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欠公平原因及法治路径探析

2017-01-04陈静静

青年时代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就业公平法治

陈静静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公平的问题日趋严重,必须以法治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立法,并且简化劳动争议法律程序、设立大学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同时,还要提高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法律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公平;法治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就业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我国就业市场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欠完善,以至于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的资格、平等的就业权力被无情地剥夺,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状成因分析

(一)法规措施不配套

完善的法规配套措施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规措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现实中,人才录用时用人单位并未完全享有用人自主权,往往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于基层、农村和艰苦地区和私有制企业。

(二)对用人单位缺少监管机制

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由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绝对“富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态度居高自傲,挑选越来越苛刻,“重资轻能”的倾向日益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行业和工作岗位确实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高素质、潜能较大的高级人才。但是,有很多的工作岗位中专生、专科生完全可以胜任。而且专科生、中专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可塑性。用人单位这种不惜花费更大的代价盲目追求高学历和急功近利的用人观念非常不利于用人单位长远建设和人力资源队伍的发展,阻碍了大学生的成才与就业。

(三)人才市场竞争机制欠公正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健全,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不公开,通过非市场渠道公布用人信息,暗箱操作招聘用人;另外,受传统人治、人情观念的影响,导致有些大学生找工作过分依赖于家长、亲朋好友等人际关系网。

三、实现大学生就业公平必须提升法治路径

(一)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立法

首先,尽快制定和完善《就业保护法》等相关就业法律,主要针对特殊群体就业的保护构建完备的保护就业权益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加快出台《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专门性法律,严厉制止现有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歧视性的规定,如男女性别、相貌歧视等;明细反歧视的定义、范围、专门机构以及申诉程序等法律法规。其次,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等现行的行政法律规定政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二)简化劳动争议法律程序,设立大学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简化这种劳动争议维权的法律程序。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现大学生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并且提倡无偿援助或收取少量费用,努力消除传统“厌讼”思想观念的影响,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法律素质

1、增强大学生法律常识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诉讼型法律体系。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讲,长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我国法律机制办事效率缓慢,大学生心理上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排斥现存的诉讼型法律体系的现象。只有将期望值与现实值相平衡,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然而,目前我国执法的法律现实与大学生的法律期望值成反比,现实法律制度未能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权威性,所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然被削弱。其三,加速扩展高校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使大学生不但掌握必要的、基本的法律理论常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联系实际的办法,让资深的律师结合一些案例分析,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提高用人单位法律素质

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增强责任心是防范法律风险之本,是树立单位精神文明和单位形象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对用人单位的管理阶层进行法律培训,还要对单位员工进行法律培训。经常不断地运用雇佣双方违法违规的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个案对用人单位员工进行传播,一方面使他们在工作中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转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升华于法治氛围之中,自觉地维护求职者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总之,通过法律的威信震慑用人单位行为的作用,开创人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就业公平法治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笨柴兄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公平比较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