新一,中川信义.国际贸易的理论问题[J].经济资料译丛,2009,(1).

[5] 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中国化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1,(8).

[6]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白暴力.价值价格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 白暴力,梁泳梅.世界价值与国际价格的形成与效应——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9] 白暴力,王智强.劳动力价值形成的国际差异与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

[10] 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陈翔云]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xcess Profit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abor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of Labor Value

Bai Baoli, Wang Zhiqiang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political econom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excess profit; labor productivity; labor value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excess profit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labor productivity and labor value will form different combinations. Whether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can obtain the excess profit depends o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of labor valu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duce goods only to obtain negative excess profi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of the goods produc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f the enterprise difference of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s less than the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of the labor force value, the excess profit can be obtained.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宏观经济数理模型的系统构建”(项目号:14AJL002)的阶段性成果。

白暴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智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浅析在华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