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

2016-12-31文/庄

财会学习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行政资金事业单位

文/庄 婷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

文/庄婷

在我国不断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规范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的滋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预算的制定不够科学,执行不够规范,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看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结合体,也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由于我国独特的政治体制,一些部门往往在某些地区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另一些地区又是事业单位。所以一般将之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或本身的上级下级间关于财政资金分配,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和权责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合理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是其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度比较粗放,存在许多问题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已经无法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由此,加强预算管理程为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政府施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加强,是政府高效行政、链接行政的有力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使相关领导对单位内的资金数目、流向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更快的做出决策,提升效率,行政效率的提升,也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各部门的行为,促进依法理财

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的资金支出标准,并对支出情况进行审核。这就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可以有效防止腐败,保障预算的法制性、约束性,使政府部门真正做到依法理财、依法用财。

(三)强化支出管理,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使预算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等标准对项目分出轻重缓急,做出一定的倾斜。这样不仅可以使政府的支出更加规范、科学,而且可以当做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政府的支出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就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经济结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四)提高财政的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财政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可以更好地促进财政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有力的促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预算管理并没有被当作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地位甚至趋近于零,这就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足够的预算意识,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展开。此类问题具体可分为两方面:首先,部分领导自身的预算意识就不够,使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对于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置。其次,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同虚设。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与重复劳动。

(二)预算编制质量差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的编制对一定时期内的发展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严谨的态度,认真的编制与执行,才能发挥预算的真正作用。然而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用来进行预算编制的时间太短,方法也过于简单,导致预算错误百出,质量提高更是无从谈起。一方面,时间段造成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时间仔细调查研究,为完成任务只能简单应付了事,导致其编制的预算往往与实际差距很大。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编制程序,很多数据往往只能靠相关人员主观猜测,其准确性可见一斑。

(三)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预算来说,执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强调,单位预算一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必须严格执行,不许中途随意更改、调整。而实际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不乐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更改资金用途,调整或增减项目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某些部门甚至未经审批随意开支,挪用本该属于其他项目的资金。同时,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也普遍缺失,问责机制不到位,使某些人看到有漏洞可钻,于是更加肆无忌惮,是预算根本无法有效执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预算管理,编制科学的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应转变对预算管理的态度,认识其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不只是财政部门的工作,它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是分不开的,各部门都必须紧密配合,参与其中。同时,各部门应该认真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使预算能够真正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反映各部门的真实需求,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加快相关法制建设,完善预算执行制度

首先,各部门应该遵照《预算法》的要求,依法制定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使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其次,严格依照相关法规进行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保障预算的合法性,使预算做到有法必依。最后,健全预算执行与监督机制,增强执行的力度。要做到对每一笔资金的有效监控,防止资金的滥用与浪费,严厉杜绝腐败,保障预算的有效执行。

(三)强化预算地位,优化管理方法

预算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必须强化预算的地位,以保障对于预算资金的合理运用。同时,优化预算资金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预算,按照规定使用资金,严厉杜绝超支与浪费。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还应集思广益,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求更加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提升编制预算的效率以及质量。

(四)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首先,建立预算执行的岗位责任制。一旦财务预算被批准,各行政事业单位就必须认真负责的组织实施,并严格划分执行过程中的岗位责任。这样一旦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就能快速落实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避免因相关责任人能力不足或玩忽职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健全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将预算层层分解,全方位落实分配到各部门相关责任人,监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立体化的预算执行责任与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真正得到有效执行。

(五)分析预算执行结果,为制定更科学的预算做准备

财务人员应该全面而细致地分析预算的执行结果。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的信息数据,全面分析预算与实际支出资金数的差异并查明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准确的分析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潜力,为之后的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其次,建立并完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制定明确的考核内容、指标、时间等,将预算执行作为绩效的重要考核内容。

四、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公共服务部门,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算管理又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国必须加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与工作人员的预算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执行与监督的力度,以适应形势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刘惠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19).

[2]闫翠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执行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

[3]黄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6,04:45+47.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财政局)

猜你喜欢

行政资金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