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嘹亮军歌提升官兵军事文化自信

2017-01-01朱烨昕吴长权

政工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军歌军魂我军

朱烨昕 吴长权

用嘹亮军歌提升官兵军事文化自信

朱烨昕 吴长权

军歌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强军目标引领下的新时期,要抵制不良社会思想文化的侵蚀,提升官兵的军事文化自信,就要用嘹亮军歌唱出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能打胜仗的坚强意志和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从军歌中汲取营养,传承基因,打牢文化强军的底气和根基。

军歌;官兵;军事文化自信

军歌文化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特有优势,也是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自组建以来,一直与军歌相伴成长,在歌声中前进,在歌声中壮大。它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和党的思想意志,反映军队光辉战斗历程,展示官兵崇高理想信念。然而,在社会思潮多变、价值观念多元的今天,当董存瑞、黄继光的壮举已成为历史,当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汹涌而来,当社会上的“恶搞文化”“山寨文化”“娱乐至上”之风泛起,军营不是真空地带,官兵也无法屏蔽其负面影响。有些官兵对军歌缺乏认同,认为又土又硬,唱着不上口、不自在,不如流行歌曲“美”、不如欧美音乐“潮”、不如网络歌曲“新”,热衷唱劲歌、青睐唱洋歌、跟风唱情歌。这些思想上的偏差动摇了官兵的理想信念,削弱了官兵的文化自信。在强军目标引领下的新时期,作为弘扬我军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军歌对于广大官兵守护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嘹亮军歌唱出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

我军军歌产生于军事斗争、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根植于中华大地,繁茂于军旅生活之中,灌注着先进军事文化思想内涵。而我军得以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之核就是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军歌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用“军魂”塑造“歌魂”,使军歌闪耀着理想信念的光芒,在引领官兵精神生活、增强部队凝聚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从1927年南昌起义产生的第一首军歌《八一起义》开始,军歌就一直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激励官兵听党指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当代优秀军歌《我是军人》《时刻准备着》《看我的》等以激昂的旋律、恢弘的气势,展现出人民军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广大官兵牢记职责、忠诚使命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深受官兵喜爱的《军人道德组歌》,其中的《听党指挥歌》更是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本质,抒发了全军官兵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当官兵们唱着“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就会明白歌为谁唱、枪为谁扛、仗为谁打,自觉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我军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大量的文化精品。军歌就是体现我军发展历史、弘扬我军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强军征途中,我们要从军歌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始终。用嘹亮军歌来记牢军史,铸牢军魂,打牢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思想根基,使红色基因渗入血液、革命文化融入思想,增强官兵对听党指挥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让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官兵的心里深深扎根。

二、用嘹亮军歌唱出能打胜仗的坚强意志

军歌诞生于战火硝烟,成长于艰苦卓绝,其铁血阳刚之气与生俱来,有着强烈的“兵味、战味”。嘹亮军歌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基调,展现出我军敢打必胜的战斗文化内涵。它既能滋润官兵纯净的心灵,更能培育官兵坚强的意志,激励官兵突破艰难险阻,奋勇向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抗日歌曲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他还曾说过:“我看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就是这股气,美军就不行,他们钢多气少”。这股气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就蕴藏在军歌之中。我军将士们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造了松骨峰、上甘岭战役等辉煌战绩,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靠的就是这种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而这首歌也被西方舆论界称为朝鲜战场上的“一颗重磅炸弹”。

当下,很多优秀军歌作品也展示出官兵们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苦练精兵,努力锻造雄师劲旅的顽强战斗意志和过硬战斗作风。如“就要打胜仗,豪情满胸膛,我把光荣写在军旗上”(《就要打胜仗》),“子弹上膛,绝不退让,寂寞等待,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打胜仗”(《子弹上膛》)等等。当官兵们唱着“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就会明白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是军人的天职,自觉把心思和精力向着谋打赢、钻打赢、练打赢聚焦。事实证明,但凡精神振奋、上下一心、作风硬朗的部队,他们唱出来的歌声也往往惊天动地,富有战斗力。

习主席指出:“要不断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增强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古今中外,战斗力的强弱始终是军队的生命所系,而鼓舞士气,激励战斗精神,抒发官兵血脉深处的英雄情结,也一直是军歌最重要的功能。强军梦就是军人的英雄梦,强军战歌坚定的就是官兵的军事文化自信,升华的就是军人决战决胜的信念意志。我们要牢记习主席的教导,积极开展唱军歌、砺斗志、强血性活动,让广大官兵从歌声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我军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文化基因,把嘹亮军歌吼起来!把战斗精神亮出来!让军歌真正成为官兵奋勇前行的号角,让文化成为提升我军战斗力的精神力量。

三、用嘹亮军歌唱出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

打造强军文化,实现文化强军,首先要对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怀有深知深爱和无比的自信。唯此,强军的底气才更充足,根基才更牢固。革命战争年代的血火考验,催生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独具我军特色的文化形态,体现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军歌源于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产生于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它生动展现和讴歌了我军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

井冈山时期创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树立和维护了红军的光辉形象,体现了我军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冰雪中创作的《抗洪精神之歌》《抗击冰雪勇担当》《英雄谱》等优秀军歌,更是向世人展示了我军作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使人民军队更加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在广为传唱的《军人道德组歌》中,《爱国奉献歌》《艰苦奋斗歌》《文明礼貌歌》等同样展现了当代军人为祖国和人民甘愿牺牲奉献的道德风范,融贯了我党我军优良作风的真谛,刻画出官兵们可敬可爱的忠诚形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我党我军的革命文化和优良作风,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唱一次军歌,就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唱一次军歌,也等于磨砺了一次钢刀,激励了一番情怀。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中,要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作风,提升当代官兵的文化自信,就应当从高唱军歌做起,从嘹亮军歌中汲取营养、传承文化、获得力量,打牢文化强军的底气和根基。

【作者系陆军军官学院副教授、讲师】

E223

A

猜你喜欢

军歌军魂我军
以诗魂壮军魂
不朽的军魂
以激扬文字铸不朽军魂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魂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