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6-12-31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育课三观高校学生

聂 浪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法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0)

1 生命价值观偏差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现阶段年轻人的代表,他们受过高等文化的熏陶,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因素,他们在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方面存在的位阶问题,也展现了国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大学生出现个人行为失范的原因往往是:(1)基于国家政策的倾向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生数量的膨胀;(2)现阶段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生产力在发展水平方面的重大波动性的干扰;(3)有些高校毕业生在政治文化层面上个人不能很好的处理心理因素的偏离性问题。

在“问题大学生”当中,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些比较恶劣而且在能动性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逐渐蔓延。“问题大学生”的问题不但是国家顶层设计上的困惑,更是当今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在一系列的典型事件中都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身存在的急迫道德底线的系列根本性问题。例如,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同学投毒案、硫酸拨熊、马加爵杀人案等事件。所以“问题大学生”的各类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以帮助这类人群解决时效性问题,减轻社会管理负担,在人才储备资源方面,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能源,以促使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更快的完成。

2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心理教育为依托,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我国现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课程的主要科目。教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课程运用各种手段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层次进一步升华,为此打造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在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课程存在着不足。在此就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课程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宣扬社会上出现的正能量事迹。如雷锋精神、劳动模范典例、先进的共产党员事迹等,从而引导高校学生从正面认识到社会的光明面,进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一个良好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进一步避免了扭曲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间接性的减少了现阶段浮现出的某些突出现状,也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课程的传授方式具有多样性。因为现在的上课方式单一,大多数是老师言传身教,这使得课堂枯燥无味,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就必须改变原来的传授方式以用来加强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如开展讨论、辩论、开展社会实践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高校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辨别事物的是与非,从而形成良好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但是,我们的高校学生以前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中,不同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高校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在面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因人施教)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目标。

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进一步完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让许多刚刚踏进大学的高校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促使一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自卑、盲目、厌学、一天浑浑噩噩等现象。在校期间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不适应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出现。这其中尤以90后最为突出,而这类学生在家是“娇娇女”“娇娇男”的形式存在。这一部分的高校学生个人主义突出,没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做事不考虑后果,也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为此,面对这类的高校学生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如开展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的社社会实践,让他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一个好汉三帮”的思想植入他们的心里,让他们知道单枪匹马虽然意气风发,但有时也会孤掌难鸣。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高校学生自我独立意识强烈、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另一些问题必须让我们认真具体看待每一学生的特点,在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际,让高校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方式,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体验自己的生命轨迹,从而寻找到实现生命意义方法。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起到保驾护航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他们的知识丰富、知识较为宽广,又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一系列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负面事件越来越多,这使得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关注。为了使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得到进一步升华,国家也发布了关于提高我国教育工作者师风师德的一系列意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进一步让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第二次升华,才能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的升华起到关键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学生的不良好的思想意识、扭曲的问题扼杀在起步阶段。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情绪是自己内心的内在表达,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内心丰富的人就会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群居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特性,而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的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而打交道是一门艺术,艺术就有它的美,那么如何让这门艺术光彩夺目呢?

我们每一人处于复杂而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中,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错误的对自己定位莫过于自卑、自傲,而自卑、自傲是阻碍我们正常人际交往的最大障碍。那么如何克服自己的自卑和自傲呢?首先,要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利用自己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其次,准确的定位自己和客观的评价他人。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利用他人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缺点。进一步使自己更好地完善,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后,要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跌倒而爬不起,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一方面不足而对自己全盘否定。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定位自己,自卑者喜欢低估自己,自傲者喜欢高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孤傲、眼高手低、妄自尊大。只有准确的定位自己和客观的评价他人才能严于律己,尊重他人。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生活学习,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自身发展。

[1] 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石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之我见[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 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J].知识经济,2009,(15).

[4]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 谢金丽.论学校中的生命价值观教育[J].教书育人,2006,(14).

[6] 邵晓红.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

猜你喜欢

教育课三观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一堂书法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