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四镜法”写好命题作文

2017-01-03吴应海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哈哈镜命题作文作文题

吴应海

导语:全命题作文就是直接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考生进行写作。从近年来各地作文题的设计情况看,全命题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主角,占比在六成以上。由此可见,了解全命题作文特点,掌握全命题作文写作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

【文题呈现】

生活五彩纷呈,世界充满奥妙。畅游其中,你一定会遇到许多神奇的事情,为之着迷,努力探索,从中收获多多。请以“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为题写作一篇作文,自主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怎样写好这类作文呢?可运用“四镜”法进行解题、立意、构思和表达。

第一步:拿着放大镜进行审题。考场作文,成功始于审题,只有读懂了题目,才能弄清要求,找准方向,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否则就有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怎么审题呢?不妨举着“放大镜”,逐字、逐词、逐句把题目看清读透。

一是要细读引导语。作文题中的引导语,往往对文题起到铺垫、解释、提示等作用,为我们理解文题、打开思路提供重要帮助。比如上述文题,引导语部分虽然简短,但却通过情境描述,引出作文题目,迅速把考生的注意力引向“神奇”“着迷”,引向个人兴趣爱好,并指明了写作方向。

二是要品读文题。全命题作文题,有些题目通俗易懂,只要抓住关键词,很容易就能读懂题意。比如“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这道题目,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神奇”“我”“着迷”,也就是说,你的作文要写一种“神奇”事物,且这种“神奇”必须让“我”着了迷。构思、行文扣住了这些关键词,作文就不会跑题。

但有些全命题作文题充满诗意,含有丰富的比喻义或引申义,解题时就要反复品味。比如2016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有那样一抹色彩”,关键词“色彩”既指自然界中的色彩,也可比喻人的各种优秀品质,如果不加以挖掘,很难理解到这一层。

三是要读清写作要求。作文题目中有关体裁、文体、字数等要求,一定不能忽视,以免在这些基本要求上出现失误,影响作文等次。

第二步:举着望远镜进行立意。意高文自胜。立意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文章的品位。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文立意充满新意,胜人一筹呢?方法很简单,举着“望远镜”,力争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看得更深刻一些。比如上述文题“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多数同学都会盯着个人兴趣爱好立意;或围绕日常生活中一些神奇现象,比如微波炉为什么能把食物煮熟、昙花开放的时间为何那么短等进行立意;写自己的学习、探索,表现一种求知欲。不过,如果你能看得再远一些,写自己对某种神奇事物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然后告诉读者探寻科学真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别人,勇于承认错误,这种体现科学精神的立意,显然与众不同。倘若你调整一下“望远镜”,再进一层,对中华民族屡次在巨大灾难面前都能赢得新生充满好奇,讴歌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勇敢向前,这样的立意,更能令人耳目一新。

作文立意是有技巧可寻的。同学们在举着望远镜立意时,不妨使用下列方法,首先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尽量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把一开始蹦进脑海里的几个立意否决掉,努力再挖一挖,避免与别人相同。其次,可掉过头来向反方向看,从反面进行立意。比如2016年湖南长沙中考作文题“凡人小事的背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会从正面立意,赞美某个凡人的优秀品德;你如果反向立意,写凡人小事背后的自私、贪婪、狡诈,想不引人注意都难。最后,同学们在立意时,还可避开个人情感,站在国家、民族层面立意,或着眼教育、环保等主题进行立意,肯定也能写出新意。

第三步:对着哈哈镜进行构思。哈哈镜相信许多同学都玩过,这是一种常见的娱乐设施,由于镜面凸凹不平,人一移动,镜中扭曲的人物就会变化不断,令人发笑。同学们在作文构思时,完全可以采用哈哈镜原理,通过变换角度,反复对比,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种构思。

首先是文体选择。现在的中考作文,基本上不限文体。绝大多数考生都会首选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是大家最熟悉的文体,写起来得心应手。比如“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这道文题,就非常适合写成记叙文,考生十之八九会写人记事。不过,除此之外,此文写成说明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你对天空总是蓝色的产生好奇,通过探究,终于找到了答案。若把这当中的奥秘解释出来,自然是一篇好作文。另外,你如果把这篇作文写成一篇童话,以某个小动物的口吻,讲述自己对某一神奇现象着迷,继而进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文章,更是出人意料。

不难看出,在选择文体时,大家最好不要急于作出决定,而是应多考虑几种体裁,放到哈哈镜前照一照,看看哪一个最有趣,最适合自己。

其次是文章结构的选择。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结构要求。记叙文一般可采用“纵式(时间先后)”“横式(地点变换)”以及纵横交错等结构方式;说明文基本围绕“总——分——总”进行设计;议论文一般是先亮出论点,再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论证过程既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递进式。这些结构方式,各有优点。同学们在确定文章结构时,也应多设想几种结构方式,然后拿到哈哈镜前照一照,比一比。

比如有同学写“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这篇作文,准备讲述自己探索“龙吸水”这一神奇现象的经过,通过反复比较,最终决定以时间为线索,将自己外出旅游,无意之中看到“龙吸水”,众人大惊失色,大家争论成因,自己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大家口服心服等经过连接起来。这样的结构方式,就非常紧凑明了。

另外,在文章首尾段、中间过渡等方面,也要多比较,争取做到不留遗憾。

第四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表达。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极其细微的物体,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事物,一旦到了显微镜下,就会变得非常鲜明。同理,生活中有许多细节,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如果你能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这些细节就能跃然纸上。因此,同学们在写人记事时,一定要关注细节,并用极其细腻的文字,把这些细节放大后呈现给读者,给读者以心灵的撞击。

比如你写“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这一文章,在写人记事过程中,就可对自己是如何着迷、如何行动展开细节描写,用细节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吸引读者。

除此之外,同学们在写说明文时,其实也可以针对一些别人容易忽视的细节进行说明,通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那些看似不重要、其实大家都关心的内容说明清楚,让读者有充分的了解。

【学生习作】

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郭晶晶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到三亚旅游。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也是中国长寿地区之一。

海南岛风光优美,这里有鹿回头山顶公园,有落笔洞旅游风景区,有崖州古城,更有闻名中外的天涯海角风景区。不过,我最喜欢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因为这里的海水澄澈晶莹,像蓝宝石一样,无比美丽。

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大海神奇的蔚蓝让我着了迷,不禁沉醉其中。我幻想着自己变成了一只海鸥,在大海上展翅翱翔;我幻想着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蓝色的海水中畅游……

一阵海风吹来,把我从幻想中吹醒。再度深情凝望着这片蓝得像宝石一样的大海,一个疑问突然跳进我的脑海:为什么亚龙湾的大海格外的蓝?

我问爸爸,爸爸不假思索地回答,你看看这天空,多么蓝,大海一定是倒映着这蓝天,才变得如此湛蓝。

有道理,可是,许多地方的天空也很蓝,为什么那里的大海没有这里的蓝,甚至一点也不蓝呢?着迷的我决定自己找一找答案。

坐在洁白的沙滩上,我用爸爸的手机开始上网查起来。原来,近一百年前,一个叫拉曼的印度科学家曾认真研究过“海水为什么呈蓝色”这一问题,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海水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现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一样。他进一步研究,又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为20世纪初的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就是“拉曼效应”。由于拉曼为物理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30年,他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根据拉曼的研究,我很快有了答案,那就是亚龙湾的大海之所以拥有如此令人着迷的蓝,一定是因为这里的海水比别的地方更干净,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更多。爸爸听到答案后,佩服得竖起了大拇指。

凡事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探究一番,一定会收获多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常怀好奇之心。

【简评】

这篇作文围绕文题,先写自己对海南亚龙湾海水神奇的蔚蓝着了迷,接着写自己去探寻这种神奇之蓝的原因,并找到了科学的解释;最后有感而发,以简短的议论作结,升华主旨,希望人们能常怀好奇之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全文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猜你喜欢

哈哈镜命题作文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哈哈镜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