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探索

2016-12-31朱彩云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银行业务投行

朱彩云

(温州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1 引言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投资银行的发展演变、主要业务及其运作过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投资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投资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领悟资本运作技巧,从而完善金融专业知识结构。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作为资本市场中直接融资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构——投资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例如,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投资银行配合完成企业的兼并重组;降低企业杠杆,需要投资银行配合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要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不仅需要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更需要一大批熟悉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因此探讨“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和运作技巧,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是课程自我完善的需要,更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 当前《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的案例资料汇编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的教学离不开案例资料的演示与讲解,业界案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投资银行的具体业务操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从投行角度分析的专业、系统地案例资料汇编,只能搜索到一些新闻形式的投资银行业务实践,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2.2 现有教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目前国内“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材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一些重要业务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没有对IPO流程的介绍,缺乏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区别分析,新三板市场也没有涉及到。而且投行的业务之间缺乏联系,如资本运作中的特殊目的实体(SPV)在杠杆收购、项目融资以及资产证券化中都有涉及,但教材缺忽视了其在具体业务中关联。

2.3 考试制度不够完善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对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目前的考查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或上交期末论文,课程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对投行业务的掌握情况,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投行业务实践能力。

2.4 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教师缺乏投资银行业务操作的实践经验,缺乏投行业务实践技巧的掌握,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纯理论讲述,这不仅无法提升教学中实践部分的深度,而且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很难提升。

3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 以投行业务为导向

每种业务均以学生熟知的企业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反敌意收购策略的讲解中,以大众保时捷并购反并购案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投行在反并购中的具体策略操作,如帕克曼防御和寻求股东支持,以及保时捷运用期权收购大众股份等。

3.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纯理论的课堂讲授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可采用视频辅助教学,如资本市场相关的纪录片《华尔街》、《资本市场》等,这些纪录片包含了理论和实际知识,以及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纪录片,看完后从投行的角度思考讨论,加深对投行理论知识的理解。

3.3 分组案例展示,提高学生参与性

采用案例展示学习法,让学生在学期初自愿分组,按投行业务自选案例,每组展示完之后,其他小组就该组的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小组成员的工作,也可以是案例中的相关内容。如在反收购策略中,针对“宝万之争”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所学反收购策略知识,站在万科的立场,为万科设计反收购策略,分析每种反收购策略的优缺点,并进行策略实施机制分析,增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接触更多投行实务案例。

3.4 注重课程内容关联性,实施一体化教学

如资本运作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杠杆收购中都涉及SPV(特殊目的实体),可以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讲解SPV的设立及其作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选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联系可以结合讲解,IPO和企业并购相结合可以讲解买壳上市在我国的特殊运作等,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投行各业务知识的关联性,加深学生对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的整体理解。

3.5 将投行业务与学生自身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投资银行是沟通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纽带。大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作为资金供给者寻找投资机会,也可能在毕业后选择创业从而成为资金需求者,创业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涉及投行中的风险投资等融资业务;企业发展成长后可能面临被大企业收购的风险,为了防止控制权旁落,在创业之初就应该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章程、毒丸计划等预防性反收购策略方面牢牢握住企业的控制权。当学生意识到投行业务和自身利息息息相关时,就会自发地主动学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投资银行业务的动力。

综上所述,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中的培养方式和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偏差,并没有发挥“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参与性为导向,构建实践能力培养的“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投资银行课程的特点,也正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中应坚持以提高学生参与性培养为教学导向,不断优化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投行专业人才。

[1] 陈志英.“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

[2] 杨卫平.《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银行业务投行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何创新构建可持续国际影响力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几点建议
浅析投资银行的内涵及业务
论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