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陆基地地战略导弹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2017-01-02

军事历史 2017年2期
关键词:弹道导弹东风研制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飞行并能导向目标的武器,按作战任务的不同,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其中,战略导弹用于打击战略目标,通常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按不同的发射点与目标位置,还可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战略导弹是国家核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地地战略导弹,70年代以后,又陆续发展和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地地弹道导弹。60年来,中国陆基地地战略导弹经历了从防制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协调的发展格局。

一、中国陆基地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达到了新水平,在尖端领域也汇集了一批优秀的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1955年初,在中共中央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的决策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即开始研究发展导弹技术的有关问题。1955年7月,中央政治局成立原子能领导小组,负责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的准备工作。1956年4月13日,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开始了中国陆基地地弹道导弹的研制。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先开办导弹技术知识培训班,并从苏联引进两发P-1模型弹(P-1导弹是苏联仿制德国V-2液体近程弹道导弹生产的)进行教学。为了争取苏联的更多帮助,1957年9月,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联政府代表团进行谈判。10月15日,双方签署《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明确1957年至1961年底,苏联向中国提供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的技术资料;派遣专家帮助中国仿制导弹,并向中国提供导弹研制与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资料等。根据协定,12月中下旬,苏制P-2导弹及地面设备运抵中国。中国研制陆基液体弹道导弹的工作是从仿制P-2导弹起步的。

(一)仿制P-2导弹。1958年5月29日,聂荣臻等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下达P-2导弹的仿制任务。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7月完成总体设计,并开始仿制生产。与导弹研制相配套的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场(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1958年4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20日,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也正式成立。

正当仿制工作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1959年6月,苏联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由,单方面提出终止执行《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图纸资料,以及一些重要原材料与关键元器件等。1960年2月,中央军委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提出尽快突破“两弹”技术的任务,并确立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发展方针。中央组织全国大协作,开展重要原材料、基础元器件、关键设备联合攻关,到1960年上半年,仿制P-2导弹所需材料的绝大部分都按技术要求试制成功。1960—1964年,全国试制出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4000余项。

为了检验导弹试验场区的设备性能,考核试验部队,摸索经验,为试验发射仿制的P-2导弹作技术准备,中央军委决定,1960年5月底至6月初进行P-2导弹发射试验。1960年3月,准备用于发射P-2导弹的国产推进剂运到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后,因苏联制造的推进剂没有及时运到,试验由6月初推迟至8月。但到7月时,苏联专家又借故拒绝提供推进剂。随后,苏联终止执行《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8月24日,驻场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为此,负责发射试验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建议用国产推进剂进行试验发射。1960年9月10日7时42分,中国使用国产的酒精、液氧、过氧化氢为推进剂,自己独立操作,成功地进行了P-2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试验,P-2导弹是中国发射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弹道导弹。

为了检验战术技术性能和工艺质量,1960年11月5日,对仿制的P-2导弹于进行发射试验。9时2分,导弹在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点火升空,按预定的轨道飞行560千米,7分37秒后命中目标。近程地地导弹的仿制成功,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导弹制造技术,为自行研制中程地地弹道导弹打下基础。

(二)自行设计“东风”2号导弹。1960年3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明确提出今后的研制工作重点由仿制转为自行设计。当时P-2导弹的仿制已接近尾声,科研人员发现,对仿制的导弹进行一些改进设计,可以将导弹射程由550千米提高到1000千米左右。据此,7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提出导弹的总体设计方案;8月,方案得到批准;12月,完成初步设计。至1961年初,全面转入初样生产。同年11月,导弹合练弹出厂。1962年2月20日,第一枚“东风”2号导弹总装完成。3月8日,导弹运抵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3月21日,导弹首次进行飞行试验。然而,点火起飞后几秒,弹体即出现较大的摆动和滚动,并明显地偏离射面,18秒时发动机舱起火,随后发动机熄火,69秒后,导弹在离发射塔不到1千米处坠毁。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改进后的“东风”2号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研制成功。1964年5月29日,首批3发运抵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再次进行发射试验。6月29日,首发导弹点火后,稳定地沿着预定弹道飞行,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7月9日和11日,连续发射的两枚“东风”2号导弹均获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初步掌握了自行设计液体弹道导弹的技能,迈向了独立设计、独立研制的坚实步伐。1965年初,中央军委批准,对“东风”2号导弹进行增程改进。1966年10月27日,用“东风”2号甲导弹进行了装载核弹头的发射试验(即“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三)独立研制“东风”3号导弹。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进行“东风”2号导弹研制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按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提出的关于型号研制的“三步棋”原则,即一个型号要经过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和小批量生产三个阶段,大力开展以中程导弹为背景的各项专业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1964年1月25日,中程地地导弹研制任务列入国家计划。同年4月,导弹研制转入总体方案设计阶段。1965年3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东风”3号导弹研制任务。由于这一全新型号的预先研究比较充分,设计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有现实可靠的基础,研制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同年4月,总体方案设计完成。1965年底,导弹各分系统的试制基本完成,地面综合试验相继展开。1966年9月28日,短程全弹热试车、全程全弹热试车试验成功。1966年12月26日和1967年1月12日两次飞行试验,除发动机外各系统工作稳定,表明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东风”3号导弹是我国战略导弹研制周期最短的一个型号。

1968年12月18日,经过改进的“东风”3号导弹从华北导弹试验场(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地完成了全程遥测飞行试验,射程超过2500千米。1969年1月4日,第二发遥测弹飞行试验再次获得成功。这两次飞行试验的成功表明,改进后的“东风”3号导弹达到了预期目标。“东风”3号导弹试验成功,既是中国地地战略导弹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又是中国液体弹道导弹技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研制两级“东风”4号导弹。1965年3月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据此决定研制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计划1969年进行飞行试验,1970年定型。同年5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中远程地地导弹的研制任务。

“东风”4号导弹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东风”3号导弹的已有成果,第一级以“东风”3号中程地地导弹发动机为基础进行改进;第二级为新设计的导弹发动机,以“东风”3号导弹单管发动机为基础改进设计而成。1969年4月9日至5月1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三次召见研制人员,指导研制工作的开展。5月19日和6月4日,“东风”4号导弹分别进行一级、二级发动机试车,取得成功。8月底,首批试验弹出厂。11月16日,导弹按计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短射程方案性飞行试验。周恩来总理对此十分关注,在试验发射前专门听取试验准备情况汇报,详细询问导弹的质量和所采取的飞行安全措施。然而,导弹点火升空后,由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未发出一级关机指令,导致第一级发动机未关机,第二级发动机未点火,一、二级未分离,导弹在空中自毁,试验失败。1970年1月30日,更换二级发动机后的“东风”4号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升空,两级分离后,第二级飞过预定区域,弹头准确落在预定弹着点附近,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检验“东风”4号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同年10月,在东北试验场首次进行长射程飞行试验,但因出现与首次短射程试验相似的故障,试验失败。改进后的“东风”4号导弹于1971年11月15日进行全程遥测弹首次井下准备、井口发射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中国遭受核打击的危险迅速上升。由于“东风”4号导弹的射程不到4000千米,不足以形成有效的核反击能力。1970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正式批准增程方案,并指示不要改动太大,要快点搞出来。由于林彪集团的干扰,这项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被迫中止。1976年5月15日,经过改进的“东风”4号导弹增程遥测弹在东北导弹试验基地进行长射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此后,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又进行了多次飞行试验、多项地面试验和增程试验,均获成功。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为中国掌握多级火箭技术、研制洲际地地战略导弹积累了经验。

(五)研制洲际液体地地战略导弹。1965年3月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的《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即八年四弹规划),明确了中国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了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东风”5号导弹在设计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导弹采用可常温贮存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推进剂。第一级发动机由4台单机并联组成,可控制导弹的飞行弹道和姿态。第二级发动机由1台主发动机和4台游动发动机组成,通过控制4台游动发动机来控制导弹的飞行弹道和飞行姿态。“东风”5号导弹飞行试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短射程特殊弹道试验,第二步是从中国本土发射到太平洋预定海域的全程飞行试验。短射程特殊弹道试验又分成低弹道和高弹道飞行试验两个阶段。

1971年6月27日,第一枚“东风”5号导弹出厂,6月底运抵酒泉。7月,首次低弹道飞行试验开始组织。由于研制人员缺少大型火箭的设计经验,导弹在发射台上测试时,发生较大振动。研制人员日夜奋战,在制导、推进、结构材料、发射试验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排除故障,完成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9月10日11时,导弹点火后沿着预定弹道飞行。二级点火后,一二级分离,但由于二级发动机提前关机,弹头未落于预定落点。这次试验是研制性试验,基本达到了检验导弹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各系统在飞行条件下的适应性的目的。1972年11月9日至1973年4月8日,又组织第二发遥测弹飞行试验,由于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两次发射均未能成功。

1977年9月,中央专委决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这三项工作任务被简称“三抓”任务。“三抓”任务中,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任务被列在首位。1978年12月,国防科委组织制定了洲际地地导弹研制、试验靶场、工程测绘、陆上测绘、陆海通信、水文气象、航空保障、测量船基地建设、远洋测量船队、护航舰队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协同计划。1978年和1979年,国防科委再次组织“东风”5号导弹两次低弹道飞行试验,均获得成功。1979年1月7日,高弹道飞行试验成功。同年6至11月,又先后对远程火箭进行了多次高弹道、抬高型低弹道的飞行试验,均获得成功。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南太平洋当地时间14时),“东风”5号导弹进行全程飞行试验,导弹飞行9079千米,数据舱点误差仅有250米,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也是我国国防实力的显著标志。

(六)研制中程固体机动导弹。1958年1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制定的《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规划。1962年7月,该院成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全面展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同年11月9日,直径为300毫米、药柱重97.2千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1966年12月1日,直径为1400毫米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1967年3月,固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取得基本突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确定:研制固体地地导弹直接向两级迈进,第一、第二级均采用大型固体发动机。1978年,固体地地导弹开始总体方案论证,1980年3月,方案论证完成,6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研制任务。1980年下半年,固体导弹进行总体组装测试。

1980年12月和1981年1月,固体导弹在华北导弹试验场进行发射台发射试验失败,同年6月17日,再次进行试验取得成功,揭开了中国固体弹道导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82年1月7日,固体地地导弹发射筒冷发射试验取得成功。从1984年开始,导弹和地面设备进行了全武器系统训练,并进行多种环境、多种气象条件的试验发射。1985年5月20日,用三用车发射固体中程地地导弹获得成功。该导弹是中国第一代采用固体燃料、机动发射装置发射的弹道导弹,标志着中国机动发射的固体地地弹道导弹的诞生。

目前,我国导弹研制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形成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协调发展格局。

二、中国陆基地地弹道导弹发展的基本经验

从1960年发射第一枚导弹,1966年“两弹结合”试验,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试验,到1985年固体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的导弹核武器从近程、中程、中远程到洲际,从单级到多级,从液体到固体,从基本型到系列化,形成了功能齐全、完整配套的武器系列。60年来,中国陆基地地弹道导弹发展的基本经验有:

(一)战略决策明确发展方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早在1952年5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会议,就与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粟裕等军委成员讨论过发展特种武器的问题,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1954年10月3日,中国和苏联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会谈,毛泽东表达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意愿,希望苏联能够提供制造原子弹的技术。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工程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一定可以搞起来。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1956年3月6日至15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导弹核武器。同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选集》,第5卷,2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代表航空工业委员会,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月26日,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此报告。周恩来在会议上指出,导弹的研究方针是先突破一点,不能等待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才开始研究和生产。就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宣布中国发展导弹技术的决定。同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武器放在突出地位。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抓紧原子弹研制工作,指出:原子弹“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374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959年6月20日,苏联政府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由,单方面终止执行《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材料。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重大困难。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坚决主张把核武器研制搞下去。1960年7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1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于是,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中国核武器研制从此转入全面自力更生的轨道。

1962年3月,“东风”2号导弹首次飞行试验失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意识到,要研制一个新型号导弹,必须认真抓好预先研究工作。1962年7月11日至13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王秉璋代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提出的研制包括中程地地导弹在内的多种型号导弹的设想表示了支持。196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还批准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负责原子能工业建设。1965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今后除管理原子能之外,还要管导弹原子弹研究、试验工作,以加强对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领导。

(二)顶层设计做好发展规划。我国的陆基地地弹道导弹是以模仿苏联的导弹和工艺为起点,以实物模型为设计依据,通过对零件原型的测量生成设计图纸,从而制造出模具进行研制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和方式。但是,1962年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东风”2号首次发射失败,使中国的导弹科研人员意识到,导弹型号的立项,必须基于充分的前期预研和论证,确定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和超前谋划部署,制定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1963年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织科技专家,讨论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途径及规划。同年4月,一分院副院长屠守锷代表一分院在第五研究院科技委第一次年会上发表了《地地导弹技术发展途径和步骤》的报告。经过两年时间的酝酿,1965年3月2日,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改称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成员由15人扩大到21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继续担任主任。会后,周恩来委派中央专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尔陆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就制定地地导弹规划问题进行会商。在七机部部长王秉璋的主持下,2400多名科研人员、管理干部和生产工人围绕中国导弹技术发展途径问题展开研讨。基于这次研讨形成的共识,以及屠守锷1963年4月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科技委第一次年会上发表的《地地导弹技术发展途径和步骤》的报告,第七机械工业部很快就拟定了酝酿多时的1965年至1972年《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即《八年四弹规划》。明确提出在1965年到1972年的8年时间里,研制出4种新型导弹,即增加射程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东风”2号甲)、中程液体弹道导弹(“东风”3号)、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东风”4号)、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东风”5号)的奋斗目标。周恩来总理非常关注这一规划,并于1965年3月主持召开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发展规划和进度安排。原则上批准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正确地解决了中国导弹的有无与从近到远的发展途径,形成了系列。《八年四弹规划》合理确定了地地导弹发展目标与工程项目的技术途径,周密地部署了各种保障措施。

(三)预先研制打好型号基础。预先研究是型号研制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导弹系统型号的先进性,取决于其采用新技术的多少,而新技术的采用又取决于是否有预研成果,所以预研工作必须走在型号研制的前面。

以“东风”3号导弹研制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开展“东风”2号导弹研制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按照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提出的关于型号研制的“三步棋”原则,即一个型号要经过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和小批量生产三个阶段,大力开展以中程导弹为背景的各项专业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1960年9月,第五研究院成立中程地地导弹型号设计委员会,进行论证和预研工作。随着独立研制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1961年9月,第五研究院又成立第三分院,承担空气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试验和全弹试车任务。1962年3月,“东风”2号导弹首次飞行试验失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深深意识到,要研制一个新型号导弹,必须认真抓好预先研究工作。1962年7月11日至13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王秉璋代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提出的研制包括中程地地导弹在内的多种型号导弹的设想表示了支持。1964年1月,中程地地导弹研制任务列入国家计划。由于设计时指导思想正确,考虑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使用的材料、元器件在批量生产时立足于国内等,预先研究做得比较充分,加上科研人员大都经历过研制“东风”2号导弹的磨炼,管理人员又成功地运用了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不到一年时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就完成了“东风”3号导弹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东风”3号导弹的研制,不仅为中国液体弹道导弹及其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而且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团结协作发挥制度优势。导弹是由数万个零部件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导弹系统所需要的新型原材料和元器件,一般是高性能、高可靠和高质量的,整个系统的研制和生产不仅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等多部门,而且还与很多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制造能力密切相关,只有国家的综合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制造出先进的导弹型号产品。新中国的导弹事业是在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很低,却必须拥有大国利器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为了解决我国发展导弹事业的落后现实条件,发挥制度优势,进行全国大协作显得尤其重要。

在仿制P-2导弹时,由于我国原材料工业基础差,仿制导弹所需要的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和规格在国内没有配套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58年5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同第一机械工业部协商后,制定了P-2武器系统任务分配表和各承制单位完成任务的时间表。除了从苏联进口少量特殊牌号和规格的原材料外,大部分原材料立足国内解决。实际上,全国共有1000多个单位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仿制工作。1959年6月,苏联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由,单方面终止执行《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为了使P-2导弹的仿制工作不因订购的重要原材料、基础元器件和关键设备无法获得而中断,1959年11月,负责国防科委工作的聂荣臻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组织全国大协作,开展重要原材料、基础元器件、关键设备联合攻关问题。到1960年上半年,仿制P-2导弹所需材料的绝大部分都按技术要求试制成功,为P-2导弹仿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三、中国陆基地地弹道导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启示

中国陆基地地弹道导弹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东风”3号导弹研制的成功经验,也有“东风”4号导弹多次试验失败、“东风”5号导弹研制一拖再拖的问题。

1965年3月30日,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据此决定研制中远程液体“东风”4号弹道导弹,计划1969年进行飞行试验。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下,飞行试验遇到不少意外。1969年10月,第一发“东风”4号导弹在酒泉发射基地进行最后准备时,由于一级发动机断流活门误爆,致使二级发动机受损。11月16日,经过广大导弹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第一发中远程导弹“东风”4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要进行短射程方案性飞行试验了。然而,当时全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导弹点火升空后,由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未发出一级关机指令,导致第一级发动机未关机,第二级发动机未点火,一、二级未分离,导弹在空中自毁,试验失败。1970年1月30日,更换二级发动机后的“东风”4号导弹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升空。1970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正式批准增程方案,由于林彪集团的干扰,这项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被迫中止。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东风”4号导弹的改进工作得以恢复,但直到1975年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后才开始提速。1976年5月15日和8月25日,经过改进的“东风”4号导弹再次飞行试验相继成功,此后的全程飞行试验又遇到了一些波折,直到1980年才被批准定型。

1965年3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的《地地导弹发展规划》中,要求“东风”5号导弹1971年开始飞行试验,1973年定型。实际上,第一研究院于1965年就开始着手进行方案的论证工作,1968年1月,设计方案基本确定,开始转入初样研制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还由于预先研究不足、人力不足等原因,到1970年初步设计才告一段落。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中央专门委员会指示弹上计算机和液浮平台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即便如此,“东风”5号导弹仍未能按期研制成功。实际上,全程飞行试验于1980年才完成,比原定计划整整晚了8年。这还是国防科委1976年将其研制列入“三抓”任务第一条的结果。

即使“东风”3号导弹的研制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其研制过程也同样受到了干扰,是科研人员凭着对导弹事业的忠诚之心与执着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职岗位,才最终于1968年12月18日成功地完成了全程遥测飞行试验。

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复杂,整个系统的研制和生产涉及众多部门和产业,研制计划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仅仅以军事需求为牵引,而应从国家战略高度综合考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期发展规划。在战略导弹武器系统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也需要因地制宜。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便于陆基战略导弹机动作战。而且,陆基地地战略导弹建设成本低,包括地面设备在内的配套系统建设所需的投入小于核导弹本身的经费,整个武器系统便于全寿命管理,通过更换零部件等手段,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武器装备的延寿使用。特别是地下井发射方式的导弹,弹头及辅助设备受机动作战的限制少,战略运用灵活,适合我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刘纪原主编:《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潘良时、泰然:《精兵之路——人民军队建设五十年纪实》,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3]第二炮兵政治部编:《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我在战略导弹部队的难忘回忆》,北京,中央党史文献出版社,2009。

[4]贾俊明、董学斌:《倚天:共和国导弹核武器发展纪实》,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年。

[5]谭邦治:《中国液体弹道导弹从仿制到研制的历程》,载《太空探索》,2010(3)。

猜你喜欢

弹道导弹东风研制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在众议院的尝试撤资中保留下来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