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2016-12-31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先进性常态从严治党

徐 娜 蒋 辛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发表了讲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条——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全方位的治国理政方略,表明了反腐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1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依据

反腐新常态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的一种状态,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经验和原则。在反腐新常态的背景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新形势下的任务,追溯到党的建设历史中也是有其理论基础的。

1.1 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反腐新常态,即在反腐败领域相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新”字便体现出这种变化,就是将以往的反腐败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开展党建工作的一种持久的状态。具体来说,新常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这一点前人已有论述,即反腐倡廉呈现出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政治要求的新常态,作风建设呈现出以落实“八项规定”为主要抓手的新常态,惩治腐败呈现出以“零容忍”为基本态度的新常态。反腐新常态,说到底,就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具体化。从严治党,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严格要求、教育和管理监督,确保党的思想统一、组织纯洁、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坚持从严治党,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使从严治党的内涵更加明了,就是要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1.2 反腐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党的建设理论,一直激励和启发党的自身建设,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从严治党的理论共识。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建党理论,这项理论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为后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为保证社会革命取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他们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优势,具有实践的引导性、理论的科学性、组织的先进性和斗争的坚定性。之后列宁的建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他在领导巩固苏维埃政权和筹划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为加强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自始至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水平。他认为,“对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是起码的常识。”治党从严,严惩党内腐败分子是列宁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所在。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表达了对于坚持从严治党理论的肯定,这表明了在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

1.3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与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

党的历任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思想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及其承袭性,既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表明党的治党理念在几任领导集体的丰富与填充下,不断成熟。毛泽东同志的党建思想中包含着从严治党的思想,他自革命时期开始就注重从思想上严格规范党员群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党建之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搞好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富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思想,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行为,达到管党治党的目的。江泽民同志针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明确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并且在党的十四大把“坚持从严治党”载入党章的总纲。胡锦涛同志也十分重视从严治党,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部分,并且促进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使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在当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2 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即当前反腐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提出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的第四条,所以这是目前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不仅为反腐新常态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反腐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反腐新常态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着力点

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角色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目前正在领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这种角色的转换中,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面临着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和国家全局的影响凸显。从作风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应对执政风险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高度赞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他们认为这种先进性“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首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根源于无产阶级先进的阶级特性,并且是对阶级先进性的高度升华。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根本标志是这种先进性,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开展也立足于这种先进性。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保持党的先进性能够进一步推动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反腐新常态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着力点。

2.2 反腐新常态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生态环境

反腐新常态格局的形成将为党的建设创造出一种有利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落实。党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其存在与发展,一靠内因,二靠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就是要从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外部环境来说,就是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有利于遏制腐败的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里对于防腐败的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内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外监督的日益强化和规范权力运行、遏制腐败滋生的体制机制制度的健全。这就会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制度条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整个党不懈怠、不变质,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政治生态环境。反腐新常态环境的形成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致,也必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3 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反腐新常态下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

对于反腐新常态下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而言,中国共产党肩负新的历史任务。首先,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要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全党需要齐心协力,将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这就要求党的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加大从严治党的力度。其次,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是党的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关键就是需要从严治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恪守党的宗旨,才能领导好祖国的发展。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而且使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规则可以遵循。而要实现依法治国,需要更新党的执政理念,这个执政理念便是围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周围,治国先治党,治党需从严,如此可为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所以,唯有以从严治党加强执政党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3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与作用

从严治党方针,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得到的重要认识和结论,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对党建工作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3.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是思想从严。具体来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这种信仰要永不动摇。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这个意义上讲,治党从严有助于从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考验。那么同样的,也只有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才能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地位。

3.2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作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中严明纪律的重要性。从严治党的内涵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都强调了“严”,即严肃作风、严惩腐败、严格党纪、严密制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面临的形式越复杂,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的纪律,包括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两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纪律是基础,组织纪律是关键,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严明党纪既要强化全党的纪律意识,又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合力形成维护党纪的长效机制。这一目标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的是具有一致性的,而且从严治党的内涵中也渗透着严明党纪的思想,所以说,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的政治优势,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武器。

3.3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增强人民主体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从根本上要保证的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实践中应该占据主体地位,对社会这个客体进行改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奋斗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总书记心系人民,处处表现出以人民为主体的鲜明立场,由他领导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治国理政的实践,也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当前重点推进的反腐败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吞,让人民能够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历史经历,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巩固的过程。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完成党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胡海良.反腐倡廉步入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4-12-0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8.

[3] 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3.

[4] 胡永利,曹旭波.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17-18.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19.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8] 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25.

猜你喜欢

先进性常态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