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尚的“90后”乡村教师

2017-01-04梁伟

中华儿女 2016年22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教师

梁伟

乡村教师,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普遍缺少有文化的农村教师,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农村学龄儿童大量增加。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然而,其中只有部分人是师范类毕业的青年,其余大量的都是社会青年,他们文化程度不齐,有高中毕业,有初中毕业,大部分甚至只完成了小学学业。在经过简单的招考手续后,他们随即补充到各个岗位。

所以,想起乡村教师,就想到了坚守,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那里的老师要走很远的路来到简陋的小学,操着浓厚的地方口音,一个人既是校长,又是语文、数学、音乐等好几门课的老师;更有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眼前浮现。

近年来,全国各地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为乡村学校选派大学生当教师,这样的“新老师”在全国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不少是“90后”大学生,他们选择投身农村教育事业,给乡村的孩子带去了不一样的“世界”,教他们爵士舞,教他们拍视频,教他们玩乐队……“90后”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那里的孩子们,生活很精彩,要敢于想象、敢于创造,要做一个自信、快乐的人。

孩子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快乐

今年24岁的梁海换和23岁的吴忠艳是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城人,2005年,她们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回到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高马村担任特岗老师。这座小学距离县城有150多公里,是全县最边远的村小之一,学校学生中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她们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了手工、武术、舞蹈、象棋、唱歌等各种兴趣班,以及小小针线角、小小医疗站等服务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在她们的影响下,学校其他老师也逐渐加入到“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梁海换和吴忠艳这对“姐妹花”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们获得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柳州市“最美柳州人”的称号。

于瑞 鼓励孩子勇于创新

2013年,于瑞从天水师范学院毕业,顺利通过了特岗教师招考,分配到了永靖县边远地区,成了小岭乡旭坪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在同学们看来,这也“忒苦了点”,可是于瑞却感觉很幸福。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做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读大学的时候,我就了解到临夏贫困山区条件艰苦,教师急缺,虽然离家远,但我觉得男儿应该志在四方,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尤其是需要我的地方,我更应该义不容辞。所以,我选择来到这里,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于瑞说。

于瑞的到来,对于山区里的孩子来说,这个老师有些“与众不同”。

帅气的于老师喜欢画画和拍照,就地取材做手工更是他的爱好。在这里,他用镜头记录孩子们的笑脸,用画笔描绘学生们的童真。在学校的日子里,他是个热爱生活的大男孩。课间十分钟,他和学生跳绳、打乒乓球,一起玩耍。课堂上,他教学生用小米、蚕豆等做粮食粘贴画,用树枝、树叶做创意贴画;课余时间,他教孩子们折纸枪、叠青蛙,给饮料瓶涂色,做沙瓶画;给学生们“增添玩具”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一系列实践,感受美术教学活动的乐趣。在各班教室里,他把学生们富有创意的作品一一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这些活动不仅解决了学校美术课堂空缺的问题,同时也激励孩子们善于发现和创新,主动参与到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来。

五年级的学生马永华说:“虽然我们生活在农村,但于老师教我们用彩笔描绘出蓝天、白云,用豆子、纽扣拼出美丽的画面。于老师经常启发我们,一定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于瑞的宿舍里贴满了他的自创作品,“山里条件艰苦,老师比较缺,我们都是多面手。我在天水师范学院读的就是美术专业,擅长油画和彩铅,我最喜欢用画笔描绘身边的人物和风景。来到旭坪小学,我既是全校学生的美术老师,也是五年级的班主任,为五年级学生上语文、品德和科学课,教六年级的数学。这里的孩子多为山区留守儿童,既要学习,回家又要干家务。从孩子们的眼眸里,我常常能看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异地父母的思念。这令我想起了儿时的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带我念书。这更让我立下决心,要多画以山区留守儿童为题材的作品,让外界多了解和关注这个群体,让大家多给予留守儿童关心与疼爱。”于瑞说。

陈秋菊 让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

2016年,被称为“90后”最美乡村女教师的陈秋菊出现在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里,栏目组还特意把她的学生们请到了现场。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乐阳小学,创建于1978年,坐落在乐至县与资阳市的交界处一条乡村公路边,距离乐至县城约30公里。2006年之前,这个学校还有初中,因为生源问题,现在是所乡村小学。“90后”语文教师陈秋菊,在这里一呆就是八年。

陈秋菊把孩子们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乐阳小学有268名小学生和学前班学生,周边9个村的孩子在这里上小学。陈秋菊所带的五年级37个学生,近三分之二都是留守儿童,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由单亲或隔代监护。

陈秋菊说:“五年下来,37个孩子的情况她都十分了解。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等原因,孩子不太听家长的。但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这让我感觉自己的责任很重。现在一些农村的孩子,有些其实不缺钱、不缺吃穿,缺的是爱。”

在课堂上,陈秋菊会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们播放网络上查到的纪录片。“有些道理,是无法用言语解释给孩子们听的。我想让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外面的世界,接触新鲜的事物,拉近他们和城里孩子的距离。”陈秋菊说,“班上的孩子没有成绩特别突出的,也没有成绩特别差的。我更注重爱的教育,希望自己带的这些学生,成为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学会爱的学生。”

生活中的陈秋菊,不容易让人联想到她是一名乡村教师。高颜值的她,爱好文学,喜欢摄影,喜欢旅游,喜欢上淘宝购物。周末和几个好友在水边钓鱼、钓虾、烧烤,是她最喜欢的放松方式。

陈秋菊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自费走过小半个中国。她说,“自己还是喜欢在一个地方当一名教师,把自己看到的、体会到的,教给自己的学生们。”她放弃过两次回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她说坚持这些年下来,越来越舍不得学校,舍不得自己一年年带着长大的学生。而看着学校的各方面一年年在改变,她觉得有希望。

“90后”乡村教师的乐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师就是上课、批改作业,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三名“90后”年轻教师却打破了这个观念。2016年6月30日晚,通道县民族影剧院内灯火辉煌,通道县第一个由教师组队的“楠熵乐队演唱会”隆重登场,吸引了近1200多名观众观看,一夜之间竟爆红通道城。

舞台上,五个年轻人伴着强有力的音符尽情高歌,台下千余名观众热情地呐喊欢呼,台上的五个年轻人并不是什么明星大腕,但那一刻,他们成了通道县内响当当的“明星人物”。现场,他们为观众演唱了《光辉岁月》《再见理想》《海阔天空》等10首歌曲。

乐队五名成员中,有三人分别是来自牙屯堡团头小学、牙屯堡中学、播阳中心小学的教师,另两名成员是话剧和舞蹈演员。2012年5月,源于对音乐的痴迷,这五个“90后”小伙子走到了一起。他们风格多样,为梦想而唱,组建了通道县至今为止的第一支流行乐队,也是通道县第一个由教师组队的乐队。乐队宗旨是热爱音乐,每个人必须要有积极的心态,去勇敢追梦。

演出现场气氛特别好,更激发了五个年轻人登上舞台演唱的信心。他们表示,今后还将多举办这样的演唱会,并希望能免费深入到不同学校中去,用音乐去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卓晴 亦师亦友“孩子王”

26岁的卓晴2014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同年通过了淄川区教师招考,来到淄川区西河镇中心小学任教。

卓晴不仅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们书本内容,而且还在课间寓教于乐。课外,为了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她会收集不同的成熟的植物种子,给孩子们讲种子背后的趣事和植物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她也无微不至、体贴入微地照顾每一个学生,比如给在校吃饭的学生舀饭菜,卓晴如同自家姐姐一样,都知道学生们每个人爱吃的菜。

经过两年时间,卓晴已经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当上了班主任,还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

卓晴的男友家是临沂的,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相恋。现在卓晴在大山里教书,男友则在上海、江苏等地四处跑。卓晴说,男友主要是想多挣点钱,将来能够在淄川买套房子,两人都留在淄川。在这里,有一群她热爱的孩子,卓晴说,这是她最想要的。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这些年轻的“90后”们,甘愿在最美好的年纪,走进山间,扎根在农村那片最广阔的土地,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影响并改变着千千万万农村孩子的命运。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