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电厂建设中的焊接管理

2016-12-31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火电厂管理制度施工单位

王 轶

(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上海 200000)

纵观以往火电厂建设中的焊接管理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施工单位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焊接人员的素质低、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焊接技术较为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最终的焊接质量,损害了火电厂的利益,而且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火电厂建设中实施焊接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以改善火电厂的管道焊接质量,从而创建安全的供电环境。下面将对上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剖析。

1 火电厂建设中焊接管理的不足之处

1.1 焊接人员的素质较低

施工单位的焊接人员素质较低,在操作中经常会凭借自身的经验主义行事,不能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致使焊接质量无法达标。同时施工单位没有组织焊接技能的培训和相关理论的教育,焊接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都不能满足实际的焊接需求,也没有形成质量控制意识,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没有落实到位,再加上焊接人员自身的责任感较差,这些都为火电厂的焊接施工增加了难度。

1.2 人员配置不合理

由于火电厂的管道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对于不同类型的管道所要采用的焊接标准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焊接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以降低焊接成本,强化焊接质量。然而施工单位中高素质的焊接人员较少,其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又不符合火电厂高压管道和特殊工艺的焊接要求,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往往让一些焊接人员从事其能力范围之外的焊接工作,这为管道工程埋下了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1.3 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焊接工作的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焊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焊接管理,减少焊接中的各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可是部分施工单位对焊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焊接人员的工作缺乏可靠的依据,其行为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导致焊接施工中意外事故频频发生,给施工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4 焊接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很多焊接技术都在试验阶段,无法在施工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施工单位采用的焊接技术都较为落后,焊接效率和质量普遍较低,企业获得的利润比较有限。施工单位应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争取早日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焊接技术,随着新技术、新器械、新工艺的推广运用,资源的利用将更加科学、高效,焊接效率也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利益,进而促使我国的焊接工艺早日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2 提高火电厂建设中焊接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2.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强化焊接人员的质量观念,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焊接施工中,确保材料、设备、人员等施工要素都能够得到严格的管控。施工单位要设置多重质量检查岗位,各个岗位都要安排负责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直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质检人员的责任意识。每道焊接工序完成后都要有质检人员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工序要及时返工,避免质量问题的扩大;检验合格后的工序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作业。

2.2 制定专业化的焊接管理制度

专业化的焊接管理制度是焊接作业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通常包括焊接技术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等,每一项制度都要有完整规范的工作章程,以便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在焊接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将焊接管理的相关文件交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查,三方共同补充和完善内部细则,确保焊接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真正的发挥实效。

2.3 加强焊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材料和设备在采购和进场时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主要查看其外观是否完好,测试其性能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并与施工图纸进行对照,经检查无误后才能进场。由于焊接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庞大,在施工现场堆放难免会引起混乱,而且焊接材料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腐蚀变质,所以需要将当天用不到的材料由保管人员负责进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材料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根据名称、型号、规格分门别类的摆放好,用标识加以区分,同时要与易燃易爆物品阻隔开。此外,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且绝缘性能良好,接地可靠。

2.4 做好焊接人员的培训工作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对焊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好的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焊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操作人员和热处理人员,根据其工作岗位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使其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内部的标准规定,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术,工作在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则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焊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施工单位要训练焊接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其事故处理能力,以便灵活应对焊接施工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减少事故损失。

2.5 加强焊接过程的控制

焊接过程控制通常分为现场检查、技术指导、施工记录等方面,以此来验证施工过程中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焊接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情况以及有关焊接工艺纪律的遵守程度。分项工程施焊前,首先需查验上岗焊工是否通过焊前模拟练习考核,查验技术交底情况,未经技术交底、没有被交底焊工签字不得进行焊接作业。查验焊接现场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焊件潮湿或表面结露、积雪时禁止焊接。下面对焊接过程的具体控制方法加以说明。

(1)对口点固焊应遵循谁正式施焊谁点焊的原则。焊前预热和火焰法热处理,必须由有经验的热处理专业人员操作,并配备温度测量设备,及时填写记录,钳工不得进行焊前预热操作。

(2)锅炉受热面和热工仪表等小径薄壁管采用全氩弧焊工艺,中低压管道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工艺,凝汽器冷却水管应采用自动钨极氩弧焊,禁止使用气焊工艺。

(3)所有埋件结构、密封和支吊架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区域油、漆、锈和水泥块等污垢清理干净,可用火焰烤除。为避免手工电弧焊产生咬边和误伤承压管道,焊接前焊接区应清除油漆和浮锈。

(4)为加强高温高压管道的金属监督,对锅炉受热面设备制造焊口和四大管道工厂化配制焊口进行100%无损检验,射线检验比例不得低于50%。

3 结语

火电厂是重要的供电机构,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电力,保证生产和生活的连续性,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在火电厂的建设中需要对各类管道进行焊接,如果焊接时采用的材料变质,或者采用的技术不当,抑或者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焊接质量,为火电厂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做好焊接管理工作,对焊接材料、技术、人员等关键要素进行统筹管理,促使焊接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这对于火电厂的平稳运行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徐侠.焊接质量管理措施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

[2] 吕冰.火力发电厂境外工程焊接质量的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5,(20).

[3] 许文涛.浅谈国际火电项目的焊接管理[J].机电信息,2013,(33).

猜你喜欢

火电厂管理制度施工单位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火电厂节能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