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科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2016-12-31汪笛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经济学学科

汪笛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 430000)

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科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汪笛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 430000)

经济学科课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包括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以及国际贸易等。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科课程建设十分重要,对不断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效果质量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应该善于借用互联网资源,充分挖掘大数据内容信息,助力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人才培育提供广阔的平台。

大数据;经济学科;课程建设

1 大数据对于经济学科课程建设的意义

1.1大数据能够有效提高课程建设内容的质量

大数据技术的关键内容是“云计算”,云计算由于有强大的搜集、存储和运算功能,可有效解决在课程内容建设中遇到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大数据技术对图片、视频、文件等不同资源有强大、快速的加工处理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提升课堂内容的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终端在应用上的需求。大数据技术不仅能为课堂内容教育效能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还能解决网络登录障碍、资源上传障碍、并发访问压力等复杂问题,而且为分析内容的运用主体和建构主体,及时补充内容,提供参考标准,大数据技术还能够搜集行为数据。总之,大数据技术对于课堂内容的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大数据能够优化课程内容的研发体系

大数据能够优化课程内容的研发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课程内容的研发决策权,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精确、详细、真实的内容需求报告,从而进行有效分析,影响决策权和可行性;其次,对于课堂内容研发的架构,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揭示课程内容在使用中的习惯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学习者的资源运用情况进行动态和多维的描述与梳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内容研发;最后,对于课堂内容研发的评判,大数据技术依靠及时处理巨大信息量,让资源的更新有律可循,从而彻底发挥其形成性评价作用,在评判方式中,大数据从经验评判转换为数字评判,实现了对评判的科学量化。由此可见,对于优化课堂内容的研发体系,大数据技术的量化分析将起到重要作用。

2 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科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2.1加强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理论研究

为加强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借助于大数据,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从理论的源头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汇总,从而为具体的教学指导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O2O电商模式的形成,为时代经济学教学效果实现创造了有效地支撑。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涉及到线上,又涉及线下,可以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第一,要想从根本上强化大数据与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就必须要与多种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比如: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的综合作用。善于实现从数据的搜集到分析再到其社会意义的解析,保证理论本身与现实学科实践的关联性,从而不断地借助于大数据的优势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第二,善于从大数据本身的特性出发来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研究,保证其定位的指向性和准确性,从而来更好地保证资源建设与整个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总之,要想让学科建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就必须对网络系统、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论研究,积极保证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打通教学实践的多维渠道,从而来有效地保证学科建设效果的提升。

2.2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汇总,实现资源整合

知识管理理念倡导“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送给正确的人”。在进行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时,必须保证大数据内容资源架构与现实教学过程的准确对接,将学科建设推向网络化教学中去,进一步提升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第一,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汇总,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相关企业的信息,对经济学的最新政策、国家政治走向、信息化资源整合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研究,从而为经济学科课程建设指明道路。要想真正让高校的经济学科课程建设取得效果,必须善于从大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学科教材更加有效地统一起来,最大化地提升经济学科教学有效性,促进素质教学的顺利改革。第二,不断优化经济学学科建设渠道,有效拓展多元化大数据学科资源,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开拓高校经济学教学信息及素材获取渠道,善于借助于本校网络化交流平台、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来进行必要的研究,最大化地对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同时也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信息的服务效能,对促进高校经济学课程资源整合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保证大数据网络化显示与课程本身的衔接性,深化素质教育改革。

2.3实现大数据与课程资源教育效能的有机融合

信息数据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其根本目的是为教学实践所服务。首先,应该善于实现对于资源的调整、转换和更新,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和建模等技术对资源效能进行动态监控和实时分析。并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实时切入,从而来有效提高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有效实现资源的二次加工,对课程资源建设规划和体系整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较大的指向性和导向价值。第二,重视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教育效能的深度挖掘,对任何一种学科信息来说,其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科学信息资源本身的效能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应该善于借助于互联网渠道实现对于大数据的深入挖掘,通过信息的实时更新来延伸其价值效能,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4打造互联网+网络化学科交流平台

打造互联网+网络化学科交流平台,将信息本身融合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平台之中,保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第一,不断打造属于本校的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信息资源来进行个性化的在线服务平台,不仅保证数据资源与学科课程建设的统一性,同时还为师生量身定制各类的教学服务,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科课程建设的有效性。第二,积极促进翻转课堂建设,巧借O2O教学模式的优势来实现,促进线上和线下的高度互动与融合,以此来不断加速经济学科课程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地打通学科课程管理网络化渠道,使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3 结 语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推动课程资源的变革性实践创造了机遇。加强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汇总,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大数据与课程资源教育效能的有机融合,打造互联网+网络化学科交流平台等,为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弘,张治河.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技术经济,2012(6).

[2]陈伟.基于经济学科建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9).

[3]李秀芳,涂宇清,华钧,等.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

[4]刘冰.经济学科的专业属性、发展取向和地方高校经济学科的发展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5]王家豪.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150

G633.2

A

1673-0194(2016)16-0228-02

2016-07-02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经济学学科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经济学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