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新人视域中“四有”新人的涵义
2016-12-31王智慧
王智慧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共产主义新人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尽管这一目标耳熟能详,但仍然存在对它的误解。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四有”新人与“四有”公民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四有”之中为何未提到“有政治”、“有法律”?这些问题有待澄清。本文用意即在于把“四有”新人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框架中,放在共产主义新人视域中对它的涵义进一步阐释。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新人的探索
共产主义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新人和新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这种新人有原创性表述,开启了对共产主义新人进行探索的先河。列宁、毛泽东同志又分别对共产主义新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表述,只有到邓小平同志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人理论,使这一新人体现出国别特色与时代特色。
1.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创造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新人是区别于旧社会旧人的,但这种新人并不是任何偶然的个人, 而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人,他们一生下来就有由上一辈人留下的大量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资料,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这种“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的一代活生生的历史的人,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新人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理论在后来进一步深化。这种新人只有在改变环境的革命实践中才能造就。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是相同的,只能被看作和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论及彻底废除私有制后将产生什么结果时说:“当十八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这种新人的理想人格是什么样子,马克思统揽人类历史对这种新人进行了描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在这里,马克思描述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全面发展的共产党人。自由人格是马克思用来表达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的理想状态。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性是新人的人格特点。这一理论的确立为后来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共产主义新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1.2 列宁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
在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新人理论和苏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列宁对社会主义新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从实践上来讲,苏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新人学说的提出奠定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巩固和发展又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要求。列宁清醒的知道,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有文化被列宁认为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一个先决条件,这里的文化不光指共产主义理论,还包括人类文明的一切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这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为了巩固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是共产主义教育和培训的基础。有了共产主义信念,才能理解不懈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这种奋斗恰恰为共产主义道德奠定基础。这里列宁强调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阶级成分,列宁认为:“工人和旧社会之间从来没有有一道万里长城。工人同样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的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由于工人阶级保留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没有清除掉旧社会的污泥,故这种新人的造就极具艰巨性,急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改造,也需要教育,年青一代如果被资产阶级争取了,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实践是造就新人根本途径,但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造就新人的关键。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学说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新人理论的具体运用,并作出了自己的发展。对于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新人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新人理论的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说到新人说的演变过程。新民说源出于《大学》,朱熹将此篇置于四书之首,新民观念广为传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新民”成为自己知识水平和修养境界已经很高的人对那些暂时还落后之人的一种指引和教化。近代新民教育始于严复,传播光大于梁启超。其志在救亡,通过灌输西方作为现代国民应具有的一些新思维、新道德以使民众成为现代民族国家之公民。梁启超明言,《新民丛报》取《大学》新民之意,足见与古代新民思想的传承关系,但近代新民说的工具性明显,理论依据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毛泽东的新民思想与古代和近代的新民思想有传承关系。毛泽东1910年下半年在湘乡东山小学堂读到了《新民丛报》,他说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后来他又参加和组织“新民学会”,改造自身,塑造新民。但局限性很明显。在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塑造信任的理论依据转变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人已经不是国家之“民”,而是一个“人”。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新人的内容作了具体分析,包括共产党员、革命战士、青年学生等几种类型,其新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共产主义新人必须坚持又红又专,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政治与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其二,共产主义新人必须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正确处理德、智、体的关系。其三,共产主义新人应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他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新人的探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四人帮歪曲为“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政治可以代替一切”的“政治人”,步入历史的误区。
1.4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新人的论述
邓小平以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卓越眼光,提出“四有”新人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有一个过程,1977年主持教育工作时,他就提出了“四有”新人的初步设想,而对“文革”破坏了社会风气,“我们现在要把风气扭转过来,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好的风气。要有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1980年底,他又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 为祖国作贡献, 为人类作贡献, 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1982年7月,他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到目前为止,邓小平已经形成了培养“四有”新人思想。1985年3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四有”全面培养人才目标,“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理论是共产主义新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
2 “四有”新人的基本含义
把“四有”新人放在共产主义新这一大的视域中,其含义才能准确的得到表达,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既是一般的,又是特殊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新人。
2.1 “四有”新人是对中国传统臣民人格的否定
由于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所要求的理想人格是臣民人格,即天下的百姓皆为君主的子民,其实质是一家之私民。这与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依赖”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臣民人格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君权至上的规定下,臣民人格只有忠君义务而没有权利观念。这种观念得形成可以追溯到殷商帝王的“余一人”思想,秦汉以后,君权至上的准则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礼记》有言:“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工,曰:予一人”。既然君至上,臣则只有忠君的义务,孔子在《论语·八脩》中说:“臣事君以忠”,,荀子在《荀子·君道》中说,君子”其待上也,忠顺而不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道不二》中甚至利用字形构造,强调忠君专一不二的必要性“古之人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执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患不一者也。”其二,臣民人格只有泯灭个体意识的修身观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认为,个人道德修身是政治生活规范化的起点,修齐治平为其行为模式。这种文化认为,圣人之性先天至善,后天完美,《王文成公文集·三·圣人》:“圣人为名,道之报,德之至也”,因而无需改变。而凡人则不然,需要持续的修习方能完美,凡人的修身过程就是向圣人的皈依过程。圣人代表理想人格,是抽象化的人,代表人类与天地对话,体现着人对自然的类主体意识的觉醒,但却是个体的人所无法企及的,圣人与君王一体,人们只有崇拜圣人,争做圣人之徒,道德上与圣人为一,个体的人格笑容于朝圣途中,朝圣的过程即修身的过程。其三,臣民的奴仆心态。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实乃等级制,《荀子·富国》:“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等级观念从一般人伦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中概括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几对基本关系,并通过礼的规定而使之模式化。《春秋繁露·基义》:“妻者,夫之和,子者,父之和,君者,臣之和”,《春秋繁露·兄命》:“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人们自出生时起便被牢牢地固着于不同角色,从属于主人。
“四有”新人观念则从时代上根本超越了古代臣民观念,体现其“新”,它立足于现实的个人这一基点上,体现出其“人”的一面,是对“民”的超越。
2.2 “四有”新人是对“文革”片面“政治人”的否定
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人是一种极端化、片面化的政治人,这种人的特点主要如下。其一,唯心主义的人格。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故意混淆物质与意识的概念,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极力图推崇个人崇拜,导演现代迷信,倡导“顶峰论”和“天才论“,放大毛泽东的个人威信和地位作用,割裂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联性,肢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种唯心主义是“文革”政治人的思想基础。其二,无限革命人格。这种人追求持续的、无限的革命,打倒一切,推翻一切,不具备建设性。其理论基础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但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在此条件下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可以通过主动的改革来解决,把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革结合起来。可这种无限革命的政治人格则把改革予以否定,把建设弃置一边,只会把社会主义砸毁,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其三,政治冲击一切的片面人格。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运动将为自己开辟道路,但它必须受到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这深刻地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但“文革”中林彪、江青出于篡党夺权的目的而突出政治,鼓吹政治工作高于一切经济、业务工作,反复强调政治工作是精神原子弹,政治工作一通百通,政治工作大于一切,政治工作高于一切,用人的政治属性取代一切属性,是对人的歪曲。其四,无政府主义人格。在“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利用毛泽东对红卫兵运动的支持,大肆宣扬无政府主义,踢开党委闹革命,取消党的领导,以帮代党,整个国家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陷入了混乱之中。
人格的要素是综合的,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文革”中片面化政治人格,不光是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扭曲,甚至是对类意义上的人格的扭曲。四有新人则“有纪律”来对片面政治人进行限定,以“有文化”来对“文革”中无文化人进行反向约束。
2.3 “四有”新人的公民意蕴
公民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公民的含义作了专门论述,指“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有治人的能力,也能被治的人们”,那时的公民特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奴隶和自由民。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后,公民的历史中断,该词的普遍使用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即当人的主体形态获得了一定独立性之时才成为现实普遍存在。公民人格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但当社会主义来到人间以后,尤其是东方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作为基层社会成员的人格培养问题便提上日程。这种共产主义新人并没有完全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性。中国实行市场改革以后,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制全面推行,人的基本法律人格是且只能是公民。这样公民又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成员与社会主义社会成员共享的人格,尽管两种公民有着根本的政治差别。这种共享的基础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基础上人的独立性。现在国民在社会中的基本身份即公民,它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正是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在“四有”新人理论之后,提出了“四有”公民理论。公民人格实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人格共享,中国乃至中国人全面融入世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场经济为公民人格提供了经济基础,现代法治则为公民人格提供了现实形塑。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以平等主体间的社会交往为前提,也是以公民独立人格的确立为基本条件的主体经济。从人的发展形态来理解市场经济,它的最根本的历史作用是在世界范围内造就了普遍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作为现代法治最基础的民商法,就是市场之地的基本法,它以确立自然人的人格权和财产权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而展开商品的交换,合同法得以生存,没有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整个合同法就无法展开。
2.4 “四有”新人的自由个性意蕴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发展的三阶段说,自由个性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成员的人格总特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阶段人的人格总特征即自由个性,这种自由个性贯穿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普遍遵循真、善、美的实践原则,自觉地把内在尺度、外在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们摆脱了以往的狭隘地局限性,广泛参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共同的关系,在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中显示社会主体的自由个性。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伴随人的活动的丰富化,人自身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各种素质间也协调发展,个人的主体性水平全面提升,人的自觉能动性全面升华,个人的模式化、同步化被消除,每个人都追求并保持自己独特的人格,每个人成为群体中不可替代的自我,自由个性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自由个性的真正形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人也是要有个性的人,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空想。”邓小平同志的“四有”新人理论,没有把“有政治”、“有法律”写入其中,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前瞻。社会主义国家是个正在消逝中的国家,是半国家,政治、法律都在消亡之中,国家政权将要回归社会。故邓小平用了一个“有理想”来对共产主义进行展望,用“有纪律”这个弹性术语来涵盖现阶段的政治与法律,又为未来共产主义政治、法律的消亡埋下伏笔。正是政治、法律的消亡,才为人之自由个性的实现彻底破除藩篱,“四有”新人,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能包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在是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2-22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 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38.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110.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4,369,408.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