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联合作战党委科学决策需要把握的六个关系

2017-01-01杨昌辉

政工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党委会首长全局

杨昌辉 黄 菁

浅议联合作战党委科学决策需要把握的六个关系

杨昌辉 黄 菁

联合作战具有力量多元、空间多维、行动多样、对抗激烈、协同复杂等鲜明特征,对党委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更准、更快的要求。当前,特别需要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平时积累”与“战时运用”的关系

信息化联合作战是“读秒作战”,党委决策应做到顺达、直接、简明、实用,这对党委成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看,联合作战党委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预测能力、决断能力、灵活应变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还要掌握诸军兵种知识、信息化知识、高科技知识等,树立信息制胜、体系对抗、综合集成等先进理念。然而,个体能力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不因为身份的获得而自然生成。平时,就要高度重视联合意识的培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联合,一切服从联合,一切保证联合”的思想,从联合意识的平等性、关联性、全局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出发,通过责任激励、博学广记、分析思考、集体研讨、想定作业、演习实践等途径不断促进联合意识的形成与强化。唯此,才能立足战略全局想“联合”,围绕整体作战谋“联合”,在协同中实现联合,在配合中保证联合,确保思想上“合心”、组织上“合力”、行动上“合拍”。除此之外,联合作战的计划也要靠平时来制定,诸军种的相互配合要靠平时来训练,联合作战所需情报要靠平时来掌握,这是战时联合作战党委决策持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二是处理好“党委决策”与“首长决心”的关系

党委决策是对作战中带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决断,是对涉及作战整体部署的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遂行任务的作战方法等问题的定夺。首长决心则是首长组织、指挥作战的决心,是贯彻落实党委决策的体现。也就是说,如何具体组织、指挥作战是作战会议具体研究的问题,不是党委会讨论的重点。党委提出或确定作战方针通常在战前实施,或者在战中战场态势发生根本变化时实施。首长战前定下作战决心,战中根据战场态势变化进行控制协调和临机处置。然而,一些重大问题与具体问题难以准确界定,操作中容易出现分歧。把本属首长决断的问题交由党委讨论,不但分散党委领导精力,影响重大问题决策质量,而且消解指挥员主导作用,制约创造性发挥。可通过“五看”加以区分,即:一看是上级决定、命令、指示和战略意图的贯彻,还是一般要求执行的事项;二看是牵动全局、影响联合作战的重心,还是局部的、阶段性任务和行动;三看是政治性、政策性问题,还是一般的行政业务问题;四看是倾向性、示范性问题,还是特例性、个别的问题;五看是需要联合作战力量共同参与的,还是单一军兵种力量可以完成的。前者一般为重大问题,需要通过联合作战党委常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后者可由分工负责的首长处理。

三是处理好“领导作战”与“指挥作战”的关系

领导作战和指挥作战都是作战期间的党委领导方式,二者在内涵上是统一的。领导作战通常从党委集体领导的层面来讲,指挥作战通常从首长分工负责的层面来讲,两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党委对作战实施统一领导的两个重要方面、两个实施步骤、两个基本方式。依据现有法规,并结合实际思考,党委的领导权可细化为8项:作战思想的统一权、作战任务的解释权、作战方针的明确权、作战力量的统领权、全局上的部署权、所属部队指挥员的调配权、单位和人员的奖惩权、对党委决议落实的检查和监督权。首长的指挥权可细化为6项:战场形势的判断权、作战方针的建议权、作战决心的决定权、党委作战决策变更的提议权、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权、态势危急时的决断权。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机稍纵即逝,组织指挥更为复杂,决策的时限性、准确性要求极高,这些非但没有改变集体决策成功率高于个体决策的科学规律,而且正是由于联合作战事关重大,坚持党委领导,发挥集体智慧,更能提高决策效益,实施正确指挥。事实上,联合作战党委议事过程也是对作战意图的消化理解过程、对作战思想的认识统一过程,有利于作战中贯彻执行、形成合力。只有在领导作战上下足功夫、工作到位,指挥作战才能明确高效、连续顺畅。

四是处理好“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善谋者,谋全局不谋一域。”联合作战是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整体对整体的抗衡,党委决策只有纵观全局,才能把握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带动全局。联合作战党委作为各参战部队的“首脑”、驾驭全局的中枢,必须始终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高度,深化对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基本作战思想、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深化对主要战略对手、重点作战对象、潜在作战对手的研究,加强从战略层次、战役层面、战术层级的把握。要深刻认识到有些作战行动,从军事角度看是可行的、有利的,但从政治上看却不可取;而有些作战行动,从军事角度看价值不大或代价太大,但从政治、外交斗争上看却是必需的。要全面准确理解上级意图,自觉坚定地贯彻到作战指导和作战行动中去,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敢于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甚至以局部牺牲促进全局胜利。同时,党委决策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意把握整体部署与军兵种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作战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始终把集体领导关注的重心放在联合作战的重要方向、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上;必须依据作战重心的变化来统筹全局,确保不同方向、不同战场的参战力量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加速作战目的的实现。

五是处理好“充分酝酿”与“果断决策”的关系

预案准备越充分,战场决策越自如。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力量高度融合,态势瞬息万变,情况更为复杂,有必要把党委决策重心适当前移,在战前就把各种情况考虑穷尽,做到一场战争多个预案、一种行动多手准备。联合作战党委成员会前及时掌握情况,认真思考准备,是会上提高讨论效率、尽快科学决策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步骤,忽略这一环节,多个脑子想问题的优势就很难充分显现。联合作战指挥员更要深度进入情况,切实把任务理解透,把敌情我情战场环境搞清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作战会。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党委会和作战会都要把效率放在首位,党委会要形成尽可能明确的决议,作战会要形成坚定的作战决心。战时党委工作条例明确,凡属作战的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讨论决定,紧急情况下首长可以临机处置。换言之,如果情况不允许,即使重大问题也可以不通过党委会研究而由首长临机决断。那么,什么“情况”才算“紧急”?我感觉,可由战时能否满足三个条件来判断:是否有开会的条件和可能;是否与当前作战行动不冲突;是否能在可利用的时间内达成会议目的。若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视为“情况允许”,否则认为“情况紧急”,可视情由书记合议决定、分头协商决定或首长临机处置,但事后必须及时向党委报告并接受检查。

六是处理好“坚持制度”与“敢于创新”的关系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制度带有根本性和稳定性,坚持党委领导作战,必须坚持和遵循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才能保证党的统一领导落实到作战过程中。而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创新党委领导作战的实现形式,同样是信息化联合作战的客观要求。比如,在党委会的组成上,成员除了各级首长,是否可以增加高素质的参谋人员、技术专家和士官委员,以便党委迅速从整体与全局上把握部队和战场情况,减少指挥层次和环节;在党委会领导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会议网络化、远程化,以应对联合作战快速灵敏要求,或在决策过程中运用头脑风暴法等现代决策技术,达到充分高效酝酿、全面集思广益的目的;在党委会领导方法上利用“网上联合作战室”交换决策信息、发表意见建议,从而实现多级同步分布式领导。比如,把坚持首长分工负责与新的指挥手段结合起来,借助一体化指挥平台实施快速指挥;把指令性指挥与诱发式指挥结合起来,以应对联合作战“三非”(非对称、非接触与非线性)趋势,保证一线指挥员拥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建立健全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把传统的线性层级式指挥与现代的非线性跨越式指挥结合起来。

【作者系93792部队秘书科科长、职教办参谋】

猜你喜欢

党委会首长全局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领导者的全局观
家有『首长』
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时代价值
二分搜索算法在全局频繁项目集求解中的应用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升党委班子领导力
“能在向守志首长身边工作,我非常荣幸”
关于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思考
党委会是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企业重大问题参与决策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