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2016-12-31郑慧君胡玉梅
郑慧君 胡玉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纵观国际、国内,都将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日益受到重视的教育事业与教师是分不开的。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人们之所以把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因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尤其对于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教育的成败与效果与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认识密不可分。
1 高校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职业认同感
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态度消极,一味墨守成规,缺乏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探索精神,敷衍了事,消极备课,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有些教师热衷于兼职,弃本职工作于不顾。
1.2 缺乏责任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本是教师最基本、最神圣的职责,然而,一些教师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部分教师缺乏自爱、自重精神,仪容不整,言语粗俗。考试时加“表现分”,私下接受学生礼品,不注重自己的社会影响。
1.3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部分高校教师对待工作和事业思想狭隘,具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不重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更有甚者,相互拆台。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如果对自己有利,则积极配合;与自己无关,则消极怠工。
1.4 缺乏端正的治学态度
对于当代高校教师,尊崇教学与科研并举,科研在教学中成长,教学在科研中提高。但是部分高校教师不尊重自己的学术作品,弄虚作假、伪造数据、抄袭剽窃之例屡见报道。部分教师以金钱或者其他方式换取科研成果,等等。诸如此例,不胜枚举。这使得知识殿堂蒙羞,更助长了学术上的歪风邪气。
2 高校教师基本道德修养的提升措施
2.1 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2.1.1 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对自己学生情况了然于胸,能够发现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而,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开导学生。由此带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工作的“润滑剂”,这也对培养自尊、自爱、自强型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言行得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这就是对教师自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人师表,爱岗敬业。高校教师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以其品行、作风默默感染着学生。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素养,无论是对于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精神境界的提高都是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传授知识、技能是教师基本的职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前提是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如果学生是小河,教师就应当是大海。教师应不断钻研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例如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中,学生对很多材料都不熟悉,那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验室,通过一些钢筋、混凝土、水泥的基本实验使学生对建筑材料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3 拥有一个好的教学团队
百年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家庭、学生、社会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就像雷锋同志所说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一名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刚刚步入教师这个行业,讲课总是生涩呆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教研室老师会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比如说讲某一个问题时加入生活的实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所教授的建筑材料这门课,许多概念不易理解,在讲到凝结时,在团队教师的建议下,我引入了做豆腐的理论,将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比作豆腐汁、豆腐脑、豆腐、豆腐干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教师之间在工作上互相学习,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温馨而又坚固的集体,这个集体对培养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
总之,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经历外界环境的不断磨砺和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本人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时间不长,工作刚刚起步,亲眼目睹了其他教师自律敬业、厚人奉献的作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真正的价值就是教书育人,相信只要坚持奉献、锲而不舍,必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历经世事,总会有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
[1] 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1,17(1):33-36.
[2] 粱卿.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反思与改进[J].职教论坛,201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