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人使命感及其培育途径研究

2017-01-01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使命感官兵军人

王 恒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西安 710068)

● 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PoliticalWork

军人使命感及其培育途径研究

王 恒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西安 710068)

为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在分析军人使命感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军人使命感对军人主观幸福感、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对军队组织的影响等,指出军人使命感形成与改变受个体、组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增强军人使命感可通过加强使命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改善领导行为方式、强化军事职业社会认同等途径进行培育。

军人使命感;军事职业;军队建设

使命感是一种复杂的体验,拥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将自身的同一性与其职业相结合,把自身同工作和社会价值相联系,追求自身的工作在为社会贡献出一定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内在的乐趣,并从中实现人生价值[1]。它是个人工作与生活的驱动力量,对心理健康、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职业生涯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2]这一重要论述是以军事职业的发展规律为基础、按照军事人才建设的本质提出的,充分展示了对全军官兵的深切关怀,不仅有利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彰显了官兵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研究军人使命感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探索军人使命感的培育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军人使命感的内涵

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军事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军人用献身支撑了国家的安宁,用艰苦保障了人民的幸福。军人使命感是军人将军事职业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实现联系在一起,在军事职业中体验意义感、责任感与激情的一种心理状态。军人期望在军事职业中体验到内在的乐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希望自己的职业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其内涵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军事职业本身的追求。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事职业是军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质努力追求的职业,对军事职业充满激情,对军人身份充满自豪感,将军事职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响应使命感是军人主观职业成功的最高标准,是军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二是牺牲奉献的职业价值观。军人在军事职业领域中体验到强烈的激情和力量,让他们从中切实感悟到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使命感取向的军人认为,军事职业是其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内在激励和职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收入与职务提升等外在因素,更多地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及对社会的价值。三是军人实现价值的激励力量。军人使命感是一种指向军事职业并超越军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服务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追求生活意义与目标的动力。军人使命感不同于责任感和认同感,主要有3个基本特征:军人使命感具有强烈的行动取向,不只是一种态度或看法,而是军人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行动过程;军人使命感包含了一种强烈的目标感和意义感,与军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紧密相连;军人使命感中包含了一种保障人民幸福、国家安全以及世界和平的奉献牺牲精神,具有利他性或亲社会性倾向。

2 军人使命感对军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1)对军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军人主观幸福感是军人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等因素,由此对其生活和发展状态产生一种正面的心理体验。军队严格的管理、封闭的环境、高强度的训练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军人的主观幸福感。冯正直、戴琴[3]曾针对陆军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军人整体要低于地方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命感越强的个体,具有越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越低的压力和抑郁水平[4]。高使命感的官兵在艰苦的训练和任务中,对自身的能力特质有着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够保持积极情绪和乐观心态,合理释放各种工作压力,在普通繁杂的工作中更善于体验到生活的意义,生活满意度也会更高。

(2)对军人工作态度的影响。军人工作态度,是指官兵对其所从事的军事工作持久性的感情或评价。工作态度主要包括情感承诺、组织认同、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等。使命感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对军人的工作态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具有高使命感的官兵,对军事职业和军人身份有着更强的认同感,对军队组织也有着更高的情感承诺。使命感包含对工作的激情成分,工作激情能有效缓解工作倦怠,因而具有使命感取向的军人会有更低水平的工作倦怠。研究表明,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使命感能显著影响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5]。另外,使命感水平高的个体,工作投入水平也更高[6]。

(3)对军人工作行为的影响。军人工作行为是官兵在工作中相对稳定的一种自我表现,主要包括本职岗位内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等积极在职行为,以及缺勤、消极怠工等工作偏离行为。高使命感的官兵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与风险,能主动寻求改变并付出更多努力,工作也更加投入,因而能取得更高的工作绩效。使命感和组织公民行为同样都具有强烈的亲社会性和利他性,使命感强的军人一般不会将自己的行为局限在组织的规定要求和既定目标上, 而是常常会致力于额外的、有利于集体和组织的活动。研究表明,使命感能通过工作投入显著影响组织公民行为[7]。使命感强的官兵将训练和工作视为乐趣而不是负担和压力,因而也具有更少的工作偏离行为。

(4)使命感对军队组织的影响。军队的特殊环境和职能任务,要求军人具有更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中具有使命感取向的成员占有较高比例,将会出现更高的团队认同、更少的内部冲突、更多的信任、更高的团队承诺及更健康的团队氛围, 对同事和工作也会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7]。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官兵具有较高的工作投入,同时会增加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团队绩效,无疑会大大提高部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 军人使命感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使命感被视为一种心理状态,因此首先与个体因素相关,个体因素是影响军人使命感形成与改变的内在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是心理认同。军人心理认同是指军人内心意识和行为意志上支持、接受并热爱军人这份职业,往往容易在情感和心理层面产生共鸣,同时在行为和观念上也容易达成一致,主要包括价值认同、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8]。心理认同能够激发官兵的归宿感、责任感与荣誉感,促进其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和价值观是军人实现自身价值和体验意义感的基础,也是使命感形成的基础。二是清晰的自我认识。清晰而真实的自我认识是感知使命感的基石。军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工作价值进行积极和客观的评价,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明确今后的目标,并在工作中检验自身的能力和感知自身的价值,只有官兵充分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并对生活充满希望,才能真正清晰自身的职业使命。三是自我导向型职业生涯态度。具备这一素质的军人能结合其内心追求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遵循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敦促自己时刻秉承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其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切实体会到幸福感。随着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职业和工作环境必然会发生极大地变化,军人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不断强化个人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体作用,并依据真实的内心主动追寻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自己感知到在军事职业中的使命感。

(2)组织因素。领导行为方式是影响官兵如何看待军事职业的关键组织要素之一。军队特殊的职业环境和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使得领导行为方式对官兵的影响尤为重大。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向官兵描绘令人向往的愿景和使命,能够激发官兵的工作激情与创新精神,促进其对军事职业的认同感,进而积极影响部属的使命感。而精神型领导以自身的乐观态度和精神风貌感染部属,使之感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并为自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感会进一步激发部属的使命感。军营文化氛围和组织管理实践是构成官兵工作环境的基本要素,强调个体发展的组织文化会使官兵体验到组织对自己的支持,强调人际和谐与团队精神的组织文化则会使官兵体验到来自周围同事的支持。组织支持对个人的组织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有积极影响,体验到组织支持的官兵通常会具有更高的使命感。因此,重视官兵职业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强官兵的使命感。另外研究表明,使命感来源于人与岗位的匹配,当能力特征、工作特点和组织供给高度匹配时,官兵更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更容易产生使命感。

(3)社会环境因素。军人使命感包含有强烈的利他倾向和奉献精神,从社会环境层面来看,社会网络关系对军人使命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是社会认同。社会对某种职业的认同,体现着普遍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社会对军事职业的认同,才能促进军人个体对职业认同的增强和持久,并在军事职业中体验到价值和意义。二是社会支持。包括对军人的情感性支持和对军属的工具性支持。官兵感知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关注、赞赏、支持与尊重时,会受到鼓舞和激励,这有助于提升对职业的认同和对工作的激情,并增强官兵努力工作并回报社会的动机。个体最亲密的关系无疑是家庭关系,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无法对家庭提供相应的帮助,造成长久以来对家庭的亏欠心理,这是影响军人群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解决好军属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无疑为军人免去了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军队的建设中去。

4 增强军人使命感的培育途径

(1)加强使命感教育,提升军人心理认同。“视工作为使命”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先天倾向,亦非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化状态,而是可历经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是强化军人身份教育。引导军人充分了解其职业与身份的概念和意义,使官兵清晰职业的使命以及服务对象,通过类似“军民一家”的社会舆论,让他们认识到其职业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使其在富有激励和责任感的环境下成长,充分激发军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促进军人的身份认同。二是开展党史、军史教育。让官兵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和所创造的辉煌,使其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产生无限的热爱,对军旅战友充满尊敬,不断增强军人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军人追求军旅梦想、愿为革命奋斗终身的革命热情,促进军人的情感认同。三是加强职能教育。扎实抓好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创新理论学习,确保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促进军人的价值认同。

(2)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军人认识自我。感知使命感的基础是了解自身的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9]。个人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主动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业中感知到什么才是自己的使命。军队相对封闭的环境、高强度的训练、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军人无法协调处理训练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长期处于迷茫和焦虑的状态。军队建立心理服务部门,提供心理咨询与职业咨询,帮助官兵调整积极的心态并对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启发军人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审视和评价,从而认识真实的自我。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和宣言,足以说明个人力量的无穷性。现实自我指向现在,理想自我指向未来,应该自我连接现在和未来,当个体充分了解真实的自己,认识到现在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这种差距为个人提供了一种目标感和意义感,激励个人为了达到理想自我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职业行为中。清晰的人生意义、明确的人生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的追求与奋斗,就是感知和发现自己使命的完美之路。

(3)加强职业发展规划,优化军人成长途径。加强军人职业发展规划,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既是军队职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组织的意志,也是军人实现个体职业发展,满足精神物质需求的有效途径。军队主体和军人个体两者在当代哲学视野中具有典型的“主体间性”,表现为两个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和活动,“共赢”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军队组织赢得军官个体献身精神的关键因素[10]。加强职业发展规划,使军人对未来工作自我更加清晰。未来工作自我即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今后长期的工作充满憧憬和希望的一种概念。研究表明,未来工作自我可以激励个体本身产生主动的职业行为,有利于其快速适应职业生涯等。这种激励作用可能来源于个人现在自我与理想的未来工作自我的差距,推动现在的自我为着目标和实现未来的工作自我而努力奋斗。所以,明确且坚定的未来工作自我能够让个体觉得人生充满意义,进而有效地激励个人产生主动的职业行为,并在过程中感知自己的职业使命。

(4)改善领导行为方式,创造和谐组织文化。领导因素是组织投入中的一种重要交换要素,对部属的认知、态度、情感甚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思潮的冲击,当代军人尤其是青年军人思维日益活跃、个性张扬,对军队的管理和领导行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认真观察、研究自己和部属不同的心理状况,深入了解和包容部属的个人价值观、目标等,在完善和发展自身的同时,将积极独立的态度传递给下属,领导者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会让部属感知到情感性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部属积极参与工作的主动性。营造和谐稳定的组织氛围、培养军人健康的工作心态,有利于推动军事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同时促进上下级的良好沟通,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支持,有利于凝聚团队力量、推动组织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同时,官兵的心理、行为、情感等因素均能受到积极的影响,让官兵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使其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生存与发展、在积极的态度下不断成长。在和谐的组织环境中,官兵感受到来自组织方面的尊重、关怀、支持与肯定时,会受到极大的激励与鼓舞,增强对组织的认同与拥护,并激发出强烈的工作激情。

(5)强化军事职业社会认同,建立军人家庭支援中心。社会是军队的母体,社会环境对军人职业心理状态的变化具有深刻影响。只有发挥国家和军队的主导作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军队对外宣传,强化社会对军人职业的认同,增强军人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激发军人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职业中。一是完善《国防教育法》和《兵役法》等法规。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突出教育重点,丰富教育形式,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努力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使社会重新树立起当兵光荣、保卫祖国光荣的思想观念,进而认同军人群体的重要价值。二是建立军人家庭支援中心。由军队在全国设立适当数量的支援中心,依靠政府、军队与志愿者三方力量维持其正常运行。援助内容包括: 军人家属住房、医疗、就业、搬家安置等,为照顾不上家庭的军人提供种类齐全的免费家庭援助服务,这无疑是使军人安心服役的有力措施,对培育军人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结 语

军人使命感将军人个体职业发展和整个军队建设有效融合起来,对提升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军人的价值观和军事职业的吸引力受到很大的冲击,导致部分军人使命感淡化。当前,我军正积极推进体制编制改革,提升军事职业的比较优势,对于全面培育军人使命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1] 张春雨.职业使命感:结构、测量及其与幸福的联系[D].重庆:西南大学,2015.

[2] 黄文涛,潘庆华,章凌,等.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N].解放军报,2014-11-24(1).

[3] 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08,40(3):358-367.

[4] 谢宝国,辛迅,周文霞.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6(5):783-793.

[5] 裴宇晶,赵曙明.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职业承诺与工作态度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5,28(2):103-114.

[6] 陈逸雨.职业使命感对工作投入影响研究——以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7] 商开慧.使命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8] 张江平,王明东.军人战斗精神生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培塑路径[J].知与行,2016,8(3):81-85.

[9] 田喜洲,谢晋宇,吴孔珍.倾听内心的声音:职业生涯中的呼唤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7-35.

[10] 焦艳.论中国特色军官职业精神培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20-124.

(编辑:张硕)

SenseofMissionforSoldiersandItsCultivatingApproaches

WANG Heng

(Xi’an Campus of Political Academ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Xi’an 710068, China)

To enhance military occupation attraction and sense of mission and honor for soldiers, after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sense of mission, the paper firstly explores its influ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working attitude, work behavior, and military organization. The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sense of mission for soldiers is affected by individu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follow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sense of miss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sense of mission,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ervice, strengthening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improving leading behavior, and intensifying social identity of military occupation.

sense of mission for soldiers; military occupation; military construction

10.16807/j.cnki.12-1372/e.2017.10.018

E221

A

1674-2192(2017)10- 0076- 04

2017-05-04;

2017-06-05.

王 恒(1987—),男,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使命感官兵军人
军人母亲
幼儿教师感恩特质与职业使命感的交叉滞后分析*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雄关漫道
军人就该这个样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