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校园背景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6-12-31董礼
董 礼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基于数字校园背景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董 礼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数字校园背景下,高校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转变、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视角提出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数字校园;高校;财务信息化
“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中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通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校园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从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全过程,都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运用并有机结合,实现高校财务数据在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顺畅流通,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内涵发展。
1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资金渠道来源的多元化,高校财务关系日益复杂,迫切需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升高校财务服务能力。因此,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显得非常必要。
1.1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求
首先,落实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管理信息化应该广泛普及,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其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上要求实行集中核算、分级管理,迫切需要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来解决不同校区之间会计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搭建起适用于高校发展的动态财务管理平台。再次,高校自身内涵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内涵建设需要财务信息化建设向共享化和智能化转变,构建高校整体财务规划与分配资金计划、高效处理财务数据,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为高校科学决策提供财务支撑。
1.2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工作需要从传统手工作业向信息化、共享化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数据资源共享。高校财务管理实现全过程精确动态管理转变,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时效性、可靠性。借助财务信息系统数据的实时传递,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复度、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高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经过授权可以对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如校内的学生学费查询、教职工工资查询;校外的税务机构、财政机构也可以及时监督高校财务情况,避免因财务信息失效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1.3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通过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能使高校妥善、科学地管理资金的收支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在现阶段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在基础会计信息的核算、报表输出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大幅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再次,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财务监督职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高校的财务信息互联共享,提高了高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有利于财务人员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加强高校的财务监督职能。
2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整体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完善。
2.1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财务信息化意识淡薄
目前,有些高校的管理层没有充分理解财务信息化的内涵,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高层次。长期以来,高校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不全面,始终无法将信息化手段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支撑高校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受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仍将会计信息作为高校的财务秘密加以保护,阻碍了财务信息的互联共享,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高度信息共享财务信息系统对高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同时,高校普遍对财务信息化的整体施投入不够,“重硬件采购、轻人才培养”特别是对熟练信息化技能的会计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导致财务部门仅停留在传统的电脑记账、出报表层次,阻碍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2.2高校缺乏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信息化人才
人才匮乏瓶颈是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一大批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
2.3互联网风险导致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安全缺乏保障
数字校园背景下,高校校内外之间、部门之间处于动态的开放环境中,财务信息化建设必将使高校的财务信息系统处在高风险的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财务数据的网络安全性。目前,校园网络安全风险高,高校财务网络安全涉及财务信息系统安全很多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可能遭受黑客的闯入、非法访问、病毒侵入等导致的非法交易事项,从而导致会计基础信息失真。只有解决好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才能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提高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2.4缺乏相关配套制度,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不恰当
首先,当前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给财务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度障碍。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高,但数据安全、权限设置、流程管理等有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其次,高校财务信息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有重要影响,部分高校由于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实现上都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停滞不前,无法满足高校财务的科学精细管理要求,使高校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决策咨询作用无法实现。
3 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由于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统一思想,缺乏合理规划和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也仅以满足基本财务运行为目标。高校要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首先,领导要有强有力的重视,切实转变管理观念,紧跟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高校管理层要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这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证。其次,全校要统一思想和认识,合理规划和组织,由财务部门牵头制定本校财务信息化实施的战略与规划;再次,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加快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进程。
3.2创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首先,迫切需要从管理模式的创新上来解决,依靠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要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新的管理服务,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渡。其次,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构建高校院系部门二级管理机制,建立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构建信息化网络式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并通过信息、机构和监督来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财务预测与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为高校管理层提供综合财务决策咨询服务。
3.3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财务信息化综合能力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加强员工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引导财务人员习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化,建立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使技术人员熟练操作财务管理软件,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3.4强化校园网络安全,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环境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现,首先,应完善财务数据管理制度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高校财务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信息管理部门有义务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安全管理,确保数字化校园中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完善财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岗位责任,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规范网络操作。其次,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系统风险警示机制,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嵌入日常工作中,帮助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确保高校财务信息安全。
4 结 语
数字校园背景下,财务信息化是高校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实现了财务工作方式的全面创新,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实现了高校数据与资源共享的目的,促使会计职能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智慧高校奠定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景莉.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2013(6).
[2]丛磊.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11).
[3]胡迅.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2(2).
[4]解飞,李萃.新形势下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6).
[5]王咏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山东纺织经济,2014(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24
F232;G475
A
1673-0194(2016)14-0038-02
2016-06-08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目前,高校中财务人员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偏低,信息化知识更新接受能力差。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性,不能真正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满足财务信息化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会计处理相结合的高端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具有较强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更是稀缺。人才因素成为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