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2016-12-31文/吕

财会学习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目标信息化

文/吕 岚

关于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文/吕岚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管在政府部门或者是工厂企业,在实践当中,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展开论述,并通过研究民营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对民营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解决方案。

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20世纪以来,我国的企业逐步开始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将其大幅度推行。在过去的十余年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身体力行地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企业管理中。但同时,由于不同的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出适合我国市场环境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和体系,对于我国各大中小型集团企业都是非常迫切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总体预测,主要包括有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全面预算管理除了是一种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特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更是能够鼓励企业中全体员工都参与经营管理的一种途径。全面预算具有规划、沟通、协调、监控、绩效评估等一些综合管理的功能,保证了企业能够有效的提升运行效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也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推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民营企业运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不完整,缺少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通常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比较单一,没有专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全面预算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常见的是财务部门兼任,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影响。而有些民营企业尽管开设了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对于整个预算管理过程没能进行系统的把控,和其他部门未能进行合理的工作数据交接。

(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制定不合理,影响预算管理效果

在实践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对于自身经营情况的周期性总结并不重视,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时没有具体的数据进行参考,使得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失真或是随意捏造数据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周期性的经营状况总结,对于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也无法实现准确的把控,因此预算管理目标有可能偏离现实情况,无法给企业的经营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全面预算管理未能运用信息化工具

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仍然采用提交和汇总整理手工制作电子表格的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信息化工具的权责既定和流程限制,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可能很轻易地就被篡改,导致数据失真,以及在进行数据校对和修正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版本混乱的问题,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紧密性,导致各种数据的流通率较高,因此当缺少信息化工具时,各项数据有可能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而混淆。

(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考核与激励

由于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考核和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员工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待预算编制的态度也不够认真,使得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有所削弱,甚至整个全面预算的目标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

三、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分工明确合理

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战略与目标,就必须有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预算组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①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即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预算的指导、审核、批准、实施、监控及提出考核奖励意见。其成员包括企业的总经理及其他高管,由董事会任命。②预算管理日常工作机构,即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报告、执行和日常的监控、调整、考核等。③预算执行单位,可以是子公司、分公司或项目部。预算执行单位就是分别执行运营预算或财务预算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最小的组织单位。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

全面预算需要纳入全公司全部业务,全员参与,全程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中间过程持续跟进、考核、调整。从战略目标到年度经营目标,从年度目标到部门目标,从部门目标到个人目标,把目标作为承诺。一旦决定做预算,就得统一思想,从对预算的认识、预算工作的职责分工、预算的编制、目标的承诺都得统一起来。

企业的经营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工作内容之一,之所以能够长期顺利进行,就一定离不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考虑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通过提供职位晋升、发放奖金等形式,让员工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更能够找到动力,完成预算编制过程时也更加认真负责。企业平时的绩效考核也应必须以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基础,预算的执行情况应列入当期绩效考核,年终总结兑现绩效考核方案。

(三)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工具的运用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能够很好地促进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效果,因此,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应该重视起信息化工具的运用,例如可以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关键环节设立管理员,通过分权制衡的原则,将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系统化保护;同时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系统管理,在数据出现错误,无法正确比对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进行提醒,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录入数据时容易出现的纰漏;以及在进行整体的预算管理编制时,通过运用信息化工具,整个过程变得更为简洁而准确,从技术层面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1] 叶环欣.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学术理论,2013(9).

(作者单位:浙江博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目标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