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2016-12-31周晓雨
周晓雨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1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1.1 成本优势丧失
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主要就是依靠低成本策略取胜,然而今天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中国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我国制造业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工人工资水平已远超东南亚国家。同时,对能源资源需求的增加,也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而且我国制造业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强,环境成本很大。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变换竞争策略,力图实现更好发展。我国制造业内忧外患、内外受敌,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1.2 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的大多数商品,尤其是生活消费品、日用必需品、食品仅仅停留在批量生产,简单设计的层面,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大大增加,低层次的商品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消费偏好的改变导致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上世纪我国经济落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大家对于商品的要求仅仅只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但是现如今,人们物质财富大大增加,商品消费更追求品质、设计、技术含量、人性化智能化,精神层面的消费比重也在上升,低价商品已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低价策略已经行不通了。
1.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多方面的原因。外部环境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不长,市场机制各个方面还不完善。我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普遍没有知识产权的观念,因此也缺乏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土壤。企业自身方面,拥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占绝对少数,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只是进行一般生产,普遍重模仿轻创新。研发投入方面,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故而研发投入很少,研发支出不作为一项专门支出单独统计,而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当大,这些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是有原因的。2015年三星公司的科研投入是133亿美元,且这项开支连续十几年呈上升趋势,相比可见我国企业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而且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紧密地联系,减缓了新技术、新发现运用到生产,转变为实物的过程。
1.4 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说到国际知名品牌,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美国的苹果,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现代,这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大到已经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然而提到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到中国,不过近来随着华为、海尔的海外战略的成功,我国才在国际知名品牌竞争上拥有一席之地,但相比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国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还是太少,我国的品牌建设相比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都会公布“世界品牌500强”,2015年的排名结果为美国以228个上榜品牌排名第一,英国44个品牌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五,共有31个品牌入选。从数字上看,我国名次靠前,但绝对数量上差距大。纵向对比,我国入选品牌由前些年的十几个上升到如今的31个,品牌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占据大多数,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只有海尔、联想、华为、百度等少数几家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在品牌建设上还很不成熟。
2 制造业转型发展策略
2.1 提升消费品品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然而很多人听说这个词都是通过日本的商品。日本各行各业中有很多匠人或是手艺人,一辈子就心无旁骛的钻研一件事情,将其做到极致,这种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只做一种寿司,拧毛巾、用刀、料理鱼这样基础的事情都要练习十多年,穷尽一生磨炼技能。所以工匠精神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就像工匠对于自己的作品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付出,只为将作品完美的呈现。应用到生产中即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件原材料、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锱铢必较、精益求精。然而我们的社会中,企业往往只看到短期利益,生产追求“短、平、快”,不重视品质,难免粗制滥造。制造业结构变化未能跟上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变化及消费习惯变化,赋有工匠精神的中高品质产品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满意的产品。因此,提升产品质量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是整个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提升产品质量强烈呼吁工匠精神。怎样培育“工匠精神”,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风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提高蓝领工人的工资,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充分利用媒体,发挥“大国工匠”的榜样激励、模范带头作用,让工匠精神成为企业工人理所当然的社会心态。
2.2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首先,要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只有在正确的体制环境下才有利于创新种子的萌发。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学的联系,积极建立学研用协同合作的创新机制。
其次,最关键的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使企业不断开发出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开拓了消费者群体,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创新是推动和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产品创新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当前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制定适合新形势下的商标、产权保护法,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专利侵权的机会成本。要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企业与大学、技术学院等机构的联系,让人才培养与现实接轨。以日本电饭煲为例,中国人到日本爆买,几乎人手一个电饭煲,而日本电饭煲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其内胆材料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热对流,米饭口感可根据喜好自主进行选择,而且改进了保温设计,放置一段时间后仍能保证口感。中国消费者跨越国境与海洋的阻隔也要购买并不便宜的日本电饭煲,正是表明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2.3 加强自主品牌创建
创建自主品牌,依赖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企业要认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树立品牌意识,从而才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品牌建设。其次要依靠技术创新使自己的产品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具有竞争力,提高品牌满意度,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同时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利用好各种渠道传播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政府相应地也应对企业自主品牌创建提供便利。法律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商标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为企业品牌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监管上,加大对假冒伪劣商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自主品牌的建设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政策上,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放松准入退出门槛,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3 总结
制造业是每个国家综合国力衡量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任何国家制造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有高潮有低谷。面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转换思路,改变发展策略,才能渡过难关。我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必须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1] 任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食品行业转型发展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10).
[2] 姚珺.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接新变革与新挑战[J].智能制造,2016,(04).
[3] 吴晓波.去日本买只马桶盖[J].视野,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