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单基站定位技术研究
2016-12-31刘利国梁景远韩勇
刘利国 梁景远 韩勇
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单基站定位技术研究
刘利国 梁景远 韩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枣庄市分公司,山东 枣庄 277100
蜂窝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性产生重要影响,将其应用于移动电话中,不会浪费频谱资源,定位时也不会受到周围遮挡物的影响,定位的可靠性大大提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蜂窝无线定位方法,并研究了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单基站定位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单基站;定位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定位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军事等领域中。近几年,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移动通讯用户数量逐渐增多,对移动定位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由于GPS定位技术涉及到成本、体积、功耗等诸多问题,其被应用于移动定位中的可能性不大,蜂窝无线定位技术则表现出了更多的优势,因此对该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几种常用的蜂窝无线定位方法
首先是对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信号的衰减强度越明显[1],说明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就越远。几个基站共同测量、计算,对结果进行融合,就可以得到移动台的位置。其次是对信号到达角度进行测量,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AOA,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单元阵列作为基础。测量不同基站的AOA时,会得到一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几何关系作为依据进行推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得到移动单元的位置。最后是对无线电波的到达时间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利用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征。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一般还会对差分到达时间进行测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TDOA,主要是起到一种补偿作用,满足时间参考要求。
2 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单基站定位技术
2.1 AOA的获取
首先是常规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波束成型法,该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运算量小,目前被应用于雷达系统中。缺点就是分辨能力不强,会受到Raleigh限的制约,在一个波束宽度内,它是无法识别多个目标的,也就是说其精确定位能力不够强。其次是参数模型法,将信号特征作为依据,利用AR模型对信号过程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结果对方位进行估计。如果信噪比较高、数据长度也足够的话,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预估效果。第三是子空间类方法,其将协方差矩阵特性作为基础,大大提高了目标的分辨能力,这种方法不会受到Raleigh的制约,得到的方位参与非常准确,几乎不会出现偏差。这种方法在定位领域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最后是解卷积方法,其将输出数据作为两种参数的函数卷积,一是目标信号,二是信道传递参数。根据这种函数关系来估计目标方位。
2.2 TOA的获取
首先是模糊度图法,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匹配滤波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较容易实现,算法算对简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是最广泛的应用方法。其缺点就是同时分辨多个目标的能力差,同时发射信号也会对分辨能力产生影响。其次是解卷积方法,需要先构造滤波器,接收到数据经过滤波器之后进行解卷积运算,得到定位数值。这种方法对滤波器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再次是时延频率法,就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将发射信号与接收数据的频谱进行对比,用高分辨方法来分析对比结果,得到估计值,实现定位。最后是特征结构法,其将方差矩阵特征作为基础,并引入了MUSIC估算法,完成对相关参数的高分辨估计。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定位准确,但中间环节相对复杂,因此运算量比较大。
2.3 TDOA/AOA定位原理
其属于一种混合定位系统,该种系统中共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基站,二是移动台,三是定位设备。其中的定位设备属于一种车载装置,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使用,主要用于定位发起和实现,是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另外两部分则是被动参与到定位中[2]。具体定位原理如下:
首先是获取定位坐标,其中基站坐标表示为(xa,ya),由数据库存储和提供;定位设备的坐标表示为(x0,y0),是由GPS提供。二者定位精度相对准确,一般可以将误差控制在10米内。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以计算出二者的距离。
其次是距离之和L1+L2,在授时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现PN码同步,这种同步几乎不会出现误差。定位过程中,移动台会对基站进行监听,获取下行路线,进而得到PN码,最终得到时钟基准。由于延迟特性,所得到的时钟基准会相对落后,落后的时差基本是固定的[3],具体大小由L1决定。定位设备从功能上说与基站有一定的相似性,要求其时钟基准和网络同步,定位过程中,设备会对移动台上行链路进行监控,与上一步一样,会得到一个PN码,得到时钟基准,获取时差,具体大小由L1和L2共同决定。
第三是获取达到角,从列阵天线上获取。
第四,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定位设备以及基站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定位设备与移动台、基站与移动台的距离之和是已知的,达到角是已知的,定位设备与基站的坐标也是已知的。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根据角度、边长关系就可以求得L1和L2的具体数值,得到移动台的坐标,完成定位。以上就是单基站定位的基本原理,这一过程中使用了单台定位设备。为了降低误差,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多个定位设备,进行多次计算后求得平均值,这样误差会更小。
目前蜂窝无线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满足人们对定位功能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具有可移动的特征,如果待测目标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定位设备的位置实现多点测量,效果与同时使用多台定位设备是一样的。
[1]牛志升,周盛.能效与资源优化的超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新架构及其技术挑战[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10):1191 -1203.
[2]周江,顾芳明.无线电定位技术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及实现[J].通信技术,2003(04):66-67.
[3]吕文明.试析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15):115.
TN929.53
A
1009-6434(2016)01-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