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17-01-03彭庆
彭庆
[提要] 高职国际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综合职业素养。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利用专业课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此提出应从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教学的多元化设计、科学评价机制、教师和学生对职业素养训练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
关键词: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训练
基金项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高职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专业课训练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GX153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3日
国际物流业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为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国际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内容杂、项目多、范围广、其身份呈多样化,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较为复杂,风险程度及损失大小难以掌握和估计。企业的服务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素质,因此极具服务特性的国际物流企业的竞争则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高职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而且是更多的一线工作者。国际物流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以及国际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仅仅依靠其他的人文课程来塑造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颇显滞后,且缺乏专业针对性,更重要地是对国际物流特有的职业素养训练仅停留在表面甚至根本训练不到,而专业课对职业素养的训练来得直接、及时和有效。落脚点就在于如何利用专业课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理性定位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规格,重视职业素养培养
对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综合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尤其是可以在专业课教学环节结合具体职业情景进行直接的、感性的、务实的训练。
二、多元设计国际物流专业课教学模块融合职业素养培养
(一)利用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国际物流业务涉及国际货物出口多方面的业务活动,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如揽货、订舱、装货、计费、报关、报检、投保、放货、客服等,各业务活动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将业务活动进行模块化分类,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再通过国际物流综合教学体系加以整合使得整个流程成为一体。(表1)
(二)在模拟仿真情景中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训练中,校企合作总会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在学校实际操作中完全落实实属不易。另外,每个学校的软件配置也各有不同。各校可以结合当地地域特色选取分别代表了我国当前的主流出口纺织品、食品、家电三个出口案例,结合国际物流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或设计国际海运、国际航空、国际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的情景案例,从买卖双方贸易磋商、合同签订、托运订舱至最后办理出口退税,中间囊括了商品出口流程的各个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全面地熟悉国际物流的整个环节,更重要地是在每个环节都涉及相应的职业素养训练。
专业课教师可以按照国际物流业务的实际场景,将国际物流业务划分为10多个岗位,如司机、货代业务员、操作人员、客服、跑单司机、报关员、海外、管理层等,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些角色,完整地将货物出口的流程模拟一遍,真实感受各个岗位的职责与特点,提高学生对国际物流业务综合流程的把握和实际操作能力。让职业素养融入到模拟演练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渠道,让学生对国际物流操作有感性认识。由此可以点拨学生在从业过程中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职业素养的养成,如司机和揽货人员的吃苦耐劳、操作人员和报关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客户人员的热心周到和职业责任以及国际素养、信息素养、学习素养的养成。
(三)在业务操作流程与单据使用流程操作中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国际物流的单据操作也越来越简便,朝着网络化、无纸化方向发展。从最初的业务洽谈到最终的达成合作协议,可以不用见面就能通过网络完成整个谈判过程。国际物流业务的整个流程涉及各种不同的单据,包括:贸易磋商销售确认书、信用证开证申请书、商业发票、装箱单、报检委托书、出境货物报检单、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通关单、报关委托书、出口货物报关单、租船订舱委托书、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提单、出口收汇核销单、投保单、保险单、集装箱设备交接单、集装箱装箱单、出口载货清单、提单、场站收据、船舶预配图、出口收汇核销单、进口付汇核销单。业务活动中各项业务基本都能以单据体现出来,根据情景设计编制相应单据供学生填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据缮制规则,还要加强对学生制单过程中的责任心、单据填制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素养。
业务流程中使用的单据货物的运输过程也都能实现实时监控,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确保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安全。货物的进出口申报工作也越来越简便,海关审核单证的效率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高。货代公司与海关之间顺畅的配合,更方便发货人将货物及时、安全、稳定地出运至目的地。因此在专业课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软件平台,或自己搜集并编制好单据文本,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又快又好地完成单据缮制,提高信息素养,使软件操作与情景演练并重,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合理配置评价要素以突出职业素养培养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是知识技能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并重,提高职业素养评价在课程整体评价中的权重,尤其注重平时学习过程中职业素养的评价,结合课堂基本职业素养、学习素养、法律素养、国际素养、信息素养等综合职业素养评价成绩。
四、增强对职业素养专业课训练的认知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认知。专业课教师对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专业课教师应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使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当然,这对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评价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在从业过程中没有借口,敢作敢当。国际物流的环节比较多,从国内到国外至少要经过国内运输、海关审核、国际运输这三个大环节的考验,环节难免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客户最反感的就是从业人员找种种理由摆脱自身的责任,如果从业人员敢于担当,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出现的问题,那么离合格的国际物流从业人员也就不远了。学生还要对世界港口不论空港还是海港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对运输航线了然于胸;对价格变动敏感,并及时反馈给客人;要熟知海运、空运计费方式;不仅要熟悉报关资料和流程,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等,基本要做到成为客户的百科全书。
国家在大力推动国际贸易的往来,不断完善各种政策法规鼓励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个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积极促成国际间的合作,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来中国投资,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去投资开发一些国际性的项目。有了这样的政策和合作,中间必然存在巨大的物流空间,国际物流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进入,国际物流这个行业被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所充实,其核心产品——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物流行业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也为将来的国际物流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未来的国际物流队伍会是一批诚信、专业、高素质的队伍,会为不一样的客户量身订制不一样的物流方案,国际物流的客户群体也会拓展到全球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严明,贺亚茹.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解析[J].交通教育,2012.3.
[2]倪成伟.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3]李霞.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5.
[4]董琳.从实践看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法[J].教育与职业,2011.27.
[5]丁常文,蒋龙余.浅论高职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6]朱佩芬.全程情境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2012.1.
[7]陆改红.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8]沈艳丽.高职“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