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7-01-03万小兰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万小兰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下,对教师如何教学、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等多方向发展提出了更多非单一性的要求、教师不再被强迫“生产”应付考试的“机器”,而是会说、会写、会想的高中生;学生也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拼命地背课文,甚至还背作文,而是积极乐观地学习,平静地面对考试。为了达到目的,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应对课改新形势,互相配合协作,探讨出双方都能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因考试难易程度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不一样。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丰富多彩,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认为必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突出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就应该把新的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转变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是地位平等的,在教学中是属于双向参与模式因此,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给予那些创新的学生鼓励并积极的创造创新的学习环境。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就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始变革创新从而逐渐地影响学生。学生作为知识的研究者,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在语言能力上的修养,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推敲问题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呢?以曹雪芹先生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知道贾府由王熙凤掌财政大权,贾母的地位最尊贵,宝玉和黛玉是如何相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再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如果老师只是按照传统的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后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正确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高中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理解能力,只有将教学的重点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语言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力的提高上,那么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除此之外,教师要打破常规,就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机会的平台,比如老师可以通过作文讲评课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只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才会感觉到自主学习收获的喜悦,让他们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供学生发表创新性作品或评论,总之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发挥的舞台。

二、意境教学法让课堂更生动

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瑰宝的古典诗词,古代诗词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表达诗人们的爱国情感、政治抱负、生活遭遇等等,因此,要求读者带着丰富的情感进行阅读,才能深刻领悟到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时,词中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达多情才子对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行反复阅读,再让学生互相讨论、评价,让学生从讨论中得出这首词的真正意境。此外,还可以将古诗词的意境教学进行优化。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之所以枯燥无味,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古诗词中的意境给淡化。诗词的灵魂就是意境,只有将古诗词的意境进行优化,才能快速掌握作者的诗意。例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此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行想象诗词中所涉及到的画面,然后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分享自己对于此词的感受。经过讨论,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有的同学说“我感受到一种磅礴气势,就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还有的同学说:“我感受到了宏伟气魄,即‘大江东去,浪淘尽”,还有的同学说:“我感受到了英俊洒脱的周瑜,即“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等等,学生们在老师正确的指引下,感受着古诗词的美好意境,体悟作者豪迈的情感,进而提高了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老师积极利用古诗词意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对比教学法让课堂更高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存如枯燥无味、毫无意境、学生难以理解诗意等诸多问题,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在古诗词课堂上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大大降低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要想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必须在新课改下使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快速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使用对比法,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所谓的对比教学方法,就是将两篇具有相同的背景、使用手法、风格等古诗词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以及鉴赏诗词水平的一种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对比来自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就像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我在进行教学时,就利用这两篇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看看其中主要表达作者哪种哀思。同时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好,分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讲述他们的不同之处,老师再进行总结。李清照的《醉花阴》是她早期的作品,词中所描述的情感是她早期生活里的相思之情;而《声声慢》是她晚年创作的,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在历经国破家亡之后,年老体衰的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比前一篇的作品的哀思更为厚重。通过比较后,学生能开启思维,并积极发表自

己的意见或见解,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学生学起来不再觉得枯燥无味!

总之,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际运用的能力,让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创新为学习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课本结合社会实践,利用古诗词的、对比教学法和意境教学法等,才能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表达和鉴赏五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