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
2017-01-02★
★
一、九一八事变前的中俄(苏)关系
俄罗斯是世界各大国中唯一与中国和日本都毗邻的国家。沙皇俄国曾是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谈到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遭受十几个列强侵略奴役的情况,历数了从中国得利最大的日本和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他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欺负中国的列强,总共大概是十几个,第一名是英国,比英国更早,强租中国澳门的,是葡萄牙。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的中国土地,超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邓小平文选》,第3卷,291~2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所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制定并推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强迫周边弱小国家所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9月27日,苏维埃政府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3年9月4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过去沙皇政府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约定。1924年5月31日,苏联与中国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苏联政府声明前俄帝国政府与第三者所订立之一切条约、协定等项,有妨碍中国主权及利益者,概为无效;抛弃前俄政府在中国境内根据各种公约、条约、协定等所得之一切特权及特许等。*参见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3册,423~425页,北京,三联书店,1962。同时,苏联还派出了越飞、鲍罗廷等来华支持中国革命,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支持国共合作,协助创建黄埔军校,派出军事教官,提供武器装备,为反对旧军阀的战争培训了干部。
需要指出的是,列宁去世以后,苏联方面并没有履行所发布的声明及与中国方面签订的协定,1929年占去了中国的黑瞎子岛,中苏还因中东路事件而断绝了外交关系。
二、九一八事变后苏联的中立和不干涉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华局部侵略战争,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美、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对日绥靖的两面政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于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在中苏尚处于断交状态的情况下,仍然在道义上始终支持中国,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强烈的谴责。1931年9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致电中国政府:“日军在东三省行为之扩大,实出苏联意料之外,苏联甚表同情。”24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发表声明:“苏联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意作一切必要的帮助。”*《国闻周报》,第8卷,第38期。10月19日,李维诺夫再次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所奉行的主义与国际侵略行为是水火不兼容的,苏联决不允许与帝国主义者合作以损害其它国家的利益,苏联人民极盼中国从速用自己巨大的力量,来制裁日本在满蒙的阴谋”*《国闻周报》,第8卷,第39期。。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也多次发表评论,揭露和谴责日本攫取“满洲”的罪恶野心。苏联人民还多次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抗议日本的侵华行动。同时,当中国东北部分抗日义勇军于1932年冬被迫退入苏联境内时,受到苏联的热情接待,苏联拒绝了日本“引渡”义勇军将领的要求。这些举动,无疑是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鼓励。
与此同时,长期在帝国主义包围与威胁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过高地估计了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于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竭力避免同日本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一再阐明对日本侵华行径采取不予干涉的态度。1931年10月29日,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在《消息报》上发表官方声明,宣布苏联“对于满洲事务实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在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的演说中重申了上述立场。从1931年10月起,苏联曾多次向日本提出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11月20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再次向日本驻苏大使广田弘毅宣布:“苏联政府在同其他国家的一切关系中一贯严格执行和平与和睦关系的政策,它认为,维护和加强同日本的现有关系具有很大意义。它严格遵守不干涉各国之间冲突的政策。苏联政府希望,日本政府也要维护两国间的现存关系,并将在其所有活动和决定中考虑不违背苏联的利益。”*[苏]安·安·葛罗米柯等:《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31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2月底,李维诺夫在会见途经莫斯科回国、即将出任日本驻法大使的芳泽谦吉时,提议缔结苏日互不侵犯条约。1932年初,苏联又暗示日本有意转让中东铁路。其后,苏联又通过外交途径多次提及此事,甚至暗示假若日本同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方面可以默认伪满洲国的意向,但一直未得到日本的明确答复。
1935年,苏联与日本、伪满洲国正式签署转售中东铁路给伪满的协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另外,苏联还不让中国从欧洲各国采购的抗日军火途经苏联。苏联的这种“中立立场”,使他对中国的支持显得软弱无力,并从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嚣张气焰。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对苏联远东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鉴于中苏在这方面的共同利害关系,中国政府逐渐调整外交政策,修复对苏关系,两国就远东安全问题进行日益频繁的接触和秘密磋商。
1932年2月26日,中国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的代表颜惠庆,向李维诺夫递交信函,建议讨论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代表欣然同意。同年12月12日,颜惠庆与李维诺夫在日内瓦交换中苏复交照会,宣布中苏复交。1934年3月,蒋介石派参谋本部次长杨杰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两国在复交后的首次接触。同月,颜惠庆在莫斯科向苏联方面表示,倘若发生日苏战争,中国将支援苏联。1934年9月,苏联决定加入国联,中国给予热烈欢迎。10月中旬,蒋介石又派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黻访问苏联,秘密探讨建立中苏对日同盟的可能性。16日,蒋廷黻同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斯托莫尼雅科夫举行会晤,就中苏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蒋廷黻向苏方保证,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站在日本方面来反对苏联,在一定条件下还将和苏联一起反对进犯之敌,并希望以培养相互了解和信任的方式,达成某种攻守同盟的默契。1935年2月,中国政府派颜惠庆出任驻苏大使,并派蒋介石的侍从秘书邓文仪任驻苏大使馆武官,以增进友谊。3月23日,苏联和日本、伪满洲国签订“中东铁路买卖协定”。这是苏联政府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国民党政府理应对苏进行严正交涉,但为保持中苏间的关系,国民党政府并没有作出强烈反对的表示。
1935年5月,随着所谓“满蒙边界纠纷”的加剧,蒋介石指示颜惠庆向苏表示,一旦日苏战争爆发,苏联将可以得到中国军队的支持。苏方对此极为重视,并指示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法同蒋介石合作。10月18日,“广田三原则”*“广田三原则”,始作俑者是广田弘毅。指1935年8月1日日本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经多次商议达成,并于同年10月在日本五相会议上通过的对华政策。其实质是:“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中国要承认伪满洲国,借以促进华北与“满洲”的经济文化关系;3.中国应与日本合作,“防俄”“防共”。刚刚传到中国。19日,蒋介石与鲍格莫洛夫进行秘密会谈。蒋介石提出,由于中苏两国受到来自同一方面的威胁,他是赞成改善中苏关系的,尽管他本人不反对签订贸易协定和互不侵犯条约,但它只是形式上的,关键在于中苏能否签订一个确实保障两国及远东和平的协定,它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为了打消苏联方面的疑虑,详细说明蒋介石的意图,行政院长孔祥熙会晤鲍格莫洛夫,说明日本人欲在华北制造一个与蒋对立的傀儡政权,故可排除蒋日合作的可能;日苏战争即将发生,中苏军事合作可以相互支援。孔祥熙进而直截了当地对鲍格莫洛夫称:中国政府在迫不得已进行武装抗日的时候,在海上获取任何军需物资都很困难,是否可以经由新疆从苏联获得军需物资。苏联方面鉴于蒋介石的某些诚意,于1935年12月14日指令鲍格莫洛夫,苏联同意就蒋介石提出的协定同中国方面进行具体商讨。
1936年10月,蒋介石特派蒋廷黻接替颜惠庆出任驻苏大使,进一步寻求中苏合作的方式。但是苏联不同意缔结中苏共同安全条约。按照李维诺夫的意见,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应该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处于同等的程度,在这方面,苏联既不应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也不要落在他们后面太远。*参见《蒋廷黻回忆录》,196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为了贷款给中国以购买苏联的军事装备,李维诺夫表示苏联愿意与中国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1937年4月,立法院长孙科与鲍格莫洛夫举行会谈,详细讨论苏联援华方式,苏联以战争贷款的方式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贷款利率优惠,但必须以不发动内战为担保。孙科告之国共和谈进展,请予宽虑。
三、全国抗战前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看到英、美等国持绥靖立场,不会很快向中国提供援助,遂确定了联苏制日的战略并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方针。此时,由于日本与德国已于1936年签订了反苏反共性质的协定,苏联开始受到来自日本和德国的直接威胁。因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苏联对华政策的重心是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战,让中国拖住日本,以备德、意法西斯一旦发动侵苏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1937年7月14日,李维诺夫接见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时表示:“苏联愿援助中国。”8月21日,中苏两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成为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条约的大国,对中国抗战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通过该条约及随后签订的《中苏信贷借款条约》和《中国军事航空条约》等,不仅从苏联得到政治上的支持,而且得到大量的军事和技术援助。中国政府派遣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和国民党中央执委张冲赴苏,名义上为考察实业,实际上是为获取军援。双方自9月起开始谈判,10月,苏方就应中方要求开始向中国调运军事物资。在这期间召开的国联会议、九国公约组织会议上,苏联代表旗帜鲜明地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支持中国政府的申诉,要求制止日本的侵略。
当美、英、法采取“中立”立场和“不干涉”政策时,苏联是当时世界诸强中唯一积极支持中国对日作战和提供援助最多的国家。
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落后的军事工业无力弥补战场的巨大消耗。为进行长期抗战,中国急需进口大量的军事物资,而进口军事物资的主要障碍是外汇短缺(当时仅有2.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沿海城市相继沦陷和日本对中国海上交通的封锁,使中国对外贸易大受打击,外汇来源进一步减少。在此情况下,苏联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军火贷款的国家。1938年3月和7月,苏联给中国政府两次贷款各5000万美元,总计1亿美元。1939年6月又贷款1.5亿美元。从1937年至1942年,苏联实际给予中国购买军火的贷款共1.73亿美元,居同期各国对华援助之首。*参见国民政府财政部:《抗战期间国库有关战争支出折合美金数、美、英、苏历次借款动支数及中美租借法案价值表》(1946年9月),全宗三(8),卷878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国向苏联提供茶叶、皮革、兽毛、锡、锑、锌、镍、钨、丝绸、棉花、桐油、药材、红铜等,偿还苏联贷款。中国用这些贷款购买苏联援华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解决了中国急需获得军火的外汇困难。
1937年10月中旬起,中国急需的飞机、大炮、机枪、航空和装甲设备、枪炮弹药等,源源不断地从苏联运到中国。从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向中国提供的飞机共904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24辆,大炮119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步枪子弹1.67亿发,机枪子弹1700余万发,炸弹3.11万颗,炮弹187万余发,飞机发动机221台,以及其他一些军事物资。*参见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98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需要说明的是,苏联援华的飞机及其他军火物资价格优惠,大大低于当时国际市场价格。
苏联还派遣大批军事顾问、技术专家来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政府军事总顾问的苏联将领有德拉季文、切列潘诺夫、卡恰诺夫和崔可夫。他们帮助接洽苏联对华军事物资援助,协助制定作战计划甚至参加重要战役的指挥。到1941年,派到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苏联军事顾问有140多名,各种专家上千名。苏联还直接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参加抗战,到1940年,在中国作战的苏联志愿飞行员达700多名。*参见《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1辑,356~3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他们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重庆、成都、兰州等城市的空战,还多次出动轰炸机轰炸日军机场、车站、港口、仓库、舰船等军事目标,共参加20多次重大战役,仅1938年即击落日军飞机100余架,炸沉日本舰船70余艘。包括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在内的200多名苏联志愿飞行员,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联的积极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苏联在援助中国抗战的同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仍与日本保持着和平关系。1938年后以后,苏联为避免德日两面夹击,迫切希望远东苏日关系的稳定。1938年4月4日,苏联政府建议日本政府通过谈判解决一切争端。这一建议不但未能得到响应,日本反而于当年夏和1939年春夏之间,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对苏武装挑衅。苏军利用日军主力久困中国战场之机,坚决予以反击。特别是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重创日军关东军,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实力。日本迫于中日战争的困境,也暂时产生了稳定日苏关系的意向。
1939年,随着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复杂化,苏联开始放慢对华军事援助计划执行的速度。1940年,中苏政治关系冷淡,为打破僵局,中国政府派邵力子出任驻苏大使,但苏联军队正在欧洲频繁活动,以加强和改善对德战略态势,不愿因援华而刺激日本,对华军事援助态度消极。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苏联与德国、日本关系恶化。苏联为缓和苏日紧张关系、避免同日本发生战争以保障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日本出于南进扩张的需要,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日双方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条约》规定双方“维护彼此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并一方处于第三者一国或数国的军事行动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其间严守中立。此外,在双方签署的共同宣言中公开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国际条约集》(1934—1944),303~304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这一条约的签订,对苏联在面对德国战争威胁时巩固其东部安全、避免两线作战,并使其在战争爆发后能迅速将驻远东苏军重兵调往西线对德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日本的侵华和南进作战免除了后顾之忧,但使中华民族的权益再一次遭受践踏。苏联元帅崔可夫曾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苏]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38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苏联实际上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物资援助,并撤回苏联空军志愿队和大部分援华军事人员。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宣布停止对华军事援助。1942年2月,苏联援华军事顾问被召回国。至此,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援助告一段落,但苏联仍关心中国的抗战,并供给中国抗战需要的汽油,中国人民也积极声援苏联的卫国战争,并严守国际信义,继续向苏联提供战略矿产品和农牧产品,以偿还苏联贷款。
四、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歼灭日军关东军主力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及其外长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欧洲战后处理和对日战争问题。2月1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签订了关于日本问题的秘密协定,亦称“雅尔塔协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苏美英三强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1)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2)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3)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反法西斯战争文献》,246~247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有效地协调了苏、美、英三大国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对尽早结束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必须指出,美国、英国却以牺牲中国主权等作为条件,换取苏联政府同意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两个月或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欧洲战争结束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又称柏林会议),着重讨论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对日本的战后处置方针问题。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以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当时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参加讨论,但在公告发表前曾征得了中国的同意。由于苏联尚未对日宣战,故未以四国名义发表。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亦正式加入公告。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对日作战的共同宣言。
早在雅尔塔会议刚结束时,苏军就拟订了增兵苏联远东地区的计划。德国投降后,苏军加速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大规模地重新部署兵力,将远达9000公里至1.15万公里的西部战区的部队调往远东。到远东战役开始时,苏军在兵力和兵器方面,特别是在火炮、坦克和飞机方面,形成了对日军关东军的绝对优势。苏军共计调集陆军80个师(其中6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火炮2.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 5500余辆,作战飞机3800余架,海军各种舰船500余艘,海军航空兵飞机1500余架。总兵力达150余万人。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同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8月8日17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驻东京大使马立克也将苏联政府这一宣言通知日本政府。
苏联对日宣战,大大出乎日本的意料。此时,日军关东军共计24个师团又12个旅团,70余万人,但大部是训练不足、装备不强的新组建部队;伪满军、伪蒙军8个师又12个旅,约20万人;日、伪军总兵力近100万人。作战飞机150架(另有可用于作战的教练机约500架),坦克160辆,各种火炮5000门。
8月9日零时,苏军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同时对日军关东军发起进攻,在9日至10日内,于宽大正面上越过国境,几乎全部突破日军的筑垒地域。苏军在掌握制空权和有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配合的有利条件下,以机械化部队迅速向大纵深推进,并同时配合以空降兵向哈尔滨、沈阳、长春、吉林、旅顺、大连等主要城市实行空降,经10余天作战,击毙日军8.3万余人,俘日军60.9万余人,迫使日军关东军投降。苏军伤亡3.2万余人。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而发起的远东战役,大大缩短了同盟国对日作战的时间,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五、结论
综观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苏两国基于共同的利害关系,从兵戎相见、邦交断绝走向关系正常化,并在此基础上走向合作抗日的道路。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在南京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不仅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奠定了中苏合作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基础。苏联在当时国联所允许的方式下,在不影响其国防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援助中国抗战,谱写了战时中苏军事合作的篇章。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单独抗击日本侵略者达4年半之久。在此期间,美、英等西方大国对日本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特别是美国,将许多重要战略物资如汽油、钢铁、铝合金等输入日本,美国垄断资本还协助日本建立军事工业,这实际上帮助了日本对华侵略,增加了中国抗日的困难。此间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则取消极态度。在中国得不到美、英等国积极的军事援助的情况下,苏联的军事援助对中国抗日战争是一个极大的支援。1944年孙科曾说:“外援方面,自1937年‘七七’以后,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以前,整整4年间,我们作战所需的物资,大部分独赖苏联的援助。”*载《苏中文化月刊》,1944(7)。
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由于军事工业落后,军火的补充必须仰赖外国。苏联是第一个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家。苏联的对华军事援助对支持中国的长期抗战有着一定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中国单独抗战期间,显得尤为明显。1939年6月28日,蒋介石在给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的信中写道:“我国对日战争已逾两年,由于苏联各族人民对中国深切同情支持,予以物质及道义上的援助,使有可能进行长期的解放战争。”*[苏]《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第2卷,12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亦指出:“抗日战争以来,没有一个帝国主义的政府真正援助我们,只有苏联是用空军和物资援助了我们。”*《毛泽东选集》,第2卷,6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我们在评价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时也应注意到:
(一)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很大程度上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取决于自己的战略需要。20世纪30年代,战争风云笼罩着整个欧亚大陆,苏联在东、西两线同时受到威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和避免过早爆发日苏战争,是苏联远东外交的两个基本点。因此,一方面“从考虑本国安全出发,坚持与日本保持和平关系”,为避免日苏关系激化,“苏联总是让日本一步”*[苏]《瓦·米·别列日柯夫在美国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的讲话》,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12)。,这也是九一八事变后,苏联虽然在道义上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但始终不同意与中国签订军事互助协定、建立抗日军事同盟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苏联认为苏日一战终究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利用中国的力量紧紧拖住日本,削弱日本。1940年,斯大林召见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崔可夫时明确指出:苏联援华抗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苏]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36页。。在这两者之间,前者显然是为后者服务的。苏联对华军事援助,就是要使中国紧紧缠住日本,使其不能北进,同时又使它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日本的进攻。因此,苏联拒绝蒋介石的出兵要求,并严格掌握援华抗日的规模与时机,严格控制援华武器的种类,致使援华过程屡出波折,最后发展到为满足自身战略需要,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虽然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但却是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等作为前提条件而进行的。雅尔塔协定,是在没有四大同盟国之一的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这是少数大国主宰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为战后形成美苏争霸世界的“冷战”格局埋下了伏笔。
(二)苏联对华军事援助全部交给了国民党政府。苏联虽然清楚地知道国民党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但始终认为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有一定的实力,抗日战争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国民党的正规军。斯大林于1940年曾明确告诉崔可夫:“照理,中国共产党人要比蒋介石对我们来说更亲近些。照理,主要援助应该给予他们……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要成为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还显得太孱弱……此外,帝国主义大国未必容忍中国共产党取代蒋介石……蒋介石有美国和英国的援助。毛泽东是永远得不到这些大国支持的。欧洲的局势、希特勒的节节胜利预示着英国和美国可能会逐渐增加对蒋介石的援助。这就可望,由于有我国的援助和英美盟国的援助,蒋介石即使不能打退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住它。”*[苏]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35页。苏联的对华军事援助充分体现了苏联的援蒋、利用蒋的对华方针。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没有从苏联那里得到过一枪一人的援助。崔可夫也承认:“在所有战区都有我国的军事顾问,但在共产党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仅有几个苏联记者。”*[苏]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64页。
(三)苏联对华军事援助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也支援了苏联。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紧紧拖住了日本侵略军的主力,使其始终未能北进,是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危险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苏联向中国出口军事物资是援助,中国向苏联提供战略矿产品和农牧产品也是援助。中国把向苏联提供战略矿产品和农牧产品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使苏联军火工业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获取各种稀有矿产品,用以提高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的产量和质量;苏联从中国获取巨大数额的农牧产品,加强了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战胜困难的物资保障能力,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