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处理分析

2016-12-31李新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土质软土市政道路

李新亮

(吉林省现代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33)

在修建市政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土质状况与地质环境存在不同,时常会出现土壤环境复杂到影响市政道路相关工程实施的情况。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作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因其软土土质较差,十分缺乏承载能力,对路基建设的支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1 软土路基相关概念

1.1 概念

软土的主要类型有高压缩性土、杂填土以及淤泥质土等,一般存在于潮湿地区,以其土粒孔隙大、高压缩性以及高含水率等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难以凝固、施工过后出现沉降等问题,不仅如此,软土极易造成路面路基损坏。道路面使用寿命长短和性能好坏是受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和处理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的。软土路基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以及道路施工中较难攻克的难题之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良质土。

1.2 缺点

软土自身含水量较高,导致其抗压能力差,流动性强。又因其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沉降,土层变薄,在强度提升的同时路面失稳沉降,这说明软土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时效性。一旦对其相关工程的施工技术选择失措,不仅会导致路基使用寿命剪短,还会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2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

2.1 路基强度弱

软土路基因其具有高含水率的特点,导致其路基的固结系数低,整体稳定性差。天然软土的土质强度弱,在填土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一旦受到震动和挤压,压实度没有得到满足,路基就会产生沉降和路面变形等现象,十分不利于道路的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市政道路相关工程对其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标准十分高,只有将路基使用年限与路基强度完全达到标准,符合设计要求,才能够防止道路行车出现危险。施工过程时,工作人员必须对软土进行取样,然后根据样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对策,将土体密度提高,使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达到市政道路相关工程的标准要求。

2.2 边坡易被雨水冲刷

在软土地段,一旦进行市政道路的相关工程施工,决不能对边坡路基忽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其特殊处理。因为受到地质因素以及雨水的严重冲刷的影响,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作为建设道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边坡路基处理,其无论是在软土地质还是在标准地质地段,都必须加强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工作过程中对其稳定性的管理,必须使用更为标准高级的施工技术,这就要求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大局观,实施整体性策略纵观全局,在对总体的市政道路工程效果综合性考虑的同时,必须确保路基不会因为雨水冲刷的原因被破坏。

2.3 难以控制沉降

市政道路工程占据着城市规划范围内的重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时常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土质,无法避免在软土土质的地段建设市政道路工程。相比起普通地质来说,软土地质强度较低,并不能在其天然状态下满足路基的荷载要求。软土地质在其正常状态下,受外界因素影响十分严重,自身强度低,一旦被外力压迫,就会发生变形沉降等无法达到施工要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为了使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硬度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施工技术人员选择在其中掺入硬质土,不得不说这一方法对改善软土路基的缺点产生了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控制剩余沉降量与路基沉降量二者之间的科学比值。因此施工工作人员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填土施工时,必须保证建设路基工程能够成功达到标准要求,针对路基与剩余沉降量严格把关。

3 市政道路施工处理技术

就目前研究而言,笔者发现针对软土路基的相关施工处理技术,存在着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处理方式,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当地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处理。

3.1 换填技术

又称为换土技术,作为十分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换填法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不良土质对路基带来的沉降与破坏,改善路基土质,软土路基的使用性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都是采用换填法,使用优质土对软土路基内部的不良土进行换填的效果。其分为人工挖掘与爆炸等换填技术,旨在彻底改善软土路基质量。从实际角度经过实践证明,人工挖掘换填稳定性高于强制换填,因而应用广泛,但其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对施工成本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又存在破坏地表的问题,存在许多不足。

3.2 加载技术

加载技术就是以人为压制等改善软土路基土质,尽量使软土中水分与孔隙减少,使用重型机械压实软土路基,直至其达到标准市政道路的相关施工土壤所需的密度要求。在实施加载技术的时候,必须对压实软土的施工进行监督检测,以确保其在压实施工之后达到标准施工设计的要求。加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市政道路相关施工工程的成本,还可以满足建设路基的要求,具有简单有效的施工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3.3 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与换填技术一样,也是处理软土路基的重要方法,其通过机械加固软土路基,以设备夯实增加软土路基土壤密实度。强夯技术加固效果拔群,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提高市政道路相关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一定程度上成功解决了路基沉降问题。强夯技术主要适用于施工面积大且施工工期短暂的工程。

3.4 表层处理

在土质较软的路基地段,可以应用表层处理技术,对地表进行增添材料、敷设以及排水等方法,促使其强度提高,同时必须保证施工的机械顺利作业,避免地基出现局部剪切变形。施工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表层土质的强度系数、荷载量、含水量以及成分等充分了解,并且采取科学实验进行分析检测,明晰其土壤实际情况,使技术人员使用正确的技术对其采取措施。表层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表层的软土强度,但是并没有办法对路基使用寿命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全方位综合考虑其使用年限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市政道路相关施工工程收尾竣工后,还需要应付大规模的软土路基地段道路养护以及修复工作。

3.5 水泥搅拌桩

与其它技术相比,水泥搅拌桩具有十分独特的施工特点。其主要作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工作,以水泥固化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在市政道路的相关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水泥投入特定设备,在灌入软土前进行充分搅拌,这样水泥和软土二者可以进行反应,凝固软土路基,提高其承载能力。在实施该技术时,必须首先进行妥善详实的计算检验,随后进行调试,确保搅拌机位于最佳位置,随后必须对未完全混合的水泥浆液进行继续搅拌的工作,在集料斗中填充已经完成搅拌工作的水泥。在使用该技术时,笔者发现,由于其施工过程与施工工艺十分复杂,因此对于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个人素养要求较高。

3.6 粉煤灰碎石桩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的技术就是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而对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又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市政道路相关施工工程所需求的。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效果优异,应用广泛,其技术发展较其他技术来讲,从程度上成熟许多,是通过掺入比例科学的水进行混合石屑、碎石、粉煤灰与水泥等,在进行均匀的搅拌之后,混入材料等待凝固,在经过标准检验之后与软土路基进行仔细掺混,这样形成的复合垫层能够使市政道路的相关施工多方面要求达到标准,并且能够提高软基稳定性。

4 结束语

在建设市政道路的相关工程中,软土路基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对其进行针对性施工处理是施工团队一直以来的困扰。本文针对软土路基的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几项施工技术,以期为提高我国市政道路的相关工程施工技术做出微薄贡献。

[1] 庆启晟,马彪.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3,(06):33-35.

[2] 王庭超.论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408.

[3] 李国永.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41.

猜你喜欢

土质软土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