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形象塑造国内研究述评
2017-01-01李庆帆
李庆帆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200433)
● 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PoliticalWork
我军形象塑造国内研究述评
李庆帆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200433)
随着我军对形象塑造的愈发重视,军队形象塑造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分析军队形象概念、类别、特征功能的基础上,从历史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及其他学科角度提出我军形象研究的基本路径,指出我军形象塑造研究存在视角高度集中、以对策性研究为主,缺乏理论关照、研究维度相对单一,场域较为聚集、成果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军队形象;形象塑造;军队建设
自古至今,形象问题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军队形象更是在军队诞生之日便与之相依附,影响着军队的建设与发展。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想要实现战略企图,无一不高度重视形象塑造。研究发现,早期的军队形象研究多被融入国家形象研究之中,但随着世界各国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软实力”的认识逐渐深入,军队形象的价值愈发凸显,其相关研究也逐渐独立出来。 2006年,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军队形象塑造问题。此后,国内关于我军形象问题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习近平主席不断强调,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不只是面子,而是面子里子都要有样子。鉴于此,相关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迅猛发展。
国内关于军队形象塑造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赵喜海在《政工导刊》上发表《自身形象的感召力》,我军形象研究逐渐展开。迄今,国内形成了以刘大勇、汪彦良、刘开骅、钱立勇等为代表的核心学术群体,和以原南京政治学院、原西安政治学院为主要代表的研究重镇,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
1 我军形象研究的概念框架
1.1关于军队形象基本内涵的研究
关于军队形象的基本内涵,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见解。早期,吴志忠在军队政工网“建言献策”栏目发表的《关于加强我军形象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对军队形象做出了定义。汪彦良[1]认为:“军队形象,是军队各种外在表现的总和,是军队内在的性质、宗旨、使命、能力、作风的体现,是人们在对军队及其行为直接或间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印象、评价和态度倾向。”这一定义对军队形象的本源、本质、存在形式作出了较为全面深刻的释义。朱建荣[2]则认为:“军队形象的本质不仅是军队性质、宗旨、作风、纪律、精神等综合因素的一种集体表现,也是公众对军队这一特殊团体综合态度的一种直接反应,包括肯定与否定、正面与负面等认知情感的综合反应。”这一定义突出了社会公众这一认知主体在形象建构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认知情感的综合性。赵梦雪、罗荣华、张韧、廖国庚等[3-6]认为:“军队形象是军队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该定义表述言简意赅,更加直接、清晰地概述出军队形象的主要内容和形成机理,因此也得到国内诸多学者采纳。综合上述定义,可以总结发现以下问题。
(1)军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军队的整体性感知,这种感知是由该军队的宗旨、性质等内在精神和作风、能力等外在行为综合而成。军队形象从本质上讲,可以理解为是社会公众对军队的各种感觉的再现,是对军队事物的感知。由于人的感知受年龄、学历、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也都千差万别,军队形象的优劣不仅仅与该国军队的实际状况有关,也与形象赋予的社会公众息息相关。
(2)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军队形象的认知态度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从而形成了公众的政治感觉、政治情绪、政治态度、政治意志与政治动机等政治心理活动[7]。军队的本质就是国家机器,是天生的政治产品。军队形象,无论是内在精神的形成,还是外在行为的规范,都是以国家政治制度为依托,社会公众对军队的宗旨、性质、目标、行为等的认知和态度,实质反映的就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态度。
(3)军队形象的构建是一种互动的政治过程。军队形象的构建过程,不仅是社会公众对军队各种信息的输入过程,同时也是军队自身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军队要想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与认可,就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在互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形象。
1.2关于军队形象类别划分的研究
对军队形象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众能够更加全面、真实而又准确地了解军队、认识军队。国内关于军队形象分类也都基于不同研究视角作出不同的类别划分。王守福、文琦、磨玉峰等[8-9]学者较早地对军队形象进行了区分,其划分相对较为简单,但为今后关于军队形象划分研究提供了思路。汪彦良[1]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类别划分,他认为军队形象从表现层次上看,可以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从表现要素上看,可以分为政治形象、军事形象、道德形象和作风形象;从表现主体上看,可以分为总体形象、部(分)队形象和军人形象;从认识主体上看,可以分为境内形象、境外形象、友方形象和敌方形象;从表现属性上看,可以分为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真实形象与虚拟形象、现实形象与理想形象、艺术形象。他以不同维度对军队形象进行剖解,可谓涵盖了军队的种种形象。朱建荣[2]则按照时间跨度、表现要素、行为主体、认知主体和表现属性等不同标准对军队形象进行了区分,可分为历史形象和现实形象,整体形象、部(分)队形象、组织机构形象和军人个体形象,国外形象、国内形象、自我形象和他我形象,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真实形象与虚假形象,政治形象、军事形象和道德形象。
综合以上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军队形象划分参照不同的标准,形象展现的形式与方式也各不相同,这也为军队形象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但是无论从何种维度划分,任何一种形象都不是单独存在,它都是各形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关于军队形象特征功能研究
关于军队形象特征功能的研究,随着国内学者对军队形象研究的深入,该问题也基本上得到较为一致的认识,即军队形象具有强烈的客观性、主观性、政治性、战略性、时代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具有凝聚、吸引、调节、制约、失范、威慑等多重功能。王守福[8]认为,军队形象的功能表现在对内部的凝聚功能、对外部的吸引功能、对社区的协调功能、对社会的示范功能和对敌人的威慑功能。腾云[10]认为,军队形象具有凝聚军心、协调军民关系、推进军事文化发展的功能。张世一[11]则将军队形象与民族精神相联系,认为军队形象对民族精神具有塑造价值。朱建荣[2]认为,军队形象在社会公众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任何高科技、高智商所无法生产和比拟的。军队形象对公众的心理、精神、情感的某种安慰、激励与寄托,能够满足公众的安全需要,而安全则是公众需要中最基本也最现实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的新颖之处在于,更加着重强调军队功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体现军队的本质属性,即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国家机器”。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发现:一是和平时代,军队形象的战略威慑功能愈发凸显。军人的天职是打仗,军队的职能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然而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战争其实并没有走远。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军队的威慑作用在当今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价值,只有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树立起“不怕打仗、敢打必胜”的军队形象,才能制止战争。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军队形象更具有多元功能,军队形象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发挥的职能功效也越来越显著,它所创造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前所未有。
2 我军形象研究的基本路径
2.1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我军形象塑造
我军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支高度重视形象的军队,风雨历程90年,积累下了宝贵的形象塑造经验。梳理历史形象,总结历史经验,启发当前军队形象建设,这也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军队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于跃进[12]通过分析我军历史形象的基本特征,挖掘我军历史形象的可借鉴之处,进而梳理出我军历史形象展现与运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孙建呐[13]认为,党在领导军队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忠诚于党、听党指挥”作为我军形象建设的根本原则,把“服务人民”作为展示形象的行为准则,把发挥思想政治优势作为形象建设的基础工程,并始终坚持为形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4个方面是我军形象建设的宝贵经验。朱纯辉、王建华[14]进一步挖掘出我军在民主革命时期形象塑造的经验,研究的历史阶段更加聚焦。他们通过梳理民主革命时期我军形象塑造的具体做法,从而总结出我军形象塑造的历史宝贵经验。刘大勇[15]关于我军形象塑造的历史经验研究则更加注重塑造的方式、方法,他通过梳理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主要历程,归整出我军形象传播塑造的基本经验。除此之外,钱立勇[16]、郭茹[17]都相应地梳理了我军的历史形象,并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综上可以看到,我军历史形象的流变与塑造经验总结是研究我军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研究既可以宏观地梳理建军以来我军形象塑造的历史经验,也可以微观地以某一历史时期为突破口进行阶段性研究;既可以以某一种形象塑造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可以聚焦某一方面的形象作具体研究。我军形象塑造形成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军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几代人建军、治军的宝贵结晶,总结归纳这些优良传统,能够更好地为我军当前形象塑造提供经验。
2.2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我军形象塑造
纵观当前国内关于我军形象塑造的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传播学领域。关于我军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传播现状、传播缺憾、传播机遇与挑战等研究可谓是成果丰硕,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占据了我军形象研究的半壁江山,因此关于我军形象的传播与塑造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相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笔者依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简单地归纳分析。
(1)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我军形象传播。当前,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我军形象传播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外媒体传播内容比较、传播策略比较等方面。如:张韧、刘燕[4]运用构造周(composite week)抽样法,对中美两国国防部网站2013年登载的新闻抽样分析,通过比较报道方式、议题、信息源、关键词和基调等方面,分析中美两国国防部对我军形象网络传播策略的差异,并在对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网络传播改进意见。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地对比出中美两国国防部网站对军队形象传播塑造的差别,并就我军形象传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这为我军今后的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指导。马向慧[18]则是通过对3个不同官方微博,运用框架理论分析三者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对3个微博传播的主题、信息源、切入角度、表现形式、关键词以及语言运用等分析,提出新浪微博平台军队形象传播存在宣传基调明显、新闻框架单一、没有借助微博平台优势等3个方面的问题。
(2)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我军形象传播。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及其变化的分析。国内关于我军形象传播的研究也多采用此研究方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刘开骅[19]通过对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等4家媒体对中国海军护航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西方主流媒体“他塑”的中国军队形象。张玉、徐燕雯[20]同样是通过新闻事件分析我军形象传播,他们通过分析《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两家美国主流媒体对我军在汶川大地震中救灾的新闻报道,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出美国两家报纸关于我军在救灾中的形象。与刘开骅的研究所不同的是,张玉、徐燕雯的研究更注重西方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更关注两大报纸的传播优势;而刘开骅的研究则更侧重分析传播中的形象塑造问题。除此之外,蒋雯燕、李利红[21]与成奕萱[22]都通过内容分析研究法对我军形象传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为我军形象传播塑造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3)其他研究方法研究我军形象传播。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提到的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外,个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也都被运用到我军形象传播研究之中。如高思远[23]通过分析“原南京政治学院为毕业学员配发佩剑和军人身份牌”这一热点个案事件,将军队形象置于符号矩阵理论下,探索负面舆论产生压制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再如,刘大勇[24]以我国某研究机构关于我军国际形象的调查研究数据为基础,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叠像机理”下的军队国际形象构建的途径和国际形象博弈的途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可以发现,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我军形象可谓成果丰硕、视野广阔,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也不难发现,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我军形象所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些雷同,大都认为当前我军形象传播的不足表现在传播能力不足、话题体系差异、传播渠道单一等。虽然我军形象传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很少有学者真正研究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过多倚重于提策略,而很少从军队形象传播规律、传播特点来做文章。
2.3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研究我军形象塑造
军队形象的实质就是公众对军队的印象,形象的形成必然是建立在军队与其他群体、组织或个人的交往基础上,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因此国际关系学自然也成为研究军队形象的重要学科之一。虽然直接以此为主题的研究不多,但诸多以军事外交为主题研究国际关系的文章、著作或多或少涉及我军形象问题。刘大勇[25]在分析我军国际形象塑造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军事外交塑造我军国际形象的策略。邵青[26]主张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我军良好形象塑造的国际舆论环境,不断提升应对形象挑战、展示我军形象的能力。刘林智[27]则更加紧密地将军事公共外交与军队形象塑造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通过开展军事公共外交,将有助改善我军国际形象,走出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的国际舆论困境。除此之外,张芳[28-29]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对我军形象的塑造、维护作出论述,这些学术成果都为研究我军形象提供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
综上可以发现,从国际关系学的视角研究我军形象,主要是针对我军国际形象的塑造。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的扩展,军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会更加频繁,不同国家军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军队国际形象的塑造面临的时代课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可以预见,军队国际形象塑造的现实需求必然需要更多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国际关系学、外交学等学科对我军形象的塑造与维护的关注必然会越来越多。
2.4从其他学科角度研究我军形象塑造
军队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因此除上述谈到的历史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作为研究主力外,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也都对此有所研究。罗荣华等[3]认为,军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典型形式,加强公共关系建设,是规范和促进军队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乔翔[30]将管理学的理论嵌入军队形象塑造中,认为军队形象规划、塑造、传播、控制是军队形象管理的主要环节。胡小琳[31]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我军形象传播与塑造提出思考,他强调从心理角度加强我军形象塑造和传播,增强民众对军队形象的心理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对我军形象的研究深入而又详实,充分认识到了军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同时,相比军队形象研究初期,国内学者关于军队形象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路径、多视角的态势。并且最为可喜的是,近年来除传播学以外,其他学科对军队形象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为我军形象塑造提供了更多的策略与方案。
3 我军形象塑造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视角高度集中,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在诸多研究之中,以传播学视角研究我军形象塑造占绝大部分,研究学科高度集中。毋庸置疑,军队形象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传播塑造,离不开传播学的理论支撑。然而,军队形象本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过度将军队形象的研究视角集中在传播学领域,不仅不利于学术研究本身,更容易受学科视野的限制,把军队形象塑造简单的等同于军队形象传播塑造。近些年,虽然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研究学科高度集中的问题,尝试从不同学科进行研究,但是研究成果依然屈指可数。
与此同时,我军形象塑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策研究方面,尤其是集中在传播对策研究方面多是平行研究,策略的突破性、创新性、实用性不足。我军形象塑造研究应当更加关注形象塑造的现实问题,要善于结合新时期我军形象塑造的要求、特点与变化,根据不同的形象问题探索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同时,形象塑造的宏观层面研究要受到重视,塑造过程中的法规制度保障、形象维护机制、危机应对机制等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2)研究缺乏理论关照,研究维度相对单一。当前,我军形象塑造研究理论关照严重不足,现有的研究多数以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为理论基础,强调军队形象的威慑作用。在以传播学为主导的研究中,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必然选择。尽管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研究主题起到理论支撑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真正关注到国外有关军队形象的理论,也很少在对军队形象研究中进行理论的建构。理论的缺乏往往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和割裂。军队形象的研究亟待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推动军队形象塑造研究的不竭动力。
囿于军队形象塑造的理论关照不足,军队形象塑造的研究方向也因此得不到有效拓展。纵观当前研究,我军国际形象塑造基本上占据军队形象塑造研究的主导,军队形象研究维度相对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同质化严重。军队形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维度的军队形象所表现出的特征和功能都不尽相同,塑造的方式、方法都各具特点。军队形象塑造的研究应当扩大范围,把不同类型的军队形象都纳入研究体系之中,从不同形象中探索、创新塑造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我军国内形象塑造的研究尚待加强。当前,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军队国内形象的塑造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因此,我军形象塑造研究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军队改革实际,增进对国内形象塑造的关注,从而为解决改革时期我军国内形象塑造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提供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方法论指导。
(3)研究场域较为聚集,成果的系统性不足。当前,关于我军形象塑造研究的场域主要集中在军队宣传管理部门、军队新闻媒体和军队院校,从事我军形象塑造研究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军队人员,地方学者从事此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军队内部的研究更侧重于实际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也导致了研究偏重对策性的问题。受学缘和研究场域的影响,我军形象塑造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意义、公关意义、传播意义等层面,缺乏形象塑造的专业性视角,其专业性、学理性难免受到一定影响。
更需要提出的是,目前关于我军形象塑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系统性。国内研究过于碎片化,很多学者研究问题的持续性不够,因此也很难形成系统性的学术著作。
综上所述,我军形象塑造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仍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补齐研究短板,积极探索我军形象塑造的理论支撑,不断完善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军队形象塑造的效用重大、意义非凡,必须充分认清其理论和现实价值,不断加强学术成果创新,推动我军形象塑造实践迈上更高台阶。
4 结 语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对我军形象研究的视角是动态发展的,多元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形象塑造的机理提供了多维角度。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军形象塑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所产生的应用价值也为新时期我军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借鉴参考。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军形象塑造的理论建构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科学性亟待提升,我军形象塑造研究只有始终围绕军队建设发展的实际展开,才能获得真正的阐释力。
[1] 汪彦良.军队形象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44-60.
[2] 朱建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 罗荣华、邓科良、黄赞宏.军队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公共关系学解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4):105.
[4] 张韧,刘燕,军队形象网络传播策略探析——基于中美国防部网站新闻的对比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4):93-98.
[5] 廖国庚,滕云,高立英.论新时期军队形象的塑造[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3):52.
[6] 赵梦雪.新时期军队形象内涵解析[J].法治与社会,2011(35):289.
[7] 高民政,徐林.政治科学与艺术[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9:423.
[8] 王守福.军队形象的特征和功能[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31-33.
[9] 文琦,磨玉峰.军队形象塑造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17):81.
[10] 腾云.加强新时期军队形象建设[J].政工学科,2010(7):53.
[11] 张世一.军队形象对民族精神塑造的价值[J].政工动态研究,2007(14):29-30.
[12] 于跃进.运用我军历史形象增强军队形象塑造力的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6):18-22.
[13] 孙建呐.我军形象建设基本经验初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S1):65-68.
[14] 朱纯辉,王建华.民主革命时期我军形象塑造的基本经验[J].军事历史研究,2013(4):32-36.
[15] 刘大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形象传播的主要历程和基本经验[J].军事历史,2012(5):18-22.
[16] 钱立勇.美国舆论中的新中国军队形象流变与成因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8):38-50.
[17] 郭茹.邓小平新时期治军思想对维护人民军队形象的指导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18] 马向慧.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军队形象传播研究——以@军报记者、@央视新闻、@人民网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6.
[19] 刘开骅.西方主流媒体“他塑”的中国军队形象——以美联社等四家媒体对中国海军护航报道为样本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0(8):50-56.
[20] 张玉,徐燕雯.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J].今传媒,2012(2):37-41.
[21] 蒋雯燕,李利红.框架理论透视下看中国军队形象的自我构建——以中国军网(英文版)海军亚丁湾护航军事报道为例[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1):36-40.
[22] 成奕萱.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23] 高思远.符号矩阵理论视角下军队形象塑造解读[J].东南传播,2014(10):68-70.
[24] 刘大勇.解析军队国际形象传播的“叠像”机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2):103-107.
[25] 刘大勇.军事外交中的我军国际形象塑造[J].对外传播,2011(8):7-8.
[26] 邵青.在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彰显军队形象[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4):46-50.
[27] 刘林智. 军事公共外交与中国军队国际形象塑造[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8] 张芳.当代中国军事外交——历史与现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1-436.
[29] 张芳.中国军事外交与军事对外传播[J].国际展望,2012(1):48-55.
[30] 乔翔.军队形象管理初论[J].国防科技,2011(3):43-44.
[31] 胡小琳. 从“心”开始——以心理认同为基础的我军形象传播新思维[J].中国领导科学,2016(增刊):138-141.
(编辑:张硕)
ReviewonImage-buildingofOurArmy
LI Qingfan
(Political Academ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long with the emphasis on image-building, military image-building becomes a research hotspot.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cept, category, features of army image.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ath to study army image from history,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other subject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several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studying image-building of our army: the perspective is focused on countermeasure study, the study dimension is unitary, and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achievement is insufficient.
army image; image-building; military construction
10.16807/j.cnki.12-1372/e.2017.10.016
E222
A
1674-2192(2017)10- 0066- 06
2017-03-21;
2017-04-10.
李庆帆(1992—),男,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