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格标准程序 按需精准补充切实提升战时文职人员转服现役质量

2017-01-01王新宇徐志勇

国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职人员力量岗位

王新宇 徐志勇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深刻演变,新的军事组织形态与新质信息技术、新概念武器伴生而出,对军事人力资源分工专业化、素质信息化、人岗适用化要求越来越高,军队日益精干合成,文职人员队伍支持和保障作战体系地位作用凸显。未来从现实威胁和作战需求出发,健全和规范战时文职人员转服现役工作,激发和释放这支队伍服务主战的特殊“战力”,必能更好地提升我军整体作战能力。

一、着眼人力资源调配需求,设定一体化支援定位

军队文职人员作为重要的作战支援保障力量,战时根据需要依法依令转服现役,对推进战时人力资源调配一体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作战既需要深谙信息作战机理的指挥人才,又需要像英国二战期间工程师“兰彻斯特”式的关键人才。文职人员队伍具有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显明特征,战时遴选转服现役,是催化提升军事专业化保障水平的重要力量。二战后以高技术为支撑、信息化为特征的各种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网络、太空等新兴领域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文职人员岗位成为高精尖作战力量储备的“人才高地”。此轮军改后,我军文职人员编制数量将大大增加,成为一支重要的新型作战保障力量。择优遴选转服现役,是文职人员制度集聚储备社会优秀人才的特有优势。

战时,应将文职人员与军官、士兵和其他作战支援保障力量统筹规划运用。一要将文职人员相关信息融入联合作战军事人力资源支持系统,根据需要依法组织转服现役,最大限度挖掘和盘活人力资源。二要合力研发文职人员与现役岗位深度“融合”战技平台,构建模块化、多能化、小型化作战力量体系,在战法调整、战损减员等情况下系统调控,急需急补、就近互补、应急替补,让各类人员迭代滚动,队伍内聚壮大,力量聚合倍增。三要在借鉴预备役官兵转服现役、特招地方专业技术人才及战时征召军官、士兵等制度的基础上,对文职人员转服现役制度进行系统设计,为文职人员更好地服务主战提供制度支撑。

二、立足培育新质力量,严把适用化核心标准

一是在基本遵循上,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着眼有利于提升作战能力,以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把文职人员队伍中的领军型人才转改到联合作战首席参谋、信息官等岗位,带动孵化军事专业顶层攻关型“精英团队”;着眼有利于提升专业化保障能力,发挥文职人员依岗实施管理、相对临战征召和转服现役熟悉军事环境的相对优势,培养一批转即能用、满足急需的人才队伍;着眼有利于提升战时人力资源支撑能力,发挥优秀士兵转改文职人员的独特优势,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成为军民一体、涵盖多个专业、具有较大活力的群体,建设成为军事人才可靠的“蓄水池”,以有效的转改工作促使人才适度流动、迭代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战时支援保障力度。

二是在对象范围上,严格“三宜一不”标准。“宜需”,就是紧紧围绕作战需求和一线部队战斗力、保障力及岗位需求确定转改条件和人员比例,科学处理转服和未转服力量编组及领导关系,综合衡量战时法律法规适用条件和军队编制人员身份属性特点,切实唯战、唯需组织转服。“宜准”,就是在综合考虑作战所需、现役力量不足、动员储备所需的基础上,精准测算转服名额或具体比例,精细谋划进、出、选、训、升等各环节工作,避免制度不衔接、各支队伍相互攀比等带来的矛盾问题。“宜精”,就是转改人员有专业特长或从军经历且作战急需、本人志愿参加一线作战的人员,以此划定专业范围、具体岗位,严格标准,择优遴选。“不宜广”,就是依任务牵引、统一规划、优中选优,充分考虑作战力量、保障力量均衡发展,在现役力量递补、部队同岗位选调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组织转服,从严控制转服现役人员数量。

三是在转服现役条件上,突出“四要”标准。政治要合格,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理想信念坚定、号令意识强,执行命令指示坚决等,且党的十八大后未受过党纪政纪处分,不涉案涉圈,在巡视、审计等清理清查中没有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资历要合需,符合转服现役岗位所要求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资格、工作经历等条件,岗位职级不宜过高,其中行政管理岗位最高不超过处级正职;年龄要合适,参照《国防法》《兵役法》等有关法规要求,文职人员转服现役的年龄按照45岁以下把握,转服到行政领导岗位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年龄一般按50岁以下掌握,特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身心要合规,具备战时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且当年体检合格。

三、围绕精准高效运行,构建标准化流程模式

一是关于组织时机。主要分3种情形:①国家决定实施动员后,作战急需特殊专业人才难以补充时,文职人员志愿补充的;②部队整建制推进,文职人员岗位整体或部分改为现役岗位的,暂安排转服现役,任务结束后视情改回文职人员;③作战升级,根据需要从非参战部队专业对口文职人员中,向一线任务部队调配转服现役。

二是关于程序办法。在军委授权下,战区级单位政治工作机关统一组织实施,在一线参战部队编成范围内转改,报军委机关备案。主要按照参战部队上报补充需求、机关组织遴选考察、办理转服现役手续3个阶段实施,具体涵盖岗位和人员测算及拟定转服计划等,由作战、训练、干部等部门综合考察,组织培训和适应性训练,待考核合格后由战区级单位下达转服现役命令,当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接到转服现役命令的文职人员办理入伍手续。

三是关于转服后的身份确定、军衔授予、级别套改、待遇保障。①身份确定。文职人员转服现役后即为现役军人,根据编制岗位确定为现役军官和士兵。考虑到技能类文职人员身份属性均为国家工作人员,部分任职时间较长、专业技能水平精湛的,也可转服到军官岗位。②军衔授予、级别套改等。可采取2种方式:一是根据战时编制,按照文职人员职级对应套改战时军人职务等级,并确定相应军衔;二是区分转服岗位类型,分别按照特招专业技术人才和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相关政策标准确定。③待遇保障。待遇保障随身份转变,享受同级别现役军人待遇,并根据《战时干部工作规定》,对转服现役后相关待遇与原岗位不一致的,采取就高原则,保证福利待遇不降低。

四是关于任务完成后的归建或继续服役。依据《预备役军官法》,参照外军文职人员远征和转服现役有关做法,应区分不同情况,对转服现役人员作出合理安排。比如,根据转服现役人员参战具体表现,综合考虑年龄、职级等因素,确定其是否继续服现役;对安排退役的专业骨干力量,应在文职人员岗位继续保留使用,并在岗位晋聘、职级调整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既不想继续服役,也不想重回文职人员岗位工作的,根据命令分期分批地退出现役,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妥善安置;对因战致残的,参照现役军人伤残安置办法,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残疾等级,可采取安排工作、供养、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等等。

四、突出平战一体转换,厘清交互式工作链条

一是突出主战牵引。战区人力资源部门会同文职人员管理单位,根据安全威胁和作战样式,科学建立专业转服目录,综合测算转服、替补需求模型,按照“专业相近、优中选优”的统配方法确定拟转服对象。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按照服务主战、统管统抓原则,合力规范转改考察、指标确定、档案转递、退役移交等工作,细化权责、健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二是突出精准调控。平时由人力资源部门联合作战、训练等部门,结合作战能力评估,运用战斗力解析的办法,从精神品质、科学文化、军事技能、管理服务等方面,对文职人员队伍进行指标评估,依据数据分析制定与作战预案配套的转服工作方案计划。战前布势和准备阶段,依托信息系统对执行任务人员的职级、专业技能、特殊才能、涉密情况等进行统计,按权限进行调整,提出转服补充及后续补入人员训练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文职人员与军官、士兵等其他群体联动调控办法,在身份转改、素质互补、发挥所能等方面统筹分析,对配备、流动和管理等予以综合考虑,确保转改工作精准可控。

三是突出军地联动。着力推动把文职人员转服工作纳入军民融合一体发展范畴,军队文职人员管理部门商地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建立文职人员工作协作机制。战时,主要负责文职人员转服现役后落实相关政策和文职人员应急征召工作;平时,共同开展潜力调查,规范文职人员参加军事演训或处置突发事件中的权责义务、待遇保障等工作。

猜你喜欢

文职人员力量岗位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规范完善探讨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关于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麦唛力量 (一)
解读世界“第二军人”:外军文职人员你知多少
孤独的力量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怀疑一切的力量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